Noname 提到公平,我在文革初期的确有负罪感

来源: 2015-12-10 06:53:0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的父亲是49年那批海归,所以不但工资比较高,而且有特权。

我小时候不但天天吃肉,每天有人送牛奶,而且在北京东单和崇文门之间有一家特权商店,一楼供应西式熟肉糕点,那里的小泥肠比北京其他副食店卖的高出几个等级,到美国后发现只有一个品牌的Hot Dog能有同样的水平。二楼要凭侨证进入,有欧式的奶酪和美式的培根,还有一种无比美味的东西叫奶油栗子粉,虽然现在已经记不清到底是什么味道了,小时候培根吃的比到美国以后还多。

高干有另外的地方买东西,在东华门附近,他们能买到廉价的螃蟹、鳝鱼等等老百姓看不到的东西。

60年我们就有电视看了,虽然是黑白的,而且只有一个台。

春节我们可以到人大会堂去联欢,各种各样的好玩的,好吃的,最高水平的表演,庄则栋和李富荣打乒乓球。

别人到街上去上公共厕所,我们有抽水马桶,虽然常常漏水和堵塞。

本来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有次去了一个同学的家,没钱刷大白,墙上贴的是报纸,屋子里黑黑的,窗户还是用纸糊的,顶棚也是,六个孩子只有父亲一个人50多块钱的工资,那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万恶的旧社会。

甚至到了文革中,我们还能天天吃肉,只是不敢再让人送牛奶了。

所以有负罪感,因此也就能对打击报复被人称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等想得开。谁让我们享受了99%的人享受不到的资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