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费水平的提高始于1973年,到75年变得非常明显

来源: 2015-12-10 06:20:5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从大局上说,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但是广义的“文革”时期,情况不是一成不变。

我观察到,北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始于1973年。到1975年变得非常明显。

最大的变化是肉类的消费。

我1966年开始买菜做饭,天天去副食店,那时常买肉的人很少。大院里很多穷人,我的同学家,基本上是逢年过节才吃肉。副食店的肉是敞开供应的,数量不多,但是足够了,没有什么人买,有时候已经变哈喇了。

我刚参加工作的1970年,工厂食堂中很少有肉菜,大部分工人都是因为穷而吃几分钱的素菜。

但是到了1973年,突然买肉的多了,大院里的穷人也舍得买肉了,食堂里买肉菜的不再只是一些年轻的有钱人家出身的青工,因为穷而不吃肉的变成了少数,五号发工资那天喝酒吃猪头肉变成了许多工人的常态。

到1975年,这个趋势更明显,肉的需求大量增加,而供应明显不足,所以不得不用肉票来控制。

我一度非常困惑,青工转正是有的,但是工人工资好多年不变,为什么消费水平会提高?

其实1969年中国已经结束了狭义的文革,进入了一个有序的红色饰带,尽管还有许多问题,但是毕竟相对于66-68安定了。只要安定,就会有发展,尽管是缓慢的发展,生活水平就会提高。轻工业生产也还是有发展的。人们的消费心理也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