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可以防老吗?

来源: 脑夫 2015-11-25 17:11:3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751 bytes)

养儿可以防老吗

感恩节里话感恩。最近,朋友圈又在微信上聊起了养育之恩和孝道。

养育之恩和孝道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关系。个人觉得。在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里,可能只有三种最核心和最原始的爱,即爱自己、爱配偶和爱子女。这些爱整合在一起就是人类繁衍。有了他们,人类就可以像一个物种一样被繁衍下去。反之,那怕是残缺其中的一种爱,人类繁衍就会遭受到比自然更大的考验。其他形式的爱当然也有,也重要,但它们恐怕只是这三种核心感情体系之外的延伸之物。

解析这三种情感活动,很有意思。它有可能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前所未有地接近生活的本质。

先说爱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原始的和毫无保留的,终生不息直到最后一口呼吸。子女越需要帮助时,父母的爱就越浓。我们小时候所感受到的母爱和父爱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而且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最先想到的还是父母,这是因为我们对父母爱我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总之,父母的爱是自然的、无私的、无条件的、和毫不费力的。之所以是这样,就是因为人类要繁衍。为人父母,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养育和保护好了一代具有完全生育能力的子女,如此生生不息,人类得以繁衍。同样的道理,一个经常出现不称职父母的动物物种,可能会最先面临自然界的淘汰。

现在,再来看看,照顾对象角色互换以后的情形,即子女对父母的爱。首先,你可能注意到了,子女对父母的爱已经没有多少人类繁衍的意义了(对不起,这听起来好像有点不近情理)。其次,子女对父母的爱(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常常需要一点社会力量来推动,用教育的方式来后天培养,用社会舆论来监督。这多少与先天的母爱有些反差。要知道,大多数需经教育来提倡的东西,往往都是一些人性没有闪光时就看不到的东西,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人性在正常状态下很少表现的东西。像无私、牺牲、淡泊名利,等等等等。正是因为这些区别,‘可怜天下父母心’(而不是相反)的情况才会经常发生。‘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人也时有所见。显然,子女对父母的爱多少是以有别于父母对子女爱的形式存在着。这里绝对不是想要否认子女也有爱,而只是想探讨一下他们之间的某些区别。子女当然爱父母,也念念不忘他们的养育之恩。只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互爱,在程度上可能并不互等。有一个平时我们并未留意的现象,似乎是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依据,就是哪些已经成为了父母的子女,当他们同时担当起双重角色的时候,他们中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首先做一个好父母,把更多的爱心给了子女。没有人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按着自然界的剧本在演出,一切都在按计划发生。

解析了两者的区别之后,再来理解一下一种越来越流行的现代化家庭生活模式就容易多了。在这个模式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主旋律,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是以一种更宽容的形式存在着。父母可能会这样教育孩子,我们养育你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防老,是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天伦之乐。你们只要把我们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又以同样的方式,一分不少的奉献给你们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你们对父母所能作出的最好的回报了。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暂且把它叫做‘单向’模式。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每代人主要只对下代人负责。由此,就不需要夹在‘上有老,下有小’之间左右为难。很清楚,这样的生活模式给我们带来了简单和轻松。

中国过去的传统模式就稍微有点复杂了。几千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种亘古不变的‘双向’模式里。这个模式在贴上了文化、传统和祖训一类的标签以后,就更加天经地义了。在这个模式里,‘养儿防老’是其核心价值。子女从懂事的第一天起,就被清楚的告之,养育之恩是要回报的,并且是要直接回报给养育之恩的提供者。如此这样,才能符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同。老实说,当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被告之这一将来的使命的时候,他/她除了感到了一种被选中的光荣以外,恐怕也感受到了一种隐隐的压力和担忧。因为从此以后,他/她生活中的一切,恐怕都要围绕着养儿防老这一至高无上的计划来安排了,包括到哪里工作,与谁结婚。而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这时可能只能成为次等的追求了,虽然它们本应该排在‘to do list’的最前面。一些有志者也因此只好把‘志在四方’的生涯规划改换成了‘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之所以能够理直气壮地提出养儿防老的要求,可能是根植于中国当时低下的经济水平,也与我们民族的某些性格有关,我们温良中庸,不主张个性,有时候又有点盲目尊老和过于迷信‘乖孩子才是好孩子’的传统说教。尽管这种模式为中国社会千千万万的老年人提供了可靠的生活保障和享尽天伦之乐的环境。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它与单向模式里最关键的一步不同,即人生的两头(幼年和老年)需要得到照顾,而人生的中间又需要向上和向下同时付出。由此,每代人都要过上一段‘上有老,下有小’的辛苦日子。糟糕的是,这段辛苦日子刚好与人生中最宝贵的青中年时光重合。因此,每代人在短暂的人生中,一部份本来可以享受到的幸福,却被消耗在压力和责任之中了。

紧密相依、N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更像是一种经济上的尝试,这种模式生活实惠,可以以有限的生活资源和成本养活更多的人口。不过,这种模式过分美化了天伦之乐的感情需求,对灵魂需要自由呼吸的重要性视而不见,而且,忽略了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时所需要的距离,由此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智慧和忍让精神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有,大家庭的生活模式也有助于滋生一种凌驾于是非观念之上的家长文化,在这种文化里,尊老比尊重‘讲道理’更重要。情感往往胜过理智。因此上代人有更多的机会推动一些颇具争议的家长意志,而下代人为了顾及传统形象,只好委屈求全。当然,也有时候,子女的强势盖过父母,这样,年老体衰的上一代就成了更加可怜的家庭成员。总之,在大家庭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而变得麻烦不断。缺乏或不尊重‘界限感’的家庭成员,常常在‘为你好’的幌子之下,把原本简单的生活搞得纷扰繁杂。不过,公平地说,大家庭生活也不全是负面的故事,也有一些例外。我就在聚会上遇到过一些人,像是真诚地告诉我他们在大家庭生活中所尝到的甜头,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与女方父母同住的成功案例。指出这些正面的情况很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讨好哪些偏爱大家庭生活的人,而是更想还原事情本来就有的两面性。

奇妙的是,不管是单向还是双向,如果要精确计算每一代人的得失的话,你会发现,每一代人的得和失都能基本扯平,不存在一代人比另一代人得或失的更多。这种绝对的公平公正,可能就是为什么每一代人在心理上最终都能做到心安理得和问心无愧。不过,例外也是有的,这个例外碰巧就被我们撞上了,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我们对上需要孝敬具有传统思想的父母,对下只能看着海二代,在崇尚单向文化的环境里,渐行渐远。

虽然我们的欲望很多,但上帝似乎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人类繁衍。如果你问上帝,我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做点什么?上帝可能会说,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生养就行了。就像老话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你对人生的价值,是不是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这种‘生养就是人生意义全部’的说法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类繁衍更重要的了,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真正的使命感了。因此,人类一旦在繁衍的环节上出了差错,它就会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比如,“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这些都是人类各式各样的伤痛里最沉重的几种,它们之所以成为灾难之王是因为它们直接伤及到了高峰期的生育者,使传种接代陷入危机。还记得哪个千古一问吗?就是哪道婚前的必考题。即落水以后,是救媳妇还是救妈?这个问题使所有想要找到理想答案的未婚夫都郁闷抓狂。只有上帝觉得这个事情很搞笑,答案不是一直都在哪儿吗?

无助的老人需要他人的照顾和护养,这一点没有异议,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一天。但如果这时候社会不能提供保障的话,那就只有子女挺身而出了。看来,改进古老的孝道文化,还是得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进步,就像克林顿说的,“It’s the economy, stupid!”

的确,改进孝道文化的呼声已越来越高,年轻人也开始厌烦为孝道文化进行的各种辩护。不过,在经济发展达到防老水平之前,养儿防老仍然会是一个big deal,特别是对于哪些迷信它的人来说

最后,奇妙的大自然不只赋予了我们爱子女的能力。还有爱自己和爱配偶,前者实际上就是为了保证繁衍个体本身能自爱生存。后者则是有性繁殖的基础(说得文艺点就是永恒的爱情)。二者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为了人类繁衍。如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或有动物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三种爱的存在和力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