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否定“动乱”,不能否定“十年”

来源: 2015-07-05 08:07:0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再论否定“动乱”,不能否定“十年”

 

    文革是“动乱”,给许多人,包括我本人带来灾难,应该否定。但是, 多数人是“看客”。“十年”的历史,是这些多数人书写的。笔者亲历工作的“三西地区” 农村,老家安徽农村,人们都是在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尤其是亲历引黄提灌”的建设过程,更是说明不能否定“十年”。

    70年代初甘肃省会宁县的特大旱灾,使敬爱的周总理听了动容流泪,并派出工作组帮助救灾。1971年,甘肃省委决定以工代赈、生产自救修建了靖会电力引黄提灌工程。工程1971年建,1973年通水运行,从此底改一地区群众的生生活条件,解决了温脱了困,生活水平有了著提高。

    靖会电力引黄提灌工程及灌区,地银市东南部的靖远县南部、会宁中北部。25.3万,受益人口20万人,主体框架基本上都在上个世70年代建的。1970年3月,记得初到会宁,只能饮用“窖水”。这种水是靠收集雨水,存放在枯井中。由于有限,必须十分节约。没有“窖水”的人家,只能到祖厉河去挑高含碱的“苦水”吃。1973年,靖会电力引黄提灌工程建成,在河畔中学喝上了黄河的甜水。

    靖会电力引黄提灌工程,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工程,是甘省中部干旱地区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之一。设计流量12m/s, 最大提水高度523m,平均程360m。远县把黄河水提到会宁县,中间要经过十三级泵站。需要大量电工,当时十分奇缺,需要从当地初高中毕业生中进行培训。“引黄指挥部”无力顾及,只好由各泵站自行解决。河畔中心泵站及上下游几个泵站有几十名工人,培训他们的任务落到了笔者的肩上。其时笔者在会宁河畔中学担任农电班班主任,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也为泵站工人提供培训课程。农电班的学生们,为引黄工程挖土方,出卖劳动力,换取微薄的报酬。

    由于引黄指挥部里有来自清华和北工的“五七”战友,常常去找他们聊天。也总会看到他们桌上堆满各种机电蓝图,引人入胜。有位工程师叫翟汝新,北京人,常来河畔中学和我们打桥牌。他还会讲故事,诸如“一只绣花鞋”,“绿色的尸体”,“第二次握手”等等,文革中流传的手抄本小说,都讲的有声有色。

    会宁是中国有名的县城。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十大元帅中有6位到过会宁。“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中,有邓小平题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由120多名将军题词的“将帅碑林”,徐向前题写的“红军联欢会址”。会宁还是一个教育大县,西北的高考“状元县”。

    但是,甘省会宁县穷困、瘠天下名。这是一个靠天吃(以雨养)的国家级贫,属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降雨量300毫米,并且十年九旱,水源极短缺。由于缺水,里的大地少了绿色,一眼望去到是光光秃秃的山。 那雄的黄土,横的沟壑,干涸的河流,里的自然条件十分酷。  

 

      中苦瘠甲天下”,最早是清朝督左宗堂的。 三西地区”是指甘河西地区19个(市、区)、甘中部以定西代表的干旱地区20个(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8个,共47个(市、区),38万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200万人。十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在被称为“三西”的中国最贫困的甘肃省定西、河西走廊和宁夏的西海固进行扶贫开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个曾经被认为苦瘠甲于天下,就连联合国专家也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不仅稳定解决了温饱,而且开始走上致富的道路。在最困难的定西和西海固,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分别超过了3000元和4000元。

    笔者认为,历史已经证明,“十年”和“乱”应该分开,应否定“动乱”,否定“文化大革命”,不能否定“十年”。靖会电力引黄提灌工程证明,不能割断历史。      

       由于“动乱”,从196812月,到19786月,笔者在“ 三西地区”工作了近十年。先是在“世界风库”——安西县河西地区疏勒河, 兰州军区所属的“五七”农场,“接受再教育”。“五七”战士, 完成了修渠,放水,播种。甚至还“顶风而上”,“大战七八九(月)”,开垦了大面积荒地。现在已是现代化的农场,风力发电基地。 19703月,笔者 走出“世界风库”,进入“三西干旱”地区。年,甘肃省委和省政府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称省,分配到广大村。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相当于现在的“村官”或“第一书记”。和笔者一道分配到省招生办的十几位“五七”战士,都被分到农宣队。在同期会宁农宣队队员中,有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生,中科大的曾教授,还有温家宝总理的夫人培莉。

    1971年12月,作者被会宁县教育局分配到河畔中学。从县城到河畔,住在一家车马店。 直到19786月,离开河畔。在会宁河畔“支教”,达六年半之久。七十年代初期,河畔中学师资力量很强。有来自全国各地大学毕业生,人才济济。除了办“高考补习班”,平时教学水平也很好。 教师和学生一起踢足球,打排球。有时老师们也玩扑克,贴鼻子。要改善生活,可以去集市上买老母鸡和鸡蛋。生活虽然清贫,但“天高皇帝远”,并不受“动乱”的干扰。

       由于“动乱”,笔者被中科大6221的几匹“狼”送到“三西地区”,使得在科研工作者的黄金年龄段,自己不能从事专业工作,应该否定。自己虽然比不上林则徐发配到新疆,在逆境中兴修水利,留下历史功绩。 但每每看到国家致力于对三西地区扶贫开发,就会想到自己曾在三西地区工作十年。在三西地区“支教”, 会宁有笔者教过的几百个学生。在那贫穷落后的地区,有堂堂中科大的高材生作“名师”,的确是风云际会。十年”,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在三西地区”,为祖国母亲作出过微薄的贡献。应该自豪,不能否定。

    坐在电脑前,回首平生自豪事,白云苍狗付一笑,隔洋犹记戈壁风。

 

   

   

   

 

 

 

   “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桀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十年”,不只是“归来”。不只是“抓革命”,还有“促生产”。“十年”历史的车轮,依然在行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