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阿西们的街》,那些年的日本与当下的中国 アッシイたちの街主題曲《チャンス》

来源: 老搬运工 2015-07-04 21:57: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17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老搬运工 ] 在 2015-07-04 22:02:1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八零年代的“文艺青年”们应该不会陌生,那些年看过的日本电影,其中有一部《阿西
们的街》。 

那时候的中国观众,与日本电影有着不解之缘。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步,从《望乡》、《追捕》和《人证》开始,后来又有《生死恋》、《远山的呼唤》等等,高仓健,中野良子,栗原小卷等等影星成为中国观众的偶像。那时候对中国观众影响最大的日本导演,不是黑泽明,而是拍过《人证》的佐藤纯弥,拍过《望乡》的熊井启,拍过《远山的呼唤》《寅次郎的故事》的山田洋次,更不用说,被称为“社会派大师”的山本萨夫,《华丽家族》、《金环蚀》、《啊,野麦岭》,一系列从各个角度描写日本资本主义如何发展的经典之作。当时不知道,《阿西们的街》其实也是山本萨夫的作品。影片与1970年代的社会巨片《华丽家庭》和《啊,野麦岭》共同构成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三部曲,也就是原始积累、成长垄断、自由竞争,可以说是社会派大师山本萨夫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的艺术再现。 

关于《阿西们的街》,百度上有这样一个剧情简介:在日本有很多设备简陋、劳动条件很差的中小工厂,主要为大工厂承包零件加工。机械零件在英语中叫“阿西”,小工厂的工人也将自己视为一个“阿西”。由于大工厂的压制,许多中小工厂倒闭,“阿西”们也经常处在失业的边缘。父亲的过早离世使早阪茂继承了早阪制作所这个小工厂。他渴望建立一个能独立生产产品的工厂,但谈何容易,为此请求父亲的好友佐川信次的帮助。独立生产计划受到弟弟反对,母亲却竭力支持。佐川的公司倒闭,债主乘机带走了部分技工,早阪茂也拉走了几名优秀技工。在激烈的竞争中,早阪茂决定把多余的工人裁掉,引起弟弟和母亲反对,并相继离开了他。早阪茂将生产任务交给了老实的工人阿努,阿努与早阪茂妹妹美惠相爱,为此起早贪黑拼命工作,结果产品均不合格。阿努在美惠面前自杀死去,早阪制作所也终于倒闭。早阪茂非常绝望,母亲、弟弟和工人们都回来鼓励和安慰他。 

如此介绍,有点干巴巴的。其实影片本身要有血有肉生动得多。阿茂是个有担的男人,父亲早逝,长兄如父,养家糊口的重担全落到他的肩上,以至于少年老成,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佐川的女儿对他有好感,他却浑然不觉。但是弟弟妹妹和这条街上的年轻人,却并不能完全如他所愿。他们当然也要工作,但是也要享受生活,旅游,玩乐队,谈恋爱,青春总是活力飞扬,有和美这样靠在酒吧里的微收入抚养女儿的单亲妈妈,也有像青木这样从小就父母离婚,靠偷东摸西混日子的问题青年,阿茂的弟弟小浩爱上了和美,可以整夜在她的楼下弹着吉他唱情歌;妹妹美惠的男友小努喜欢吹小号,晨曦中嘹亮的号音会使人怦然心动,最后因产品不合格,给阿茂的工厂造成了损失,结果在妹妹面前自杀,葬身于车轮之下,那一幕真是催人泪下。山本萨夫不愧为大师级的导演,描写的是一群小人物,却是放在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那些码头上一排排的集装箱,装的都是出口到美国的汽车,然而这些汽车零件,却都是早阪制作所这样的小工厂来完成的,残酷到几乎令人窒息的竞争,零件的质量和交货期不能差一点点,却只有很微薄的利润,勉强维持生存,一旦破产倒闭,债主和银行马上就会找上门来。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阿西们的街》里,再生动形象不过了。 

所谓怀旧,看一部老电影,所能想起的,并不仅仅是熟悉的情节,当年第一次看电影时的种种感受,也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和谁一起看,有哪些印象最深的镜头,等等,也是一种“美的通感?《阿西们的街》给人深刻印象的,除了影片本身,当然还有那首主题歌。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上海唱得最好的,当属张行。前不久看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做了嘉宾的张行经典重现,看得我几乎落泪。 

年轻时看《阿西们的街》,那些“阿西们”被压抑着无处发泄的青春,会引来深深的共鸣,但是,那只是一种青春精力过剩的本能反应,每个人在这样的年龄段,可能都会有相似的经历,说是小资或者无病呻吟,恐怕也不为过。对于“阿西们”在激烈残酷的竞争里几乎无法安身立命的困境,那种深深的恐惧与绝望,却未必能真的理解。因为那个年代,是我们长大成人的年代,从一个懵懂少年一脚踩进了青春期的大门,文革结束了,国家与社会的变化翻天覆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有过许多憧憬,也有些失落。刚刚开始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一番什么景色,但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家里有个小电扇或者黑白电视机,已经算是奢侈品了,空调冰箱彩电,离我们还很遥远,更不敢想象,有一天会有自己的房子,或者开车上班,有辆自行车都已经很了不起了。虽然吃的是大锅饭,物质生活水准远远不如今天,但是,不用担心会下岗或者失业,当然更无法理解,“阿西们”在残酷的竞争重压之下,会有怎样的无奈与绝望? 

有意思的是,今天重看《阿西们的街》,感觉却迥然不同。 

最起码的,对于当年“阿西们”的绝望与恐惧,有了设身处地的体验。其实并不奇怪,就经济发展而言,今天的中国,与三十多年前的日本,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虽然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但是人均GDP,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等,可能还不如当年的日本,这是事实。当然,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如今的高科技含量大大增加,电影里的佐川老人,干了一辈子,向往的自动化,“这个一摁,出张图纸,那个一摁,出个零件,用肉眼能看出千分之三的误差,恐怕就成为笑柄了。”确实如此。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感到幸福了吗?年轻人要为找工作而奔波,小型企业的破产,也早已见怪不怪,物价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少,虽然现在拿的薪酬,在三十年前看来,可能都是“天文数字”,也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开上自己的车,但是,也并非人人都能如此,温饱线甚至贫困线上挣扎的,不知还有多少?而且,困扰着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生活的不满足,还有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感,在时时压迫着我们,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谁也无法保证,我们吃的,用的,还有什么是安全的?一颗小小的毒胶囊,就会让整个社会鸡飞狗跳,谁也不敢说,我们到底吃了多少工业明胶或者地沟油?更不用说,那些亲眼目睹的或者道听途说的种种腐败强拆黑监狱之类,到底有多少问题在困扰着我们? 

而且,与当年的日本不同,战后日本的政治制度,即便是美国占领下建立的民主制度罢,基本上一直是稳定的。而中国的国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包袱,甩不掉也背不动,连总理都一直呼吁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不知道起点在哪里?当然,这些离普通民众可能很遥远,老百姓关心的,就是过上好日子。但是,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恰恰就离不开大政方针的“顶层设计”,有专家提出“转型期陷阱”的概念,要真想不掉在这个陷阱里拔不出来,唯一的出路,只有改革。不改革,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山本萨夫,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阿西们的街》虽然只是描写了一群小人物,却把准了社会的脉搏,以至于这样的作品,有一种超越国界超越年代的穿透力,让我们今天看来,仍然会引发思考,有一种新鲜感。我不知道,如今的中国,是否也有有良知有正义感的艺术家,也给我们这个社会来把把脉? 

重看《阿西们的街》,想想当年的日本,再看看当下的中国,难道不应该得到什么启迪吗?


前些时候旧梦重温,再看了很多80年代初流行的日本电影。看完了的突出感受是,青春的栗原小卷真美!

次一点的感受是,30年后俺们中国也那样了。原来人家30年前引进这些电影的时候就有深意:中国现代化怎么搞, 就照日本的样子就成了!今天我们也有高速列车、集装箱码头、高速流水线、红灯区,人家当年没有的俺们也有了,此处略去300字。就像这篇文章的作者说的那 样,可惜我们当代的电影还不如人家日本人30年前的电影人那样敢于去表现人的困惑和挣扎,表现在时代大潮蹂躏下人的痛苦。这也不完全是民主与否,我觉得是 俺们没有人家老实,不像人家那样诚实地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丑陋。

所有跟帖: 

映画『アッシイたちの街』挿入歌「まだ唄えるかいラブゾング」 -老搬运工- 给 老搬运工 发送悄悄话 老搬运工 的博客首页 (893 bytes) () 07/04/2015 postreply 22:04:49

《阿西们的街》作曲是鼎鼎大名的井上忠夫-----歌的译文 -老搬运工- 给 老搬运工 发送悄悄话 老搬运工 的博客首页 (1096 bytes) () 07/04/2015 postreply 22:11:35

阿茂与和美现在老了的剧照,都还很有风度。 -老搬运工- 给 老搬运工 发送悄悄话 老搬运工 的博客首页 (405 bytes) () 07/04/2015 postreply 22:37: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