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基山下2-5—扩大战果

来源: 田间地垄 2015-07-04 18:37: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911 bytes)

         NT区块购入后,通过一年多的实际操作,我们公司基本掌握了加拿大油气区块尤其是合资、合作区块的运营、管理等主要几个方面。公司董事会及总公司也很满意,区块收购的经济回报也与收购前的预测基本吻合或稍好(由于原油及天然气价格缓慢上涨),公司就酝酿着继续购入区块尤其是带作业权的区块、扩大规模。

        但寻找并获得合适的区块也是一个漫长、艰苦、欢欣顾问与失望沮丧共存的过程。找到一个好区块不容易,但经常是被其它公司以更高的价格买走了。那几年正是大公司资产调整、处理的阶段,出售的区块很多;同时也是小公司英雄辈出的时代,竞争激烈。很多今天的大公司在90年代初还是规模较小的公司,像CNRL Canadian Natural Resources Ltd.)当时只有不到每天1000桶的规模,而现在可能有每天十几万桶。

        资产收购首先是要能够找到更多的收购对象以供选择。以前我们区块的主要来源是卖方任命的中介代理公司,后来发展到我们自己给各个石油公司打电话联系,询问有没有要卖的区块,这样,选择的范围就大大增加了。当时自己的英语刚开始可以应付日常工作,开会一类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要在电话里跟陌生人把事情说清楚还是有一定困难,尤其有一些心理负担,怕事情说不清楚还被人家笑话。公司的同事包括顾问Iven和秘书Julie他们就出了一个很实用的主意,就是事先写个纸条,列上几个要点,找到对方的相关人员怎么说;没找到怎么说以便让对方继续帮找负责的人。打着打着,英语就逐渐好起来,知道怎么说一些套话了,害怕、担心的心理就逐渐消失了。

         这些供售区块里是鱼龙混杂(有的很值钱而有的倒找钱都不要)、类型繁多、规模价值大小不一,而我们的资金规模是有限制的,毕竟中国公司当时的财力还比较有限(不像这几年,中国“某桶油”的口头语是“项目收购低于10亿美金的别来找我们谈”!)。因此,第二步工作就是项目筛选,把那些垃圾项目、规模及价值过大过小的都筛掉。

        通过初选的项目就需要做详细的评估,不但公司内部评估,部分确定要投标的还要请第三方的评估公司做详细的地质、油藏、储量及经济评估。也有很多项目卖方已经有第三方的评估报告,这种情况就又快又省钱,合适的直接参加投标就可以了。

        第三方或独立方评估的剩余可采储量数据及价值是北美石油行业资产买卖的重要依据。这些第三方都是由一些很有专业经验的石油工程师、地质师、经济师组成的机构,通过证交所及银行的认定,他们的主要客户也是银行及证交所。由于他们确实做到了“独立”二字,因此,买卖双方对他们的评价结果还是非常认可的。

        按照加拿大多伦多及美国几个证交所的规定:上市石油公司公布的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及其价值必须由这些“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评估认定, 石油公司自己的数字只能作为内部的参考,不得在公共场合公布以免让股民“激动不已”。而这些独立方得以长期保持他们声誉的最佳良方就是“保守”二字。也就是说,作为专业的地质师或工程师,评估人明明知道这个油田的储量是100,但他只给你8070或更少。因为证交所对评估工程师的要求是“对认定的探明可采储量必须有90%以上的信心”,而银行在考虑是否给某个油气项目贷款以及贷款额度时也是以此为标准,宁可少贷,不可冒险、赔本。

         我有一个好朋友就是一家独立咨询公司的工程师,他说多数公司都比较认可他们的评估结果,如果有他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也会通过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讨论看是否能适当提高;当然也会有些石油公司的人找到他们或他们老板打人情牌或施加压力,甚至威胁说“若今年不给我若干储量,明年我就找其他公司做评估”等,尤其是大公司客户,不好得罪。这时独立方老板也会找这些工程师商量。如果要求合理,工程师们会考虑,但若客户太过分时,他们就说:老板,储量我可以多给,多少都行。但最终评估报告你来签字负责,可以吗?这时老板就马上就 shut-up!因为他们也不想为1、2个客户把公司的声誉搞砸了,可能证监会或法院还会找上门。

         通过几个月的寻找、评估及筛选,终于找到几个项目符合我们的各种指标,其中的DH区块就是我通过电话联系找到的,是一家叫Norcen 的公司出售的,没有公开在市场上卖,双方谈判就可以了,因此,竞争不是太大。公司高层就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区块上。

         在这个过程中,Iven说他一个朋友的公司在DH区块周边已经有一些权益,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愿意和我们公司合作并购DH区块。从评估的结果及价值看,DH区块虽然很不错但对我们公司而言也是规模稍微大了一点。双方见面后了解后到这家小公司叫虎头石油(Tigerhead Petroleum),是由两个年轻的石油工程师PatJohn组建的,刚成立两年多。他们两个过去都是在大公司油田一线工作几年后调回公司总部的,辞职前Pat负责资产出售、Chad负责采油。由于虎头公司在DH区块周边已有一些权益,对该区块的地质油藏特征、生产成本以及今后增产措施等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想法,因此双方很快决定联合,每家购入Norcen权益的50%,购入后由虎头公司做作业者。

        由于是买卖双方单独谈判,不是多家投标竞争,加上虎头公司对DH区块的了解,我们提出的价格也非常合理,在Norcen的内部价格范围内,因此DH区块的价格投标、合同谈判都很顺利,速度也快,两个多月后就交割完毕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找到另一个小区块A,也很快收购过来了。A区块就在埃德蒙顿市西面著名的West Edmonton Mall 旁边,这个Mall 是大名鼎鼎,在全世界上也有一号的室内shopping mall。来加拿大之前就听一个曾在阿尔伯塔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的好哥们说过,那时中国尤其是我们油田那种小地方没有这类特大的室内shopping mall,无法想象几百家商店如何在一个大建筑里。

        这个小区块是一个叫Brian 的单干户拥有的,区块坐落在一个印第安保护区(Indian Reserve)上,后来了解到他也是“巧取豪夺”来的,没花什么钱。

        1980年代初期,在“中东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当时的加拿大自由党政府及总理 Pierre Trudeau 搞了一个“国家能源计划”—National Energy Program,细节、措施有几条,但主要的结果就是抛弃市场化、油气价格政府控制、增加石油天然气税收、把钱从西部石油公司兜里装到东部省份及联邦政府兜里。在计划实施的5年里(1980-1985),加拿大联邦政府及东部省份从西部阿省“掠夺”(这是阿省人用的词汇)了几千亿加元而石油公司由于没有什么利润很多都破产了,因此可以说NEP把阿省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搞破产了!这也是为什么2007年油价高企达到每桶140美元时,联邦政府又酝酿加税,当时阿省省长Ralph  Klein 敢公开叫板说:Don’t touch my money !而联邦政府马上就把“再次掠夺”的念头强咽回去的原因。20009月Trudeau 去世时,加拿大东部人是“如丧考妣”般地痛苦万分,很像76年周恩来去世时中国人的情绪;而西部尤其是50岁以上的阿省人的情绪就像撒切尔夫人去世时“部分”英国人他终于死了!

        在这个印第安部落上面的十几口油井,就在Brian家的旁边,他经常路过。Brian 本人也是个地质师,原来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后来因为这个NEP计划公司破产丢了工作。90年代初,石油工业开始复苏,虽然拥有这些油井的石油公司已经破产,但这些井都没有报废,只是停产了扔在那儿。有一天Brian 灵机一动,找到这家公司的留守人员,说你们把这些井给我吧,我替你们报废,我也许通过拆、卖这些采油设备可以挣点钱!这家公司巴不得呢,省的自己再掏钱报废了,所以就把这些井白白给了他。

         然后Brian又找到这个印第安部落,说:我现在拥有这些井,不如你们把矿权也租赁给我,我来生产石油给你们缴纳矿产税。苍蝇蚊子都是肉,有总比没有强是不是?部落的“村委会”一听,对啊,why not!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其中几口井,他就是简单地合上电闸就开始生产、挣钱了,其他几口井他花了点钱修井,也很快恢复了。

         到我们并购Brian的区块时,他已经通过生产、销售石油赚了二十几万,通过卖区块又赚了几十万,差点就成了“百万富翁”了。区块交割完的第二天就出去度假了,因为用他的话说“已经有连续五、六年没有休息过一天了”。

         通过几次收购及购入后的增产措施,公司的油气产量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达到了每天将近1000桶的规模,与此同时,公司在油气区块的评价、并购以及其后的管理和作业、油气销售、法律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区块购入后的经营情况也与购入前的评价基本吻合或略好,为下一步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