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以少胜多 将军一战成名

来源: 2015-05-19 18:05: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南方以少胜多  将军一战成名
       
美国南北战争游记之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代表著进步与维护统一的力量,南部邦
联则是落后与坚持腐朽的蓄奴制度的象征。四年内战的结果,正义战胜反动。来
美国之前,对于他们自己家里发生的这场战事,我的理解仅此而已。

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住过两年,这里正好是当年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场。许多重要
的战役、重要的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迹。对于喜好历史和旅游的我而言,无疑
获得一次近距离探寻南北战争的机会。於是,每逢节假日寻访当年战争的故人与
旧地,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虽然,南北战争的第一炮是在的萨姆特要塞(Fort Sumter)打响的,但就象在
南北之间的弗吉尼亚州不可避免成为最主要的战场一样,
Manassas的位置也不
可避免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Manassas的位置在首都华盛顿正南微微偏西,连接着南部邦联的首都里士满
Richmond和富饶的Shennandoah Valley(对不住,在弗州朋友面前班门弄
斧)。南方的统帅
罗伯特李(Robert Lee)将军最先意识这个枢纽的重要,
林肯也在此部署了双倍的兵力——首都华盛顿的安全,无疑是他最为关切的问
题。

三月里的一天,我们从华盛顿故居Mount Vernon出来顺路到了这个一百多年前
的战场,和美国许多类似的国家公园差不多:莽莽一大片草场,三两门老炮,星
星点点的民房,如果不是那座高高耸立的“石墙将军”托马斯杰克逊(
Thomas
Jackson
)的塑像,谁也不会和当年那场战斗联系起来。

南北之间要开战了,可是战斗的双方都没有充分的准备。从北方来看,只有一万
五千人的国防军,大都驻守东南要塞或是在西部边防;而南方更是无从谈及什么
正规的部队。两只军队甚至连旗帜都一模一样,只不过南方的军旗上,“星”和“条”
都少一些而已。据记载,当时参战双方各式各样服装,多达两百多种,与其说是
一场战争的前夜,不如说是美国民间服装的博览会。

准备不及,并不影响士气。双方的斗志都堪称一流,那些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们
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场将速战速决的爱国主义战争。

这场战斗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充满了戏剧性:一个有着自信满
满、甚至幽默滑稽的开头、却充满意外、沮丧混乱结局的战斗。

1861616日,在林肯总统的号召下,北方的三万五千人的志愿大军在响彻首
都上空欢呼声中向南开拔了。
3515,两个对一个,他们因此充满了必胜的
信念。无数老百姓跟在队伍的后面,许多议员也夹在其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有人还带着装满食品的野餐篮子,兴高采烈地去观战。尾随大部队出发的还有一
群盛装打扮的妇女们,准备战斗一结束,径直到附近参加庆功晚会。据说这支军
民一家亲的浩大队伍第一天的快乐行军只挪动了
5英里。一边走一边採着路边的浆
果。与其说是一支开赴战场的军队,不如说是昭示正义与胜利的誓师大游行。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表明北方打败南方的信心呢?

北方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的,兵多将广,人多势众。就在一条名叫Bull Run的小溪
边,战斗打响了。起初确实一如预料,北军声势逼人。但是吊诡的是,势如破竹
的北方勇士们为什么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而是中途停下来喘口气歇歇脚呢?
就像当年隔着松花江,装备精良的国军止步江畔一样。瞬间局势逆转,南军在杰克
逊将军(
Thomas Jackson)的统帅下,靠着后援的及时赶来,奋起反攻了!

关键时刻,南军有人振臂高呼:“杰克逊将军在此,他像石墙一样屹立不倒(There
stands Jackson like a stone wall
)!这高呼确有张飞当阳桥上一声怒吼的效果。
弱小的南军士气大振。战局就这样被扭转了。

张皇失措的北方大军如潮水般涌上了返回华盛顿的大道。可是别忘了,除了军队,
还有盛装的妇女们趾高气扬的议员们,也在这条大路上奔命呢!可以想象,通往华
盛顿的大路现在是怎样地拥挤不堪:溃不成军的战士,张惶无措的百姓,一定还有
满地乱滚的篮子,踩踏成泥的美食,贵妇的小阳伞,绅士的阔礼帽,成为装点这场
战斗最独特的景观。

“石墙将军”就此声名远扬。在弗州有许多他的骑马雕像,我觉得,ManassasBull
Run
是他一战成名的地方,这座雕像应该更有意义。

可惜,两年后,这位优秀的将才被自己人的子弹误伤而离世。临终那日恰逢星期天。
他说,“今天是主日,我实现了死在星期天的愿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