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密码

来源: 2014-10-26 12:22:5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 原,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吮吸着呼伦贝尔的乳汁成长起来的。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当年评价:呼伦贝尔是中国 游牧民族走上历史舞台的后台,他们在这里操练扮装,旋即金戈铁马,驰骋中原,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震惊世界的史诗。

 

旖旎风光,传奇故事,吸引了越来越多好奇者的目光,牵住了越来越多旅人的脚步。

然而,当人们 在蓝天下尽情饱览草原美景的时候,有谁想到,由于呼伦贝尔与苏蒙接壤的独特位置,半个多世纪前,曾是日本图谋北上、与德国法西斯并吞苏联的跳板,也是苏俄 与共产国际重点防范的地区。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一支隶属于共产国际的情报小组就活跃在呼伦贝尔草原。小组的成员全部都是由一个很多人都不熟悉的弱小民族达斡尔族的爱国者组成的。

 

很多人想必都看过好莱坞的大片《风语者》:二战期间,29名印第安纳瓦霍人被训练为专门的译电员,用他们的语言做密码传递情报。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这个达斡尔族情报小组也是以自己的语言做密码,他们搜集、传递的情报最终指向是著名的诺门罕战役,是苏联红军解放东北。

 

多少年里无人记录这段历史,多少年来无人知晓这个故事。直到2010年,这个小组的后人站了出来,写了一部长篇小说 《达斡尔密码 》。

 

单纯从文学成就上评价,它可能够不上大师的巨作。但是,那种骨血里流淌出来的情思、那种祖先赋予的自豪感,不是什么天才的笔墨都能取代的。

 

1924年到1945年,30多个达斡尔族情报员活跃在茫茫大草原。他们中先后有6人被捕,但是,在日寇的严刑拷打下,全都视死如归,没有一人变节投降,其中包括仅仅13岁的少女马茹西。这在世界谍报史上也堪称奇迹。 

达斡尔族,这 个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民族,是中华民族里受教育水平最高的民族之一,也是最具有反抗精神、桀骜不驯的民族。早在十七世纪,世世代代居住在精奇里江畔的 达斡尔人,第一个举起了反击沙俄入侵者的大旗,为保卫先祖的土地,达斡尔人的鲜血染红了江水。1979年有一部电影《傲蕾一兰》真实再现了当年达斡尔人的 壮举。

19世纪,世居黑龙江的达斡尔人因着骁勇善战,被清朝政府特调数百人到新疆驻守边防,今天新疆塔城达斡尔人仍然要过西迁节,以纪念先人的这次迁 徙。

半个多世纪前,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又一次选择了战斗,达斡尔人的热血忠骨肥沃了这片美丽的大草原。 

 

在中国56 少数民族中,达斡尔族这个12万左右人口的民族应该是很小的,但是,以国家10万人口以下算稀少民族的标准,达斡尔族的地位很尴尬,多出两三万人,使它无 法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和援助。然而,达斡尔人,为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为守卫祖国北部边疆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顺便说一句,这个情报小组的华林泰、福林泰兄弟,是我姥姥的亲哥哥。而那个挺住了日寇酷刑的马茹西,在“文革”中被打成苏修特务,百般折磨,49岁就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