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六点开始,5点多进交大2号门。熟门熟路,进去左拐先经过现在是包兆龙图书馆的空地,好几年不来,大字报栏破烂不堪,然后右转,经过大草坪,毛主席的塑像还在,座高5.16米,像高12.26米,手臂是大招手,典型的悬臂梁结构,一点没坏,交大的学生毕竟厉害,不愧是学工程的。
到了新上院,门口已是黑压压的一片自行车,我有点慌了。找到阶梯大教室,早已是人满为患,幸亏有人帮我留了位置。
这是1977年10月的高考复习班,一排8个人的位子挤了十多个人,两边走道站满了人,前面第一排和黑板之间的地上也坐满了人,只给老师留下不到2尺的空隙走路。听课是免费的,原来听课学生有限制,闻风而来的却都欢迎,好几百人上课,但大家专心听课,安静极了,只有老师讲课的声音。记忆最深的是,在老师讲话间隙时,只听见几百人写字的沙沙声,后来再没有听到过笔尖在纸上写字的声音,高考的考场上也没有。
听课学生的年龄跨度极大,我那年20岁出头一点,算是小弟弟,当时心就虚,从不敢提问。那些高中生在讨论的东西,实在是似懂非懂,但他们非常友好,有问必答。更有大哥哥,大姐姐热情鼓励,否则我都可能打退堂鼓。
有文章回忆77级和78级学生的年龄跨度,可哪比得上那年的高考复习学生,穿工作服来的比比皆是。我是多么的幸运,我知道还有更多的从上海出去的哥哥姐姐们不能回来复习,仍在战天斗地。我的大哥就在油灯下复习。
我注意到有一些中年人和老人,也在听课,估计是为不能来的子女来记课堂笔记,多好的父母啊!
突然看到梁妈妈,几年不见,人完全老了,可当时她最多50出头,头发全白了。文革前,梁伯伯是教授,儿子女儿是我们小孩子的学习榜样,梁姐姐进了上海中学,梁哥哥进了交大附中。文革,先是梁伯伯惨死,后来两个孩子都去插队,真正是家破人亡。梁妈妈一个人后来搬走了,想不到再见面,竟是为子女来听课。
唉。人上了一定岁数,泪腺竟会特别厉害。
1977年10月,11月的高考复习,永生难忘。谁说的,结果不重要,过程最关键。
高考啊,高考(五)---1977年的高考复习班
所有跟帖:
•
可怜天下父母心。
-MeiMei1027-
♀
(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09:53:18
•
大男兄这篇文虽然写的蛮谦虚,还是让我们战斗在广阔天地的兄弟姐妹觉得又羡慕嫉妒,嫉妒多于羡慕!:)
-coach1960-
♂
(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1:29:51
•
不许哭,悲悲切切地哪像个中农的样子?
-coach1960-
♂
(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1:54:46
•
大江兄何时“买地”由贫农变中农的?
-上海大男人-
♂
(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2:14:32
•
各位不用羡慕嫉妒恨,本工人老大哥在上海,也没有参加高考复习班
-越王-
♂
(63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2:49:57
•
头头李阿贵!
-越王-
♂
(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3:00:13
•
MeiMei,地雷的秘密我全探听出来了,Totally
-上海大男人-
♂
(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3:09:02
•
哈哈,还要创造新的。
-MeiMei1027-
♀
(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4:10:56
•
来个好笑的,非把你整蒙圈了不可!
-MeiMei1027-
♀
(550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4:14:03
•
这个老道: 整蒙圈了
-hfhfndt-
♂
(15 bytes)
()
09/29/2014 postreply
15:19:15
•
从网上整来的。
-MeiMei1027-
♀
(0 bytes)
()
09/30/2014 postreply
05: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