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大" 与老楼

来源: 2014-09-23 13:48:4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一)会玩微信的“老北大”


59级无线电系的周爷爷带着老伴,一起回了老楼。

 

 

要 不是跟他聊天,我们绝对看不出,这是一个“老顽童”。当73岁的他语气平淡地说起“我原先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时,记者吓了一跳:“您还玩儿微信?” 他用“少见多怪”的眼神看着记者:“怎么,你们这么小看我,不相信我会玩微信?”那神情,有点像爱摆鸡骨的“窦尔顽”。


对周爷爷来说,微信也就是个新事物罢了,他用微信跟同学联系,通过微信知道了老楼要拆的消息。对新事物兴致勃勃,是他一生惯有的性格。


虽然学物理,但他上学时读的文学作品一点也不少,各种讲座也没少蹭。“我们六十年代时遇上困难时期,好多人生病浮肿。但学校在三角地放外国电影跟香港电影,没有生病的就可以去看。我没生病,其实蹭了不少电影看。”跟他说话,常常让人忘记他的年龄。

(二)老“楼友”,小“楼友”

在我们的“撺掇”下,周爷爷回到住过的29楼“忆旧”。五十多年过去,他已经记不大清楚是哪个屋子了,大手一挥随便指了个位置跟老伴儿合了影。

 

 

正转悠着,我们遇到了两位99级法学院的女生。碰巧的是,周爷爷跟她们两位不仅都住过29楼,还都在“昌平200号”生活过。遇到“楼友”,周爷爷十分开心,打开话匣子开始讲自己当年住过的地方。


六十年代的29楼是六人间,房间的格局与现在不同,没有书柜,只有横在中间的长条桌。后来北大在昌平建设新校区,“昌平200号”食宿等各方面条件都优于燕园,讲起全天供应的开水,运动场、游泳池,周爷爷眼睛闪闪发亮。他说,他还参与修建过一条专门到昌平校区的铁路支线。

(三)“北大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周爷爷本科毕业后去了中科院,从事航天事业。讲到与同学、同事们一起“白手起家”,为了航天事业而努力工作,周爷爷神情慷慨:“我们完全是在走中国人自己的路。”自七十年代进入工作岗位,他们在“没得吃,没得穿”的条件下,做出了惊人的业绩。


“我很感恩北大给我的教育”,周爷爷说,“北大为我打下了两条基础,一是做人,二是理论”。


关于做人,他说,不能钻营,但要搞好人际关系,“你只不过是团队中的一粒沙子,或者你是一滴水,撑死了你是一块砖,大家一起,聚沙成塔。”而在理论层面,北大对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则让他受益终身。“我们的基础打得很深,工作第一年可能不如他们,第二年就能迎头赶上。”


要求有多严?周爷爷讲了个“三分之一的故事”,三分之一的人留级,三分之一的人补考,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顺利毕业。他自豪地说,“我是最后一个三分之一。”

(四)一家人的告别


陪周爷爷回老楼的,还有他02级北大西班牙语系的儿媳晓宇和他的小孙子。

 

 

晓宇当年住在31楼楼门正上方的四楼。那时31楼并没有空调,只有周末不断电的时候才能用电扇。“不能用电扇晚上热就都靠静园了”,在静园坐着吃西瓜度过前半夜,是她们大学夏夜的集体回忆。

时间快到正午,阳光正暖正好,他们一家人在29楼前留念,他们和我们都要与老楼说再见了。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