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十万英雄疯狂“闯海南”

来源: berrywang 2014-04-14 11:19:5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877 bytes)

那是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在海南掘到第一桶金的地产大鳄潘石屹如此形容的说。对于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那是个物质匮乏却热血沸腾的年代,那年海南建省办特区的讯号轰动全国,超十万人才疯狂涌向海南“掘金”,造就了太多太多的历史故事——

1984年中央宣布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并鼓励个人创业,海南骤然间成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向往的热土,“十万人才下海南”成为当时海南人才热的生动写照。这一次人才迁移史上罕见的壮举,是闯海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也是闯海人永远受益的精神财富。

下海去!”这是一个年代的声音,一时间,赶海逐浪,全民皆商,擦皮鞋的一天可挣300元,路边拣易拉罐的乞丐一天可收入近百元。“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述说了那时光景

谁不爱自己的家,谁愿意浪迹天涯?只因为走自己的路,只因为种子要发芽……”热血沸腾的“闯海人”高唱着这首《海南梦》跨过琼州海峡。玉兰号、人才楼、横渡琼州海峡……这些打上了闯海记忆深深烙印的名词,唤起多少人深情的回忆。

无数带着梦想和激情的年轻人,不顾一切地冲破旧的人才体制的束缚,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如潮水一般地跨海奔向海南。当时,“闯海人”多坐火车一路南下至广东湛江,再换长途汽车至海安码头。每日,码头的渡船都满客运营,售票处早早便挂出“票已售完”的牌子。

售票处前人头攒动,焦急的人们一边咬着菠萝干充饥,一边打听着海南的讯息。多数人经济并不宽裕,自费来海南,车船、食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人为了省一点钱,背着干粮、咸菜充饥。那些上船的人们,则挤在狭小的船舱中,一边忍受着难闻的气味,一边憧憬着未知的明天。

对于闯海人来讲,几乎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玉兰号,不管那艘承载自己的船叫什么名字,对海南最初的梦都寄存在了那里。

“十万人才下海南”这句话是对当时各路人马奔海南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号称十万,其实,当时到海南去的人远远超过十万,仅海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库存的人才档案就有十八万之多。宛如一夜之间,海南岛俨然成“英雄聚义”之所在。

当时的海口街头拥挤不堪,大量身穿中山装的年轻人枕着行李横卧路边。在海口市人民公园东湖畔,有一段10余米长的墙壁,人们习惯称这里叫三角地,称那墙为“闯海墙”“人才墙”

 

当时的海南,没有比三角池再响亮的地名了,《朝日新闻》曾有报道称:“在中国海南岛海口市的一个叫三角池的地方,形成了知识分子自由流动的集聚地,全国各地来的人在那里可以得到人才交流的各种信息。”

“人才墙当年承载了太多闯海人的梦想和期待。”已成为公司老总的黄宏伟说,当时,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各式各样、风格不一的自荐信、招聘书,有人刚贴上招聘 表,尚没干透,呼啦一大拨人围上来争看招聘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完,马上就有人跟上,贴上了新的招聘信息,盖住了原先的内容。

那时候用人山人海形容这里绝不过分。挤进人群中,你可以看到闯海人三五成堆,相互交流求职的信息,或高声喧哗,或窃窃私语,脸上露出得意、焦急、无奈、疲惫等各种神色。

来海南的数十万人当中,其实什么人都有,他们有工程师、经济师、教授、作家、大学生,也有机关干部、技术工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是辞了公职后来海南的,大多数人来的时候手里才几百块钱,连买一张回程票的钱都不够——他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想着要回去。这股汹涌奔腾的人才潮,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奇观。


当时八十年代街上连红绿灯都没有,商店都自备柴油发电机发电,但人们干劲十足,海南强烈的创业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他们敢拼,敢闯,敢于从零开始的精神,在海南留下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

闯海的大部分人走上了“办公司去”、“到公司去”这条路,尽管他们许多人不得已才走上这条路的,但“就是想当老板”的人也不少。每天都有数十个新的公司诞生,最多时,每天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达到三百家,以至于刻制公章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行业。据说这一年,后来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二三个可能是素不相识的人往那儿一凑,就诞生一个新的公司,后来就有了“一个椰子掉下来砸了三个老板”的说法。

再后来,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炒”——一个投机色彩很浓的字,炒房、炒地、炒股票、炒大哥大,一切都被拿来“炒”了,就连农业也被用来做为投机的道具。先是炒橡胶,接着就炒彩电、炒汽车,各种热潮此起彼伏,从未断过。

轰轰烈烈的这几年,走出了地产大腕潘石屹,民营汽车企业家李书福……还有一批人成为期货、证券等业界的楚翘。当年马蔚华39岁,戴志康24岁,陈峰35岁,方风雷36岁,冯仑29岁,潘石屹27岁,王功权27岁,都是今日商场上活跃的海南留痕者。

在1991年海南房地产刚开始迅速膨胀时,潘石屹当起了砖厂的厂长。1991年下半年,海南的经济正遭受第一次低潮。由于砖厂停产,潘石屹不得不重回海口。漂泊的岁月中,潘石屹结识了漂泊的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他们共同创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万通”前身),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为“万通六君子”他们也因此在海南赚得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桶金,此后,潘石屹的事业基本上就非常顺利了。

然而,新成立的海南特区不可能一瞬间创造出容纳近20万人求职者施展才华的空间,大量的求职者不得不滞留在海口,他们为了谋生,他们在这里摆起了水果摊、卖报纸、卖服装、卖烧饼、擦鞋等等,开起“大学生饭馆”和“人才小吃店”,甚至抱着吉他到街上卖唱,以等待机会。

面对当时的就业困难,部分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闯海者选择了离去,但更多的还是坚持了下来,或打工或创业,继续描绘着自己梦想中的蓝图。

“海南开放,现在大家都把它认为是一次泡沫运动,但我认为海南造就了中国一大批企业家,很多人把海南当作他操练实践的第一个场所,所以海南泡沫浪费了很多物质资源,但是它锻炼了很多人才,这是放长远来看,这个收获比这个成本有可能还是合算的。”戴志康这么说。

26年后的今天,当年的“闯海人”已成为海南建设的主力军,活跃在海南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有政府公务员、企业老总、作家、媒体工作者等等,闯海人中一 部分选择了扎根海南,与宝岛同甘苦、共发展;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北上,他们用在海南掘到的第一桶金,在国内的大中城市甚至海外大展拳脚。[部分图片来自: 冯椿、陈和平、南海网]

无论是哪一种,他们曾经在海南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经历过,在苦难中挣扎过,但留下来坚守的闯海人对当年的选择无一后悔,无论如何生命中需要一些变化。[部分文字来自:大华网、海口晚报、郑州日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