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方] 吹毛求疵说毛诗

来源: 湘西山民 2013-01-03 12:28: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44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湘西山民 ] 在 2013-01-03 12:34:5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吹毛求疵说毛诗


作者:张士方

 

核心提示:  毛泽东在其如此复杂的斗争生涯中,日理万机,仍能保持吟诗作词的风雅,实属难得。身为一国之君,在诗词写作上仍表现出谦虚认真的态度,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常常修改,甚至发表了也要修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有两首词更花去了他“两夜未睡”的时间完成。其中一首生前未发表,可能他自己觉得不满意。他谦称其词为“歪词” ,其诗“诗味不多” ,对律诗“还未入门” 。他批评陈毅的诗“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认为自己的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 。在赞美声不绝的人海中,毛对自己的作品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可谓难能可贵。


笔者对毛诗如此“吹毛求疵” ,也许伤害了毛泽东崇拜者的感情。然而,格律是古人铁定的,任何人写格律诗都得遵循格律,在格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毛泉下有知,相信他也会接受的。


    第一次正式接触毛诗是中学时代,那时,早上第一节课叫“天天读” ,全校师生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朗读“老三篇” ,像诵经一般。我感到很难受,不知其他同学的感觉怎样,只知道我的同桌心不在焉,眼睛总是往窗外看,口也常常停了下来。由于不堪折磨,便尝试换换口味。那 年头,任何读物都有可能被视为封资修大毒草,而毛的文章没有一篇引起我的兴趣。也许觉得毛主席诗词短小,容易打发时间,于是我选择它来消磨这节难熬 “天天读”。我把《老三篇》放在桌面上,桌面下放一本附有毛泽东诗词的毛主席语录。当别人都在念《老三篇》时,我却在偷偷地小声朗读诗词。虽然这是“违法 行为” ,但我知道,即使老师发现了,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与其文章相比,毛泽东诗词的文采和韵味好多了。“天天读” 让我将37首毛诗词倒背如流,至今仍能脱口而出,而且对我日后学诗和写诗的发展不能说没有帮助。

   毛诗的艺术性如何,早有正反两派众多的学者评论,笔者无意再去凑热闹。事实上,这是一个永远无法统一的问题,所谓艺术无标准,正如广东人说的“各花入各 眼” 。然而,要讨论毛诗的格律,就简单多了,完全可以一刀切。因为近体诗(格律诗),有一定的框框,若要判断一首近体诗是否入律,只要把它套入此框框检验便知 道。

   根据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统计,毛生平写了67首诗词,其中词34首、五古和七古各1首、六言绝 句1首、杂言诗1首、五律4首、七律15首,及七绝10首。撇开其他的诗词,笔者仅将毛泽东的29首五律、七律和七绝进行格律剖析,结果发现:合律的只有 15首,出韵、平仄不协,或既出韵且平仄不协的有14首,即29首诗中有48%不合乎格律。这14首出格诗是:

  七律·长征(出韵)、
  五律·张冠道中(犯平仄兼出韵)
  五律·喜闻捷报(犯平仄)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出韵)
  七律·柳亚子先生(出韵)
  五律·看山(犯平仄兼出韵)
  七绝·刘蕡(出韵)
  七绝·屈原(犯平仄)
  七律·答友人(出韵)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均犯平仄)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出韵)
  七绝·贾宜(出韵)
  七律·咏贾宜(犯平仄)

    格律是关于诗(赋、词、曲)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只要违反了任何一点,就不是格律诗,只能说是破格诗,或者是不严谨的格律诗。现在把毛所有出格诗的问题在此一一列出。

   第一首: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近体诗的用韵以106韵部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为准,除了首句可用邻韵作衬韵用,全诗要一韵到底,不可通韵(用于古体诗)。诗中的难、丸、寒为十四寒 韵,闲、颜为十五删韵,故此诗用了通韵,是一首出韵诗。有人说它是进退格,其实不然。进退格的韵式是:第二句和第六句押甲韵,第四句和第八句押乙韵,甲乙 韵之间必须是邻韵。虽然十四寒和十五删是邻韵,但诗中第二句和第八句相押,第四句和第六句相押,根本不合乎进退格的韵式。

    顺便提及,原诗为“浪拍” 。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元贞52年去信毛,认为“浪”字重复,建议把“浪拍”改为“水拍”。毛接受了他的意见。但是,这样一改虽避免了浪字的重复,却出现 了两个“水”字。其实浪拍比水拍更有气势。另外还有两个“山”字,两个“千”和两个“军”字不知教授有没有发现。据说也有人欲将“细浪”改成“细雾”,以 为避免了“浪”字的重复,但这完全违反了毛的原意,因为“细浪”形容群峰连绵起伏的波浪形状,“细雾”则是另一种意象。笔者认为,“细浪”是句中的诗眼, 似乎找不出更好的字眼取代它。要改的话只能在“金沙水”的水字上面做文章,现在,我试把它改成“涌、汐、澜、涛、潮、或波” ,这既可保留毛“金沙浪” 的原意,又避免了重字。至于第二个“山”字,不妨把它改成“峰”字;用于诗句,峰可等同于山,即“岷峰” 。至于“千里”,虽然可以改成“无际” ,但不如原来好,而且两个千字的距离较远,可不必改。两个军字相隔的位置更远,也不必改。如一定要改,不妨将红军改成“工农” ,因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简称。

    重字并非格律上的问题,而是技巧上的问题。一首诗即使有重字,如无法改得更好,不妨由之。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 ,虽然可用紫金(山)或金陵代替钟山,但读起来还是原句上口。

第二首:五律·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此诗的格律错得一塌糊涂,首先是平仄问题:马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湿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难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笼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不是仄 声,此处应为平声;衣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铁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银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上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然后是压韵问题:风是一东韵、惊 和行是八庚韵、冰是十蒸韵;可见它没有一韵到底,而是用了三个韵。

第三首:五律·喜闻捷报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此诗同样犯了平仄和押运问题。第一句是特拗句,“平平仄平仄” ,如杜甫的“匡山读书处”所以不算犯平仄。月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云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里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音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儿是平 声,此处应为仄声;未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边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诗中用了两个韵,(一东韵穹、通,八庚韵生、城),第二句和第六句押韵,第四句和第 八句押韵,看上去像进退格,不过进退格所用的两个韵必须是邻韵,一东不是八庚的邻韵,所以它不是进退格。

   对仗句“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犯骈拇,两句一意。

第四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黄、王、桑属七阳韵,江是三江韵,慷是二十二养仄声韵(近代有些韵书也把它编入阳韵,如清代的《词林正韵》,但是,写近体诗应以106韵部的诗韵为 准)。所以说此诗是大大的出韵,因为毛居然把仄韵也混了进去。近体诗通韵尚且不可,平韵与仄韵通押更是水火不相容。
另外,对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犯骈拇,出句和对句同义。

第五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此诗是七阳韵,但末句却用了三江韵,所以出韵。由于全诗只有这么一点瑕疵,不妨放它一马,就让它破格吧。

第六首: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颻下,欢迎有晚鹰。

    此诗犯平仄和出韵。凤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边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花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上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来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扇是 仄声,此处应为平声;去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片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颻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迎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晚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诗中 用了四个韵,即二冬(峰)、一东(空、风)、十一真(人)和十蒸(鹰)。为符合近体诗的格律,现试将其改成:(首句用二冬衬一东韵)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惊鸿。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飘颻一鹰下,暮影舞当中。

惊鸿:美人,指美人峰。第七句是特拗句,“平平仄平仄” ,如刘长卿的“长江一帆远”

第七首:七绝·刘蕡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第一、二句用十二文韵,末句用八庚韵,故出韵。如要一韵到底,末句试改成:一喊舍身天下闻。

第八首:七绝·屈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诗中末句第四字“向”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故此诗平仄失协;同时犯了孤平。如将“冲向”改成“投身” ,便解决了平仄不协和犯了孤平的问题,而且用“投身” 表达屈原投江的动作比“冲向” 更贴切。

第九首: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这是毛诗最有诗味的一首,美中不足的是,第六句出韵,用了四支韵,而其他韵脚是五微韵。此诗不妨让它出韵,因为似乎无法改得更好,笔者曾尝试改成:长岛人诗大地稀,虽然一韵到底,但觉得没有原句好。

第十和第十一首: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胆识均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试改为:胆识非凡意志坚。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此诗前两句犯平仄:湖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断是仄声,此处应为平声。试改为:鉴水、断肝肠。第3句末字吟是平声,此处应为仄声,可改成:秋风曲或秋风 咏。其实毛本想表达秋瑾作的《秋风曲》,看来他还没完全弄懂平仄,要么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把现成的仄声字改成平声字?

    第十二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第一、二、六句为五微韵,第四句为八齐韵,末句为四支韵。可改成进退格:夺锦方为大事宜(四支韵),因五微和四支是邻韵。对仗句“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犯骈拇,即两句同义,均表示小鸟欺大鸟。

    第十三首: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诗中用了三个韵,十一真、十二文、八庚。末句不妨改作:何用哀伤步入坟。用十一真衬十二文

    第十四首: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韵是押对了(十灰韵),但全诗没有一句合平仄。现试把它改成:

倜傥少年廊庙才,未酬壮志事堪哀。
胸怀文字兵千万,胆照王朝树百台。
无计英雄倾圣主,高风竟自受疑猜。
千秋同惜长沙傅,空步汨罗太不该。
  
    毛泽东在其如此复杂的斗争生涯中,日理万机,仍能保持吟诗作词的风雅,实属难得。身为一国之君,在诗词写作上仍表现出谦虚认真的态度,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 求精,常常修改,甚至发表了也要修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他还不止一次通过胡乔木叫郭沫若为其诗“加以笔削” 。郭沫若回信后,他“又改了一点字句” ,再叫胡乔木“请他(郭沫若)再予审改” 。有两首词更花去了他“两夜未睡”的时间完成。其中一首生前未发表,可能他自己觉得不满意。他谦称其词为“歪词” ,其诗“诗味不多” ,对律诗“还未入门” 。他批评陈毅的诗“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认为自己的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 。在赞美声不绝的人海中,毛对自己的作品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可谓难能可贵。

    笔者对毛诗如此“吹毛求疵” ,也许伤害了毛泽东崇拜者的感情。然而,格律是古人铁定的,任何人写格律诗都得遵循格律,在格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毛泉下有知,相信他也会接受的。

    注:进退格是晚唐诗人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提出的,也有个别人用过,但始终未得到普遍公认,教写近体诗的书也少有提及,后人没必要效仿。

 

 

感谢读者推荐! 作者:张士方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