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失真(柯云路)

来源: judongying 2012-04-11 22:54: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57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dongying ] 在 2012-04-11 22:55:2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历史的失真

 

/柯云路

 

“文革”是中国近当代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不同阶层的当事人回忆是还原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粉碎“四人帮”无疑是那十年中最为重大的史实之一,近年来陆续出版的相关当事人回忆录更真实地披露了那段历史。

 

近日读韩钢的一篇文章,文中对其中的若干问题指疑。他首先确认了近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最早提出解决“四人帮”的是华国锋,再经由李先念向叶剑英传达,得到早有此意的叶剑英的同意。虽然华、李、叶等都是国家领导人,但由于这些活动是秘密进行的,并没有公开的报刊进行报道,因此,当事人的回忆就成为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线索。韩钢提出的疑点在于:一,华国锋是什么时候有此提议的?据华本人的记忆,是毛泽东去世(197699)后的第二天,即910;而李先念、吴德的回忆,是911。这里相差一天。二,李先念是哪天去北京西山向叶剑英转达华的提议的?华国锋、吴德的记忆,都是913;而转达者本人李先念说是914,这里仍相差一天。而《叶剑英年谱》则说是924,这里彼此的记忆相差了十多天。三,李先念转达华国锋的提议后,叶剑英当时的反馈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据华的回忆,921叶去他家商议此事;据《叶剑英年谱》记载,9月中旬、925102华叶有过三次密谈。那么,矛盾出现了,华叶的第一次面谈必须是在李先念带话之后,然而,这与《叶剑英年谱》的时间记载自相矛盾,既然李先念24日才转达华的提议,华叶怎么可能在9月中旬就已经秘密商议了呢?

 

也许有人会对这些疑点不以为然,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结果一目了然,其中的细节似乎不必细究。但我却以为不然。再重大的历史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细节若不能还原真实,则历史事件就可能有更大失真。

 

在对历史的研究中,我们常常要借助记忆,诸如那些“口述实录”之类,但我们又常常不能完全相信记忆,因为记忆有可能“失真”,有可能错误。就像我们放东西,明明记得放在这里,却可能在那里找到一样。

 

因此,我们要有多方求证与甄别,包括要尽可能凭借那些可以称得上“物证”的东西。就以粉碎“四人帮”为例,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吴德等当年都是位高权重之人,虽不会有“起居注”一类(专门记录皇帝的日常起居),但以他们党的主席、军委主席、政治局常委的身份等,身边一定不乏秘书警卫一类,甚至要有一个庞大的工作班子。但从已出版的书籍看,连这样最简单的事实都大有出入,可见记录历史并不那么简单。

 

我们的记忆与叙述偏离历史真实,还有更复杂的情况。

 

多年前我曾出版过一部“文革”小说《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写了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一位优秀教师在动乱中先被莫须有的罪名打倒,后被残酷迫害致死。小说试图还原这位教师被残害的过程与真相,于是在十年、二十年后找到多名当时的亲历者调查。事件的过程扑溯迷离,每个人似乎都在叙述真相,却又与他人的记忆有明显的矛盾之处。这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却概括了“文革”后大量类似的情况。对于“文革”中各种各样的大中小事件,其不同的当事人常常都会有大相径庭的陈述。《那个夏天我们干了什么》就是在“讨论”人们的记忆怎样利己地改造着历史,以回避自己的责任。

 

这种有意改造历史的陈述,我们相信,在相当一些有关“文革”的历史陈述中,会这样或那样地存在。

 

这时,我们可能更需要多方求证以甄别。

 

最后要说的是,前些年我又发现第三种历史“失真”的可能。“伊林、涤西事件”是“文革”中值得记述的史实之一:两位北京中学生在“文革”初期勇敢地贴出大字报,公开质疑被钦定为接班人的副统帅林彪提出的“最、最、最、最”的理论后被打成反革命并遭受迫害。那时同是中学生的我与这两位年轻人有过接触,并且因为同情他们而受到“牵连”。我在长篇小说《芙蓉国》中曾把这段经历“文学化”地写给了主人公卢小龙。始料不及的是,一次我上网查阅资料,输入关键词“伊林、涤西”后,最终弹出的竟是《芙蓉国》中的相关内容。我一时有些吃惊,那可是我虚构的小说呀。如果有人将此条目当做历史素材引用,岂非“弄假成真”?

 

总之,历史的记录是有可能“失真”的。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即无意的“记忆偏差”,有意的“记忆改造”,网络时代的“弄假成真”,还会有其他失真的可能。历史的记录从来难以绝对符合历史的真实,研究者只是凭借浩如烟海的资料尽可能去接近历史的真实就是了。

 

:http://blog.sina.com.cn/keyunlu

 

所有跟帖: 

历史从来就是一个任人强奸的傻女人。。。哈哈 -READER-ONLY- 给 READER-ONLY 发送悄悄话 READER-ONL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2 postreply 03:02:17

"粉碎"和"哗变"只是修辞色彩不同,语义是相同的 。 -READER-ONLY- 给 READER-ONLY 发送悄悄话 READER-ONL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2 postreply 03:04:41

研究方向错 -seabiscuit- 给 seabiscuit 发送悄悄话 (769 bytes) () 04/12/2012 postreply 06:43:30

历史嚒, 还能认真?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162 bytes) () 04/12/2012 postreply 07:22: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