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声、杨茂良斗法及缅甸政府军进入果敢 zt

来源: xavet 2009-08-22 11:32:3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239 bytes)
彭家声、杨茂良斗法及缅甸政府军进入果敢

果敢麻栗坝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进入了20世纪的90年代。

然而,这个华人祖先们开创的聚居点,一刻也未宁静。时间的指针指向1992年11月时,这里,又发生了一场权力与利益的纷争。

曾在中国云南临沧地区驾驶过手扶拖拉机的杨氏兄弟四人,60年代末,跨出了国门。

四兄弟中,杨茂良、杨茂安加入了缅甸共产党。二人均在东北军区。杨茂良官至果敢县副县长,杨茂安则是东北军区内务处的处长。另外两人,杨茂修、杨茂贤一直的商场上奔波。其中,由于杨茂贤多次进行毒品走私活动,于1994年被中国地方法院判处死刑。

杨茂良、杨茂安在彭家声兵变勐固之后,分别升任副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两个要职。果敢地区,也同时承认了杨氏兄弟的果敢人身份。

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实际上就是由果敢人组成的华人地方武装。重要的领导岗位,几乎是清一色的果敢族。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

除彭家声当时任总司令外,参谋长、副参谋长李忠祥(原缅共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彭家富、杨忠卫(东北军区旅长)、杨茂良,政治部副主任胡家友,财政部长刘国玺(原东北军区财政部副部长),后勤部长杨忠锡,财贸部长张德文(原东北军区营长),副部长彭大顺(彭家声长子)等人,全是果敢地区的头面人物。

彭家声的“同盟军”,较之佤联军来说,又是一种不同的模式。

彭属下仅编制有一个师——893师,李尼门、魏超仁先后任师长职。

“果敢同盟军”较为松散的结构,给内部不断纷争造成了天然的良机。

1992年11月,“果敢同盟军”出现了第一次内讧。起事的是当时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杨茂良及其兄弟。直接的原因是“权力之争”。

彭、杨之争开始后,师长魏超仁等人加入了杨部。双方兵戎相见,发生大小战斗十几次。几乎谁也没有取胜的更大把握。

久拖不决,对杨部更加不利。

杨氏兄弟亲赴佤邦,游说佤联军上层,终于有了说法。

佤邦当时已经在泰缅边境与坤沙部作战。佤邦的行径,在其它三支武装中,曾带来不同的反响。

丁英101远在一方,没有更大的干系。林明贤与彭家声是亲戚关系,尽管“井水不犯河水”,但他们总是“亲戚”。彭家声与坤沙的关系一直不错,双方时常有些往来。同时,林部因地理条件,多少也与坤沙部有一些交往。

此等情形,对于佤邦的南线故事,就构成了一块似有似无的“心病”。同时,“大佤邦”的版图,几乎是整个萨尔温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各种因素之一,佤邦决定“助杨倒彭”。

于是,1500人左右的佤联军从清水河一带进入果敢。

强大的力量反差,使彭家志很快兵败如山倒。不得已,退出了果敢地区。

杨茂良成为果敢同盟军的司令,杨茂安为副司令。这是1993年5月的事情。

杨茂良主政期间,果敢地区的毒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其中最为重要的出口与通道,就是走中国境内。

中国云南一度因果敢的毒品走私,造成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中国,也由此从“过境”受害国,逐渐成为一个“消费市场”。面临严峻的反毒任务。

果敢麻栗坝又到了1995年的秋天。

果敢杨家,终于又出现了棘手的“内讧”。这次“内讧”最终导致了杨家在果敢统治的结束。

下面是笔者1995年8月的一份材料:

云南境外6支割据武装(包括克钦独立军、坤沙蒙泰军)中,“果敢同盟军”杨茂良部是对中国进行渗透、毒品走私最为猖狂的一支。尽管其人数仅2千余人,但所辖区域是与我地、州接壤最多的一支武装。杨部盘跨在我临沧、保山地区及德宏州境外,这三个地州恰恰是云南毒品入境及其反毒的重要区域。近年来,杨部也进入多事之秋,继1992年的倒彭称王后,近期又发生一起内讧事件,其权力进一步被削弱。但毒品贸易势头未减。

1995年8月1日凌晨6时,驻扎在我云南潞西县芒海境外—勐固的“果敢同盟军”128师举兵反杨,同时向外界发布了《告战士同胞书》、《和平宣言—施政纲领》、《公告》三个文件。这是“同盟军”自1989年3月从缅共中独立以来的第二次大的内讧。经过2个多月来规模不大的十几次战斗,起兵反杨的原893 师(现为128师)师长李林明(佤族),原勐固县县长孟沙拉(中国云南陇川户撒乡人,阿昌族)、刚从128师师长位置上下来,但仍任“果敢同盟军”副司令的李德华(佤族)领导的佤族部队在占有优势的情形下失去主动,放弃了原已占领的大部分地盘,投到佤邦麾下。杨部失而复得重镇勐固,但损失惨重,杨茂安的四子现任128师师长的杨克勋阵亡。

此次内讧,杨部已原气大伤,要恢复往日实力看来已不太可能。

(一) 事件的背景与原因

这次内讧的缘由是杨茂安1993年6月将小儿子杨克勋由营长直接安排接替李德华128师师长的职位,李自持功高反被削除了兵权,心中不为不满。直接导火线是,杨茂良为进一步控制兵权将128师与124师调防。于是,经过长期准备,李林明同李德华、孟沙拉合谋率以佤族士兵为主的128师易帜独立。

这次兵变,得到了佤邦以鲍友祥为首的佤族势力的暗中支持。率部反杨的李、李、孟三

人,可以说都是杨部中既能带兵打仗又屡立战功的有功之臣,在杨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李德华是佤联军司令鲍友祥的远房亲戚,曾任佤联军的连长。1993年2 月,杨与彭家声第一次内斗相持不下时,杨向鲍友祥、李自如求援,鲍、李考虑到彭与坤沙及林明贤(彭的女婿)的密切关系对佤邦北部安全不利,决定援杨倒彭。李德华受命率3个连秘密支持杨部并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彭家声败北。由于佤邦借钱给杨部及武力支持,杨在短期内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形下受制于佤邦,战后杨部在佤邦压力下重新整编部队,李德华被破格提拔接替李林明师长位,成为新组建的128师师长。“下台干部”李林明与鲍更有着不同一般的亲密关系。早在 60年代,李就在鲍任大队长的“佤族独立大队”中任副队长,1968年,与鲍投入缅共部队。李林明先后在缅共893师任二旅一营营长、副旅长、旅长、副师长、师长,在893师(现128师)有较好的基础,同时李林明与彭家声关系密切。1993年杨部清洗时,李林明与原缅共贵概县长、当时勐固县长孟沙拉一同被免职。后所谓“给出路”政策,李被派到腊戍办事处任主任,孟被派到密支那办事处任主任。结果两人多时闲赋在家,做做生意,无所事事。杨家对佤邦的控制表现出不满,常有微言,后发展到杨氏兄弟在公开场合说鲍的坏话。这些话很快传入佤邦领导层耳中。

第二个原因是佤邦领导层认为杨部近年来军纪松驰,任人唯亲,内部矛盾加深,大多领导为谋私利而不务正业,杨氏兄弟缺乏组织领导才能,其武装已形同散沙一片。尤其是杨部在毒品问题上的“不听招呼”,造成中国极大反感并加大打击力度。尽管1994年“5.8”一案中,在佤邦的压力下虽未敢轻举妄动,但其贩毒势头未减。毒品问题佤邦压力更大,佤邦不愿因此而惹恼中国,以至影响“大佤邦”战略的实施。

这次实际上是佤邦解决杨部问题的一次试探,一种方式。

第三、缅军政权对各支武装的火并总是持“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形式上不表态、不介入,暗中注视事态的发展。此次事件中,缅政府仍是静观其变。但最后选择了支持杨部,这是由于缅政府对东北部边境地区割据势力的力量均势判断后下的决心。尽管对外来的移民华人更有戎心,但更不愿看到佤邦将从而成为缅中边境的“独立王国”,“防其坐大,分而治之”是缅军对付各种割据势力的基本策略。“8.1”事件中,当缅政府搞清楚有佤邦的背景后,便暗中给杨部提供支持,力图维护杨部形式上存在,便于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因此,杨部兵力与重武器的调动均经过缅军领地,缅政府只当没有看见。同时,与佤邦打招呼,认为“这是一次杨部的内部矛盾,其他方面不宜插手”。

(二)事件的发展与现状

1995年7月26日,杨茂安在勐固主持召开“禁毒工作与部队调防会议”,会上杨与副司令李德华就中国指责其为毒品集团等问题发生争执。会后,李三人决定利用调防之机动手。8月1日凌晨5时20分,“老师长”李林明率三个亲信营的兵力将在勐固主持调防的“总参谋长”魏超仁、128师师长杨克勋、副师长魏三、勐固县长李朝华等人拘留,同时,师部警卫营被全部缴械;孟沙拉率二个营在调防途中的刺竹林带将杨克勋的亲信第三营缴械,在未放一枪的情形下,前后仅用了四小时兵变成功。李部同时打出了“勐固民族保安军军政委员会”的牌子。

8月3日,李释放了扣押的魏、杨等人及300名士兵,这批人回到果敢后成为进攻李部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杨茂安进行了各种活动及武装进攻的准备。8月5 日,成立了以副司令兼124师师长王国贞和杨克勋为首的指挥部,动员了2千余人的兵力进攻勐固地区。杨茂良亲自到仰光与政府领导商谈此事,谋求支持。另外还向鲍友祥、克钦独立军、坤沙二旅吞腊等部积极做了工作。杨还对在佤邦握有实权的领导人私人说:“我们都是汉族,又是一起从中国出来的,应该留一些我们汉族的地盘。”由于杨部承认佤邦的领导并在部分问题上执行佤邦的旨意,佤邦看到李林明部优势渐失及继续对杨进行控制的需要,最终放弃了李林明,将他收回佤邦。

兵变成功后的李林明等,由于缺乏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与对整个形势未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侥幸认为杨部会就此罢休并没有能力攻打勐固,加上没有得到佤邦的武力支持,逐步丧失了主动的局面,不得不将勐固得而复失,李率大多数人马投到佤邦,孟沙拉则逃到中国边境藏匿。

此次事件的佤邦背景,给鲍、杨关系造成进一步的不睦,不排除爆发其它冲突的可能。

“8.1”事件尚未完结,1995年11月,果敢出现了又一次“内讧”。这次“内讧”,使彭家声重新回到了他盼望已久的果敢昔俄寨。

有关的情况是这样的:

1995年11月22日中午,1993年初被杨氏兄弟推翻的“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家声与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率林部及佤邦两个营的兵力进驻杨部辖区。当时,杨茂良正率部准备进攻今年“8.1”事件中的“叛军”领导人之一孟沙拉在我畹町境外澡塘河的辖区。杨后院起火无心再战,其部下一个营哗变投缅,杨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与缅甸腊戍军区负责人在贵概谈判,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一是要求与缅军合作共同对彭,将来共管杨部区域;二是由缅军收复后,杨部编入缅甸警察系列,归政府领导;三是要求政府在内地给一块地盘“养老”,辖区由政府接管。缅军方迅速选择了第三方案。23日,缅东北军区7个快速营开进杨部辖区,并控制了彭部占领之外的2个制高点,同时对我潞西县芒海境外的勐固进行了包围。26日,占领勐固。

由林明贤与彭家富在前台指挥的彭部,23日迅速占领另一要地清水河,并对果敢地区实施了包围。彭家声声言要“打一场血战”,以雪1993年一剑之仇。

“11. 22”事件实际上是“8.1”事件的延伸和继续。这次表面上因权利分配引起的内讧,实际上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与鲜为人知的背景。不仅反映了原缅共分裂组织间的争权夺利,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缅政府的意图,同时,也是萨尔温江东岸地区新形势下力量均势格局的必然结果。

彭控制的地盘与我云南南伞、清水河两个省级口岸对接,由于这里有通往缅北腊戍最近的一条公路,果敢的地理位置对我十分重要。同时,华人聚居区的果敢,随处都有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一块无论从地缘、交通、人文等条件分析,均对我改革开放及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的区域。

杨茂良兄弟在佤邦的暗中支持下,用武力将彭逐出果敢后,佤邦领导层很快发觉,表面服从的杨氏兄弟并未对“大佤邦”目标的实施带来积极因素,反之,由于杨氏的私欲太重,无法有效控制毒品流向而惹恼中国,这样,果敢杨部很快失宠于佤邦。中国也开始对杨“以压促变”。佤邦领导层最终形成了一致的判断:“选错了人。”

在果敢地区,因杨氏四兄弟是“文革”中出去的,根基较浅,“民心”一向不稳。这些因素导致了杨部的最终垮台。

1995年8月1日,原杨部亲佤邦的副司令李德华及彭的亲信李林明、孟沙拉等人在云南芒海境外的勐固举兵易帜。后因佤邦领导层意见相左失去机会,二李败回佤邦。但是,此次事变为杨部的瓦解奏响了序曲。

杨的“不听招呼”,使佤邦最终下定了解决的决心,其最适合的人选就是当时在女婿林明贤孟拉总部不远的山头上“闲居”,仅有二三十人又经常“受气”的彭家声。1993年决定“扶杨倒彭”的佤邦部分领导人感到“内疚”,于是,鲍友祥决定对彭做一次“补偿”。1995年10月23日,彭家声与少数亲信研究决定,借佤邦之力,伺机夺回果敢。同年11月中旬,杨茂良率部进攻澡塘河(云南畹町境外)一带的孟沙拉部,老街、清水河一带兵力空虚,彭认为是下手的好时机。11月17日,许多被林明贤部制服的佤联军随彭家声进驻果敢,因途中遇大雨,杨茂安得以逃脱。22日,彭家声到达清水河。

当时,杨茂良已与缅腊戍军区谈妥进攻孟沙拉的条件,正在返回木姐的途中,接到信报后,调转车头于11月20日重返腊戍军区。随后,杨向缅政府提出上交军备仓库、要求缅军维持果敢地区安全、重新划地保证其安全等要求,缅方马上应准。11月22日,缅东北军区第一战区6个快速营、1个炮营出动。2个营占领勐固地区,其余跨越萨尔温江在老街、清水河等地制高点驻守。彭家声介绍说,1965年因果敢土司内乱,缅军借口驻兵江东果敢,至1968年,当时的缅共人民军将其逐过江西。近30年,缅军第一次越过了萨尔温江,这对于缅政府是有其战略意义的。

1995年12月20日,由缅政府、彭家声、果敢代表三方组成的“果敢临时政府”成立。缅军声称,“一旦局势稳定,就撤出军队”但我们在1996年2月初的考察中看到,老街至清水河42公里的地段上,几乎所有的制高点均由缅军控制,根本没有“撤出”之意。看来,要缅政府放弃江东,是较为困难的了。

果敢彭部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彭家声重新入主果敢后,“霸气”少了许多。多时采取“低姿态”,着眼于发展本区域的经济。为此,争得了不少“民心”。尤其是缅军入驻果敢后,整个地区的汉人均有一种“危机感”,迫切需要有果敢人的首领,这一点对彭家声来说,也是较为有利的。彭家声同时与中国地方当局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他说,我们是中国人,只有依托中国才能发展。

我们看到,果敢两个重要的口岸——老街(南伞境外)、河西(清水河以西)现均由彭部把守,出入境检查由彭部军事人员负责,缅政府军只管登记来往车辆,没有边境进出管理权。在我南伞口岸3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对面,彭部果敢市的3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与此对接,有关勘察工作元月底已全部展开,并开始招商引资。原有的与中方合资的“果敢卷烟厂”及新合资的“555烟厂”即将恢复生产与并投产,在基础工业方面,彭部超过了佤邦,丁英部,林明贤部。

彭部军队现有人数约在1500人左右,司令是其弟彭家富,参谋长是彭家声的大儿子彭大顺。与缅军所不同的是,彭部人马主要负责口岸和坝区的防务,而缅军则在山上驻守。双方军队进驻果敢后,为保持主动谁也未打出第一枪,冲突仅限于武装对峙。由于缅兵枪、偷、强奸妇女等活动频繁,彭家声组织了“棒棒队”,专门打违纪的政府兵。更有甚者,缅兵曾到中国村寨中偷抢,并在南伞口岸,与我边防检查站直线仅300米的二个小山头上,构筑了工事,我南伞与彭部经济开发区均在其威慑范围内。它的工事曾挖进我方宽44米、纵深32米,虽经外事交涉退回,但其工事在山上,对我招商引资极为不利。

果敢的毒品问题是一个严重而棘手的问题,据有关统计数字,我查获的海洛因70%是果敢地区所为。对此,看来彭家声现在已经引起了重视。元月20日,彭颁布 96.1号禁毒令,声称打击向中国贩毒,对毒源改植,提出了设想。彭部从我有关部门引进种子,种植甘蔗5千亩,由我方糖厂收购。彭家声亲口说要搞一个毒品展览馆,以教育后人。杨部因在毒品问题上造成的被动局面对彭的影响是深刻的,故其上台后马上向中方表示了禁毒的愿望,并对中国有关部门部门进行了委托,提出力争在3—5年内逐步进行替代种植。但能否言行一致,还要用时间来证明。

彭家声能基本控制果敢地区看来已不成问题。原因有四:一是果敢民众对其的认同与选择,目前还没有可替代彭之人;二是由于杨氏兄弟将缅兵引入果敢,该区域的华人已对杨氏兄弟将缅兵引入果敢,该区域的华人已对杨氏兄弟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杨策反该区几乎已不可能;三是彭与鲍友祥、林明贤、坤沙等人关系较好,最近又被推举为四支武装组成的“和平民主阵线”主席,“友邻关系”较好;四是彭曾是原缅共组织中第一个与政府和谈的有功之臣,加之其在果敢的影响力,缅政府也惧他几分。缅政府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武力解决了彭部不一定能控制果敢,不一定能在江东占稳脚,如这次机会失去,估计本世纪内驻兵萨尔温江以东地区是不可能的了。

彭部今后的发展态势,估计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如能真正象彭所言,逐步禁绝毒品,打击海洛因交易,并取得中国及国际上的支持,经济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其政权也会得到相对巩固。

2、 由于其身份,现在彭已是四支武装(佤邦、林部、孟沙拉部、彭部)的形式“盟主”,如其运用得即,对果敢政权的巩固发展有利。

3、 从其它各支武装中,彭部已看到发展经济的重要,由于其地缘、人文条件上的优势,走上正轨后,果敢的发展也是具有潜力的。

4、 估计缅甸政府不会放弃利用彭家声来维持果敢地区的稳定与边境的安宁,尽管政府驻足该区,一时半下还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近来几支武装在坤沙问题解决后形成的“共识”,其利益关系更加紧密了。3月底,缅政府把彭家声接至仰光“安抚”就是这个用意。

上面预测的发展态势,一年后的的看来,这个“命”还是给“彭老倌”算对了。

今日之果敢,彭家声仍然是“缅甸国防部特警部果敢分部”的“司令”。

“缅甸国防部特警部”是1992年以后成立的一个武装单位。司令部设于缅东北部的当阳,总司令由何绍昌担任。何本人就是佤族,1990年从岩小石的佤族部队中投向缅政府。不久,出任缅甸“国防部”专门为缅北几支地方民族武装设立的“特警部”的司令。

以上提到的孟沙拉“保安军”,由于孟与彭家声的关系较好,也于1996年6月重新归顺了彭家声。孟沙拉的部队1千余人,也同时被编为“特警部勐固分部”。

曾在果敢称雄一时的杨茂良兄弟,也同时于1996年下半年,放弃了政府在边境地区划给的“领地”。虽然仍归“特警部”领导,但杨氏兄弟去意已定,拟在商海中有所发展。

杨家兄弟成立了“缅甸金江胜利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了腊戍,并在木奶、九谷、贵概等地设有办事处。仿佛已经淡忘了金戈铁马,东山再起是不大可能了。

果敢的麻栗坝,集日上的老街依然十分热闹。两国边民往来已经非常方便。赶集的闹市中,你可以看到中国来的游客。从这样的喧哗中,你很难想象的出,果敢的昨天是一个怎样的模样。

“果敢族”还要在这里繁衍生息,代代相承。

但原,不久的未来,人们在这里再也看不到美丽的罂粟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