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与家庭(2)

本帖于 2025-11-02 12:52:59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天上人间游一游 编辑

父亲为了全家人的生存, 只有带着妻子儿女回家(淮安)去吃老米饭了, 到淮安后, 见到了祖父、祖母(顾氏)、大姐(赵国瑜,是我的亲姐姐,她是在我出生前一年的四月初七出世的,不幸她出世后,母亲因病去北京而把她留下给祖母和婶母等人带领了)、四婶母、五叔(赵锡颐、字缦光)、五婶母、三哥(赵国俊)、五弟(赵国任)、八弟(赵国傧)十弟(赵国仁)、七妹(赵国莹)、小胖妹(赵国宝)等人。 对长辈还要跪拜行大礼相见; 然后,就各人回到各人的住处; 这里的住处: 就是在淮安双刀柳巷的一处大宅院(是祖父经手营造的), 一进大门, 左右两侧有门房各一间, 是给看门的两位的男士(黄大和俞三)居住之用, 右侧是厨房和堆房(即放食品的储藏室), 院子里有一口井, 专供淘米洗菜之用, 厨师是陈二, 其助手是周二, 左侧是书房, 是专为给孩子们读书的, 这就是第一道院子; 院子的另一面,也就是对着大门的一面,在左右两方各有一扇大门, 进入左侧大门就见有很大的三间朝南大厅房, 那个柱子之粗是我抱不过来的, 厅房前面的院子有蓝球场那么大, 院子中是用青砖舖的地, 厅房对面有一排平房; 再往前走是个小院子, 有花坛, 有个小书房, 是祖父专用的书房; 再往前走就见有三间有通道的住房, 名曰“川堂”,是我父母亲住的地方; 川堂的右侧有一个圆门, 内有厅房、堂屋等十几间住房, 是祖父母住的地方, 我和大姐也住在这个堂屋里, 是与祖父母对房而住的; 另外, 川堂的对面有一排厢房, 是褓姆住的地方; 走过厢房, 进去是一个大花园, 内有花厅一座, 花厅之大,与前面的厅房差不多; 里面存放了不少书籍字画; 花园内除假山、树木、花草以外, 还有一口井, 是专供洗衣物之用。 再从前院右侧大门说起, 从那里往前走是上堂屋三间和套房一间,

由五叔居住, 再进来是下堂屋三间, 由四婶居住, 其右侧有厢房三间, 是褓姆住的地方。其共同的特点是: 每房居住的正房都是朝南的, 住房前都有一个大院子, 院子里是可以打羽毛球的,说明都是很宽敞的。 家里还请了一位教书先生和一位管家先生, 管家先生规定每房(即儿子娶来的媳妇)每月给一定月费钱, 每房用两个媬姆,全家各人(孙子辈)均每年做四、五套衣服(一套棉衣、一件棉袍、一套夹衣、两套单衣), 全是由管家看中的布料, 请裁缝进门量体裁衣而制成的, 那时我们女孩穿的是花洋布的中式服装, 男孩子是穿的灰色或蓝色的中式服装; 一日三餐是男女分桌吃饭, 男士在厅房用大圆桌用餐, 女士在上堂屋用八仙桌用餐, 早餐是稀饭和小菜, 中餐是两荤两素一汤加干饭, 晚餐是干稀饭都有, 只有两个素菜和两个小菜了。 规定小孩子未过十岁是不能与大人同桌吃饭的, 而我是经祖母的破格批准可以上桌用餐; 但是, 特别交代了不少的清规戒律, 如:吃饭时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夹菜时不能满盘子乱翻动或兜底子翻菜, 而只能仔细地少量地夹靠自己方向的菜,等等。

这时大哥已上中学了, 二哥也上小学了, 三哥、大姐、五弟和我四人由一位老秀才(韦先生)带领着在书房里读书, 因为要上学, 祖父为我改了一个名字, 叫赵国瑛,(当我在北京出生后, 父亲说出生在燕京之地, 就叫国燕吧!但起名字规定是要家族中长者起的, 因而必须要改), 在开始上学的第一天, 还要对孔夫子的牌位跪拜,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三叩首以表诚意。 以后, 韦先生因人施教, 对我是每天除复习已认得的字外, 再认四个生字, 熟读《三字经》四句, 写一张印仿大字。完成以后, 可以自由活动。 这样的作业很容易完成, 所以我们都盼望着二哥早点放学回来, 我们五人愿意在一起玩, 五个人的年龄相近(二哥12岁、三哥11岁、大姐10岁、我9岁和五弟7岁), 就组织成立了一个“五人营”, 这个组织虽然存在时间不长, 但它的名字却长久存在; (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大哥因事去淮安时, 还见到书房的门上刻有“五人营”的字样呢!) 五人营中推选了二哥当营长, 他因为在学校见到的事情多,就经常指挥他的部下从事一些军事行动(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例如:叫大家动手, 制作了五面当时的小国旗, 每人拿一面, 依次排着队,在大宅院内到处游行, 神气十足, 理直气壮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当这支部队行军到小书房附近时, 祖父出来阻挡了, 他说:“你们不要惹祸了, 你能打得过日本吗? 你打不倒他, 而他却要来打倒你呢!” 从此以后, 我们的五人营就转向地下活动, 俏俏地行动, 而不敢大吵大嚷的了。

过了几天, 我们在厨房附近玩耍, 看到厨房门口的篮子里有很多荸荠, 我想拿来吃, 但是见它很髒, 用井水洗吧,水又打不上来, 只有用水缸里的水, 原来这口水缸是装从运河里挑来的水,专门供给食用的; 这口水缸很大, 它是一半埋在地下, 一半露在地面上, 当时缸里只有半缸水, 我为了要洗荸荠, 就站在小板凳上并弯下腰去挖, 谁知一不小心就倒栽下去了, 幸好五人营的战友们喊了大人来,才把我捞了起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