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问我出国的选择,我斩钉截铁。现在再问我——I’m not sure。
朋友圈里的同学们,有人评上院士,有人当上院长,一片光明,而我心里忽然起了一阵酸意。不是嫉妒,而是一种被时间轻轻推开的感觉——像一场比赛,我换了赛道,却仍听见起跑枪声在远方回荡。
那时以为出国是为了理想、为了奔向更大的世界,其实是选择了一个既无边界、也无归属的世界。身份要合法,生活要稳妥,子女要升学,财务要平衡——人生被拆成琐碎的任务,理想被磨成生活。国内的同学在一条轨道上稳稳地奔跑,他们的职业像一条隧道,黑暗但笔直;我们的人生像一条风路,光亮却漫无止境。他们用一生去积累确定性,我们用一生去消化不确定。这是代价——漂泊与专注,是命运的互换。
有时我安慰自己:我们见过不同的风景,呼吸过不同的空气,这也算收获。但在夜深人静时,灯下那份孤独仍让我怀疑——这一切是否值得。年轻时以为自由是答案,如今才懂,自由只是另一个问题。什么都能选的生活,其实意味着什么都无法确定。
所以,如果今天再有人问我,出国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会停顿很久,轻声说:I’m not sure。因为人生的真相,也许从来不是对与错,而是你是否愿意为自己的漂泊,付出一生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