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印度民众欢呼,港独分子如丧考妣,

来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2024-05-04 21:31: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79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 在 2024-05-04 21:38:4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据印度经济学家乌特萨帕特奈克(Utsa Patnaik)研究,1765年至1938年间,英国从印度拿走近45万亿美元,如此高昂的财富转移,为大英帝国崛起提供了巨大支撑,也让印度人遭受了巨大的悲剧。

二战时期,英国人有一句玩笑话:“打光最后一个印度人,不然英国决不投降。”这句话实实在在地伤害了印度人的自尊心。此时,在英军队伍中的印度军人蠢蠢欲动了。二战期间,印度出现大饥荒,英国人依旧肆无忌惮地从印度搜刮财富,导致大批印度人饿死。对此,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还大言不惭地说:“既然甘地还没饿死,印度就不存在饥荒。”

在1837至1838年度,英属印度财政总收入达2086万镑,支出却只有1755万镑。按鸦片战争前的汇率计算,英属印度年收入是同期大清的两到三倍。须知,大清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无疑比英属印度更大。对比一下,十八世纪后期孟加拉的统治者,每年征收田赋不过80万英镑。可是,英国人接手后三十年里,每年征收则达到268万英镑。这是原有统治者税率的3倍多,足见英国人搜刮水平之高强,当地人民之苦难。

以1794-1813年为例,英国输往印度的纺织品从156磅,一直增长到了108824磅,足足增长了700倍之多。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彻底摧毁了印度本土的纺织业,让大量的印度纺织工人失业挨饿,但是英国却在此期间赚到了惊人的财富,具体数额有多少呢?十九世纪末,英国在英属印度地区的年净收入已经高达4400万英镑,有1600万英镑以税款形式汇回英国,成为英国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剩下的是巨大的市场收益。这些财富到底价值多少呢?以中国人比较熟悉的银两来计算。晚清最大的赔款是《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当时,一两银子的价值可以折合成0.15英镑,可以计算当时英国在印度的净收入合计为29333万两白银,即有10666万两白银汇入英国本土,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助力。这4400万英镑的收益,并非英国在印度的总收入,只是刨除成本外的净收入。如果计算总收入的话,英国政府在英属印度一年半的财政盈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庚子赔款。

所有跟帖: 

有趣的数据!看来印度人中也有很多人是有骨气的。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4/2024 postreply 23:50:3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