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期间,八旗兵为何几无抵抗?zt

来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2024-04-14 20:12: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497 bytes)

 

八旗驻防制度,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确立的用以监视汉人,控制四方的祖制。虽然说,这个制度连同驻防在外的八旗兵,早就看不住天下了,但是,一直到清王朝咽下最后一口气,这个制度依旧维持着。其间,进行过多次改革,力图让驻防八旗重振雄风,花大价钱买来洋枪洋炮,外聘洋教练加以训练,但大抵一点用都没有。

其实自鸦片战争以来,八旗兵无战斗力的弊病就逐渐暴露。二百年前入关时的一群猛士如何就成了一群废柴?其实如果将一群人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管吃管喝管住管钱花,什么都不让做,一放就是两百年,结果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自打湘淮军兴起后,八旗兵连以往出兵做做样子的事都免了。

不事生产,不用训练,不必打仗,但待遇却十分优厚,就是一寻常兵丁,每月也有四两饷银,还不算粮米供应。除了当兵之外,还有油水特足的关丁、漕丁和盐丁可做。这些差事,是专门留给旗人的特权。如果旗人还断文识字,有点文化,那么做官的机会要比汉人至少大一百倍以上。打江山坐江山的天大好处,落在一个小小民族头上,让满人享尽了福,过足了瘾,但养尊处优,人也就废了。

尽管满人处处享有特权,但并不特别招普通民众嫉恨。原因之一是这些游牧民族后代仍有祖先粗犷豪放的基因,有钱就花,大多不斤斤计较,买东西不屑跟人讲价,钱花没了就赊账,再不就当当。于是这些满大人就难免当几回冤大头,人家几厘能买到的,他们得花一分,所以汉人多乐意与旗人做买卖。高层的亲贵如此奢费,还能扛住,反正有的是房子土地,而下层兵丁一月四两的,就只能寅吃卯粮了。其实这样的收入,在精打细算的汉人家庭都可以活得很滋润了。

不做事的八旗子弟,吃饱了能做的,往往就是各种玩儿。什么遛鸟、斗蛐蛐,听戏,唱戏,还有喝茶、抽大烟等等。所谓骑射之事早置之脑后了。杭州驻防八旗的一个八旗子弟曾回忆说,当年整个杭州旗营,只有他父亲一个人会骑马。当然满人也有个别人开店做生意的,但都会对人说,这哪是买卖,闹着玩呢。

八旗新军

甲午战争以后,清廷开始重视军事现代化,也很想把八旗兵“现代”一番。可是练八旗洋枪队时,那些八旗老爷们把洋枪锁在柜子里,看都不看,只有上面来人视察了,才发枪拄在那里,站一站队,装装样子。过后,洋枪还是装进柜子里。一个八旗兵回忆说,他练了六年的洋操,只放过三枪,连枪的构造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八旗装备洋枪队后,依然毫无起色,太后和皇上都不死心,到了庚子赔款以后,朝廷开始搞新政,编练新军的时候,又开始练八旗新军。尽管待遇极好,装备优良,全军上下,制服鲜亮,军官佩戴进口的指挥刀,走起路来,威风凛凛。可八旗老爷们,就是不好好练。开始时出操出工不出力,后来连出工也雇人顶替。广州驻防八旗新军三个营,一千七百多名士兵,练了两年,新来的将军费了很大力气,搞了一次实弹射击,所有官兵全算上,能射中靶子的,数来数去没几个。

辛亥年,革命党人在广州动作频频。来自马来半岛的革命党人温生才,单枪匹马,想谋刺清朝大员,本来定的目标是水师提督李准,结果却杀了署理广州将军的旗人孚琦。孚琦当时坐在八抬大轿里,前去看飞机表演,周围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新军亲兵护卫,结果却让温生才一个人从容行刺。时人记载,温生才直闯轿前,当头一枪,孚琦尚能言语,大叫救命。“旗兵以事起仓促,相顾错愕。该刺客续放一枪,复中头部,将军即不能言。旗兵互相走避。”一口气逃出老远。接下来温生才又放了两枪,看清了孚琦已死,这才从容逃走。

孚琦的夫人知悉详情后感到非常愤怒,要追究随从护卫的责任。没想到其中一个领头的协领因受到惊吓,回家后昏迷不醒,经家人灌救才活过来,却依旧语无伦次,孚琦的夫人只好作罢。

孚琦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发动广州起义时,抵挡起义军的主力并非八旗兵,尽管广州驻军中旗营占了大半,其中还有两三千新军,德国产的克虏伯大炮和马克沁机枪都有,出面的却是汉人张鸣岐和李准率领的汉人巡防营。

到了这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广州很快也就光复了。广州旗营官兵眼睁睁看着自家的江山垮台,一枪不放。开始民军还有点担心,到后来才发现旗兵真正是银样蜡枪头。八旗新军往往是坐在家里,等着民军前来收编,然后遣散。广州八旗新军如此,北京的八旗禁卫军也是如此,在革命到来的时候,只有协统良弼表示要抵抗,等到良弼被革命党人炸死,就再也没有人吱声了。统领冯国璋表示,禁卫军待遇永远不变,他们就心甘情愿地承认了大清完了的事实。

革命党人当初宣传排满,似乎杀气腾腾,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仇。革命到来之时,市面风传革命党白盔白甲,替崇祯皇帝戴孝,要杀光所有的满人。(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有类似描写)。所以八旗驻防之地,尤其是那些位于城市之中的满城,无不恐慌之极。为了抵抗义军,于是架枪、拉炮,上岗。有的还加紧训练,充实军官。只是八旗老爷兵,已经做闲人多年,临时抱佛脚,再怎么急也没有用。好在即使是革命党,其实对满人没那么大的仇恨,排满仅是宣传而已。只要满人不抵抗,很少无端杀人的。多数满城里的旗兵,例如杭州、广州、南京都没有抵抗,满人大抵无恙。

广州满城地图

也有例外如西安,满城里有2万人,发生了激烈的抵抗。结果在革命党攻破满城过程中,双方均有大量伤亡。据《时报》主编李禄摩太在《亲历晚清四十五年》中说,“1911年10月22日,陕西省首府西安爆发了可怕的流血事件,一万五千名满族人(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都被屠杀。”

这个数字无疑是被夸大了,但媒体的不实报道确令满人吓得魂不附体,大量满人开始连夜改姓,爱新觉罗家改姓金,瓜尔佳改姓关,钮钴禄改姓朗等.…对外都不敢说自己是满人。

西安满城

其实敢于抵抗革命大潮的八旗兵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寥寥无几,除非驻防的将军死活要打,例如福州。

武昌起义一爆发,驻防将军朴寿就开始整顿旗营,充实军官,加强训练。凡十三岁以上的男子,人手洋枪一支,子弹三百发,妇女发小刀一柄,发誓跟汉人决战。可惜将军的励精图治稍微晚了点,福州的旗营跟其他的旗营没有两样,缺员太多,且多为老弱病残,扛不动枪,能扛起的也不会用。满城之外起义的新军大炮一响,这边就不战自溃,连将军衙门都空无一人了。其实,新军那边,炮也放的乱七八糟,漫无目的。但是旗人怕炮,炮一响人就没了。不一会儿,旗营的白旗就挂出来了。在开战之初还豪气满满的将军,这会儿只能躺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任凭部下缴械投降。据当日在场的旗兵回忆,投降的白旗上,还写了四个大字“愿缴军械”,过一会儿,起义军进来,带走了朴寿,并杀了他。

据《清史稿》记载,“宣统三年,省城民军起,(朴寿)率防军与搏,火器猛利,民军几不支。然民军虽被创,辄随时募集,防军以猛斗故,伤亡多,卒败溃。朴寿被执,受挫辱,不屈,遂肢解之,弃尸山下,其死状为最烈云。”

其实《清史稿》的说法不实,朴寿或许被宰首了,但绝没有肢解,尸体也没有被丢弃山下,而是装进了棺材里。福州的革命党人很文明,凡是放下武器的旗兵,一律不杀,交了枪,还发给一元大洋。对不及走的旗人,还专门成立了旗民生计筹备处,给他们发粮米。

 

以往革命党在跟立宪派争论的时候,往往强调破坏,鼓吹大乱。但是,一来革命其实是革命党和立宪党人联合发动的,二来即使革命党人,除了少数出身会党等人,大抵是读书人,还未脱旧日绅士的风范,其实从心里也不乐意破坏与杀戮。革命尚未成功之时,革命的旗帜已从排满,变成了“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满人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这体现了革命党人的高瞻远瞩及宽广胸怀。其实,如果各地驻防八旗与满城兵民早早地知道革命就是这么回事,连那极少数的如西安、福州等地抵抗或许也不会发生。

所有跟帖: 

这个姑且听之。其他很多途径都写过辛亥革命之后八旗满城被屠杀。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5/2024 postreply 08:21:52

南方的杀的多,如武汉。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5/2024 postreply 11:00: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