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却留给阿尔巴尼亚百年来最大的谜团:阿总理谢胡自杀之谜

来源: 千里 2023-10-04 09:23:0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278 bytes)
他走了,却留给阿尔巴尼亚百年来最大的谜团:阿总理谢胡自杀之谜

 

有权力斗争的地方往往都伴随着鲜血和死亡,中国古代,上位者的成功脚下都堆积着无数人的尸骨。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虽然政权的更替已经不像从前那个充满着刀光剑影,但政客之间的游戏依然十分危险。

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的“自杀”给这个国家留下了百年来最大的谜团,他是否死于政治?他到底因何而死?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

谢胡的从政之路

谢胡生于1913年生于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家庭虽然贫困,但是父母依然支持他坚持学业,十二岁时,谢胡前往意大利那波勒军事学校学习,因为表现出了反索古和反法西斯的观点,谢胡被迫回国。

尽管当时正是法西斯肆虐的时期,但是谢胡依然坚持反法西斯斗争,先后前往法国巴黎和西班牙,参加了国际纵队“加里波”,因为他出色的功勋,1937年他便加入了西班牙共产党。

回国之后,谢胡很快加入了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当时意大利法西斯几乎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全境,保卫祖国刻不容缓。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

 

而在这场保卫祖国的战斗之中,他结识了后来成为死对头的政敌——霍查。霍查只比谢胡大五岁,1941年的建党会议上,谢胡作为发罗拉州党组织书记和武装力量得到主要领导之一,对霍查提出的合并共产主义小组的会议进行鼎力支持。

当时的谢胡并不知道,眼前这个充满智慧的领导人今后会成为“害死”他的嫌疑人之一。

在这个时候,谢胡和霍查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二人在作战上,紧密配合,意大利法西斯是他们一致的敌人,但随着阿尔巴尼亚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人逐渐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1944年阿尔巴尼亚全国解放,霍查成为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之后便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

从这一刻开始,一直到1985年4月11日霍查逝世,阿尔巴尼亚都牢牢把握在霍查手中,阿尔巴尼亚政党的集中领导逐渐变成了霍查的个人独裁。

谢胡在解放之后长期主管阿尔巴尼亚的军务和政务,1949年晋升中将,几年后接任了霍查的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并且一直是共和国人民会议的代表和政治局委员,风头强劲,影响仅次于霍查,还被公认为是霍查的接班人。

 

 

霍查

由于阿苏之间关系的破裂,中阿之间建立起了友谊,谢胡还曾专门访问过中国,但是随着霍查权力的收紧,不仅中阿关系出现了裂痕,谢胡的政治生涯也开始举步维艰。

霍查坚决反对阿尔巴尼亚对外开放,对霍查的政权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开放和改革,然而出身草根的谢胡对振兴阿尔巴尼亚有着极大的热忱和政治抱负,但霍查却在国内利用宣传和清洗这两个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

霍查对阿尔巴尼亚制定的方针是闭关锁国,自我鼓励,标榜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用改革也不用开放。

而谢胡则坚持阿尔巴尼亚是“巴尔干国家之一”、“欧洲国家之一”,言下之意就是阿尔巴尼亚不能与世隔绝,应该同外界逐步发展关系,以摆脱现下的困境。

锐意进取的谢胡深陷霍查的独裁统治之中,他的政治议案无法施行,他知道阿尔巴尼亚正在朝着深渊走去,然而,除了每日应付焦头烂额的政务,他还需要时刻提防来自霍查的政治清洗。

霍查曾经在《赫鲁晓夫分子》一书中写道:“......斯大林正确地进行了阶级斗争,他无情地打击社会主义的敌人.....”而霍查比之斯大林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战后阿尔巴尼亚共发生过十一次清洗,在这短短的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平均近四年一次。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随着自己身边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谢胡知道也许很快就会轮到自己了,霍查的独裁统治根本容不下一个快要能和他比肩的人。

果不其然,1981年12月21日阿党八届二中全会上,霍查在党内公开宣布谢胡是“自绝于党的敌人。”

而霍查的这个发言后来也被视为推测他“谋杀”谢胡的证据之一,三天前谢胡才被认定为“自杀”,而霍查却作出了这样令人猜度的发言,许多人都认为,谢胡即使真的是“自杀”,霍查与此事也脱不了关系。

然而,谢胡之死直到最后也没有定论,谜题吸引侦探,一时之间,阿尔巴尼亚国内流传起了许多关于谢胡之死的猜测。

 

 

谢胡身死之谜

谢胡生前曾多次代表阿尔巴尼亚访华,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以及所有中国高级领导人的接见,还曾经在中国许多地方发表过讲话,不管是出于有意作秀还是真心实意,谢胡可以称得上是较为亲华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

谢胡的死讯是通过阿尔巴尼亚的阿通社向世界公布的,并没有明确其死因,只是含糊其辞地给他的死安了一个“精神错乱”的由头。

 

 

宣布了这个消息之后阿尔巴尼亚官方没有在进行进一步的公开,对他的死因守口如瓶。当时外界对谢胡真正的死亡原因有好几个推测。

一方面是霍查1982年11月和地拉那选民们见面时发表的公开讲话,那是他首次对谢胡死亡事件作公开表态。

霍查说,谢胡自杀一方面是被南斯拉夫国家安保局要他暗杀阿尔巴尼亚中央第一书记的命令所迫,另一方面,谢胡又忌惮党与人民团结的威力,走投无路的他只好选择自杀。霍查的这个说法完全将谢胡摆到了“间谍”和“背叛者”的位置上。

 

*****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而外媒推测,在1981年12月17日晚阿尔巴尼亚召开讨论对外政策、经济形势和接班人问题时,霍查和谢胡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暴露,激化到了顶点,所以谢胡一气之下谢胡向霍查开了枪,未打中他便自杀了。

也有种说法是当时混乱中霍查的卫兵向谢胡还击,导致谢胡中弹当场身亡。阿尔巴尼亚民间还猜测谢胡是被霍查监禁起来秘密处决的。就连阿尔巴尼亚人民都意识到霍查和谢胡关系的恶劣,实际他们的关系到底如何可想而知,这也无怪乎霍查身上背着如此多的怀疑了。

无论谢胡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他的死必定是他和霍查之间产生权力之争和政治分歧的结果。谢胡死亡消息公布的那一夜,阿尔巴尼亚首都沉浸在低气压里,持枪的警卫战士不断地来回巡逻,许多建筑上都架起了高炮和机关枪。

正在建行进行的阿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霍查气势汹汹地说,党不会为谢胡举行葬礼,只会将他像狗一样埋掉。作为一个国家的第二把手,谢胡死后待遇的简陋得令人咋舌。

曾经在谢胡身边工作了12年的贴身侍卫阿里·切诺完全不认同霍查对阿尔巴尼亚民众和世界传达的“谢胡自杀说”,他坚持认为谢胡是“他杀”。

 

 

1989年切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从1972年到谢胡身亡的那一天,一直是他的侍卫长,......我发现,他在去世前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受到了威胁,很可能被撤职,也可能被打死。”

“他死的那天晚上,我正在他的住所前警戒,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不可能自杀,因为他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性格十分倔强。”

切诺还回忆,12月17日那天开完会之后,谢胡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和他一起搭乘电梯,而是一个人闷闷不乐地走出了大楼,到家之后他进入书房把皮包往地下一扔。

谢胡对他说:“阿里,你知道政治局会议开的什么内容吗?哼!算啦,快去好好注意警卫吧!”谢胡的这番话表明他已经预感到了有所危险,而他当日的态度和情绪虽然谈不上好,却一点都没有消极厌世的倾向,他更多的是愤怒。

而且当晚谢胡还给霍查打了一通电话,在电话里谢胡说他希望能够再到霍查家里去一趟,以便讨论明天会议上的内容。但是后来却并没有让阿里随他出门,阿里推测霍查大概是拒绝了谢胡的请求。

霍查后来的接班人阿利雅对谢胡之死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谢胡是“自杀”,而导致谢胡自杀的悲剧与他儿子的订婚有关。

 

 

谢胡的儿子斯坎德尔打算与一个阶级出身不好的女排运动员订婚,女方家中有一个人在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是一个“阿奸”。

作为政治局委员的他不得不向政治局提交了检讨书,原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谁知在12月的政治局会议上,做完书面检讨之后,其他政治局委员对谢胡的自我批评并不满意,坚持要给他党内“记过”处分。

当天的会议不欢而散,而还未等到谢胡事件讨论出个结果,其家中就传来了他自杀的消息。

阿利雅将谢胡之死归结于他儿子的订婚,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就算没有出谢胡儿子的订婚风波,谢胡也已经走到了被霍查清算的边缘,这充其量这能算是个借口和导火索。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阿尔巴尼亚回忆外交委员会书记,前外长,民主社会党主席,著名史学家巴斯卡尔向媒体首次公布了他保存至今得到谢胡临终前写给霍查的亲笔信,而在这封信中明确表示了,谢胡的死因是自杀。

但是疑点在于,切诺在十几年前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这封绝笔信,他当时是这样说的:“谢胡死亡之谜,隐藏在一封他死前几小时写得长达三十页的信中,这封信就放在他的床头柜上。”

 

 

谢胡绝笔信确实存在,切诺给阿利雅打电话之前,那封信就谢胡的长子弗拉季米尔拿走了,阿利雅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让内务部长哈兹比乌立即去谢胡家拿那封信,弗拉季米尔交付了绝笔信之后还曾说,这封信应当很快就会到霍查手里。

这封信最后究竟去向何方未可知,因为见过这封信的人几乎都死了,谢胡长子弗拉季米尔在谢胡死之后不久就被逮捕,并且在关押期间因忍受不了折磨而触电自杀。而从弗拉季米尔手中取信的内务部长哈兹比乌也在1982年的清算中被迫害致死。

如果说阿利雅和霍查也看过这封信,就霍查来说,他无法对公开发表的这封信的内容提出异议,因为1985年他便去世了,而阿利雅在世时倒是亲身经历了谢胡绝笔信的公布。

但他也不会对这封信的真伪提出异议,因为他是坚持谢胡自杀说的人,信的内容可以支撑他的观点。

至此,由于利益相关,也由于知情人已死,巴斯卡尔在2005年向外公布的这封所谓的谢胡绝笔信已经无法验证真伪,如果大家愿意,可以将其当做真的相信,但如果秉持着怀疑态度,这份绝笔信的可信度则值得商榷了。

对于谢胡的死,谢胡另外两个在世的儿子曾经表示,父亲是自杀还是他杀已经不重要了,“是谁扣动了击中谢胡的扳机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谁促使他扣动了扳机。”其眼下对于霍查和阿党的指控已经昭然若揭。

 

 

政治漩涡的深渊

及此,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不管谢胡是自杀还是他杀,都与阿尔巴尼亚当时暗流涌动的政治风云脱不了关系。

作为一个欧洲小国,阿尔巴尼亚一路走来举步维艰,好不容易解放之后,但领导人霍查并没有带领他们走向光明的大道,而是在政治界玩弄权术,搅弄风云。

谢胡不是霍查当政时的第一个牺牲品,也不是最后一个,但令人胆寒的是,在阿尔巴尼亚解放战争时期的亲密战友最后居然反目成仇,霍查还毫不留情地极尽抹黑谢胡,这样的关系转变令人唏嘘不已。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