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父亲,坚强的母亲(下)

来源: 2023-04-25 05:08:4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写在前面:我写连莲的父母主要的意欲不仅仅是为了记念逝去的人,更是为了告诉如今的年轻人,家庭要有爱,夫妇之间需要真正的相互支持,而不是送了多少包包或项链,宝马华宅。有爱即使是茅屋寒舍,也能扛过风寒。夫妇关系的本身,家庭生活的一切实际上比对子女的严加管教更能潜移默化。

(下:院子里得一年比一年要甜的夏柑,特别是霜之后的春季)

 image.jpeg

接上篇(慈祥的母亲,平凡的父亲(上)的铺垫:正当连莲们做着考上好中学的梦和努力之时,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一夜之间冲击了华夏的大江南北,席卷了社会的上上下下。(参见:秋天开始的播种69中学生的记忆

文革期间,她父亲在湖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她哥哥在山西的农村插队,而连莲在北大荒的农场,只有她妈妈因病一个人留在北京单位坚持工作。其实,中学的李天召老师在家访时,征求过家长和本人的意见,只剩一子的家庭可以留城。以前为了尊重连莲学科学的父母,曾经谢绝了管吃管喝的舞蹈学校,谢绝了可以出人头地的外语学校,却能同意连莲的意愿,放手爱女。是他们的迫不得已?还是他们认为天高任鸟飞?十几岁的连莲没有想过,也没有答案,再无机会去问。

五十年后,连莲留在京城的发小告诉她,那时连莲妈妈见到她就流泪,说那种心痛和担心是无法形容的,彻夜无眠。记得当我有了孩子,大学还未毕业背着我,三个还不太会说中文的女孩子背包客就去了新疆旅行。当我从家嫂处得知,几乎疯了,又不能请假。两星期几乎未眠,我就懂了儿行千里母担。虽然很快就明白了担心是多余的,她们所到之处,天气晴朗,空气新鲜。

 

连莲告诉我:逢年过节,她妈要抱着3个装满了各种各样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大邮包,跑到邮局分别寄给家人。她由于常年为一家4口人分散在天南地北担忧,从那时她就已经是提包里总要有常备降压药,还有就是类似遗嘱一样的备忘录,上面记录了家人的联系方式。她单位的叔叔阿姨后来告诉连莲,她妈妈其间曾经几次从单位直接被送到医院。

 

连莲从北大荒逃回"到北京以后,她妈吗的心血管病病还是时时复发。连莲一边照顾妈妈,一边自己开始自学了一些知识,她把家里的和能接触到的图书读了个遍。不久,连莲的哥哥作为第一期工农兵学员从农村几乎是直接搬进了魏公村的大学宿舍;周围的发小闺蜜也不是参军,就是进入了大学。

 

上学,对连莲来说,具有多么大吸引力呀,那是我拉练行军在冰天雪地里都想着的梦。正好她在西南工作的叔叔婶婶来北京休假,当军医的婶婶看出了连莲的焦虑和期盼,她回去后不久就来信,告诉连莲可以进入一所地方上的部队医校学习。虽然是毕业后需要全国分配,但对连莲来说,只要能上学,高原草原,天涯海角都行!连莲真是如同漫卷诗书喜欲狂,恨不得即刻直下云帆济沧海了。

 

这时候连莲收到了爸爸从湖北的一封只给连莲的信,信的大意是她爸爸为了照顾多病的妈妈,希望连莲能够考虑放弃这个机会。因为她爸爸不知道自己何日能得到"解放"回到北京,他十分自责。她爸爸在信中没有命令她的口气,还说会同她哥哥商量。但却以坚决的口气,要求连莲不要告诉她妈妈。连莲的父母之间从来没有任何秘密,只有那次例外,是最让连莲难以忘记的!爸爸写给她一个人的一封信,并且要求连莲永远不要让妈妈知道。因为知道妈妈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女儿离开她去上学,她也明白如果妈妈知道了一切,将要痛苦自责的。读了信,连莲偷偷地哭了好久好久。当然,她听了爸爸的话,也巧妙地没有让她妈妈察知。连莲决定留在妈妈身边照顾她,让爸爸放心。

 

后来的情况,证明了连莲爸爸的担心,是及时的;连莲的决定,也是对的,否则她会后悔一生,古人云父母在,儿不远游连莲的妈妈,多次的政治运动,没有把乐观的父亲摧毁,却病倒了她妈妈那盈弱的身躯。连莲妈妈的病情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很快,她的哥哥大学毕业后也远离北京去了地方;她的爸爸没有行动的自由,幸亏有连莲一边工作一边在身边照顾母亲。

 

1976年,在国家连续的政治与自然的地震"中,连莲的妈妈大面积脑溢血,面对完全失去了知觉的植物人,紧邻的协和医院值班医生告知连莲和从咸宁赶回京的父亲备后事,通知亲属。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努力,承蒙连莲母亲单位的领导帮助转院到北京医院,因为那里有著名的心血管脑外科专家团队。

 

连莲感谢担任治疗的医生们(特别是北京医院的王宣德医生和女弟子王朗章医生)他们让她的妈妈从严重的脑溢血的神智不清到回复工作所做出的正确医疗方案。她的妈妈也是非常要强,只要回复了神智,生活就一定要尽量自理;因为她爱连莲,爱她的爸爸。数月后她母亲终于自己走着出院,医护们都惊叹,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从那时起,十几年中,连莲的母亲就是反复地倒在工作单位,直接入院,而后又坚强地自己步行出院,连莲的生活也是家/单位/医院这样三点一线。文革结束后,她爸爸终于从干校返回了北京,他和连莲一起照顾母亲。很快爸爸为了给连莲时间,又请回了以前照顾祖母的老阿姨的女儿帮忙。

 

连莲也十分欣慰,因为爸爸信任她,她也没有辜负爸爸。更主要的是连莲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爸爸妈妈的相互理解和他们互相尽责,也就是真正的夫妇爱!虽然连莲与工农兵学员失之交臂,没有能在更年轻时进入大学学习知识,特别是当看到她哥哥周末带大学的女友来家玩,那就如同一只丑小鸭看着周围的白天鹅们在愉快地跳着四小天鹅舞,感觉那个世界真美呀!好羡慕啊!

 

纵观人生的成长的历程,连莲无悔无愧。爸爸妈妈让她懂得了什么叫做家族爱,什么叫做社会人的责任。而那是连莲在任何学校都学习不到的人生最宝贵的知识和做人的道德和灵魂!连莲得益一生!

 

连莲的母亲1989623日在邮电医院因脑溢血走完了她60岁的人生。一名聪明贤惠,远离政治的传统女性,却最终倒在了那政治漩涡的动荡年月,倒在了单位。她一生为家人担忧,相夫教子的母亲。从办公室被送到医院时,她父亲和就在附近教委工作的哥哥在母亲身边;而连莲因为会议,得到通知赶到医院时,见到的是母亲如同深睡般的面容,永远定格在她的记忆里

 

送走了母亲以后,1990年下旬,连莲决定自费留学。当听到她的"通知",而不是商量的时候,她感觉到父亲瞬间的感情变化。试想想,自己最爱的孩儿,就要远离孤独的他,而且还是当年他参加牺盟会,生死晋察冀的那样一个国度,她的父亲能平静吗!但是,"知女是其父"!他说:去了,就要一生悬命好好学,学完回来,带你回一趟老家

 

可是,可是,可是,这个和爸爸的约定,没有能实现!连莲的父亲19931224日因食道癌在协和医院走完了他74岁的人生。他没能等连莲归去,就走了。那正是连莲为学位论文日夜鏖战的日子,爸爸知道她日思夜想的梦就要实现,他不让兄嫂通知连莲,可临走时,念叨的是连莲的小名。那晚她在异乡做了一个梦,被一棵大树上落物的声响惊醒了,那一定是连莲父亲的呼唤!

 

连莲常常对我说,因为父母的教诲,今天她得到了异乡人们的尊敬,她一定会把父母应该能活得更长的岁月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请她的父母(她的所有亲人)在天国和平地/放心地开怀地笑吧!她们的外孙女也开始了人生的崭新的幸福生活了!可以安心了,放心吧,连莲的父亲母亲!

 

下图:种树育人,只要有阳光和自然,就会茁壮成长,今年的花苞欲放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