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打坐,少有知晓的【永平寺】

来源: 2023-04-19 05:52:4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曾经拜读过不少关于禅的博文,十分惊讶很多人寓居欧美,却对禅这个东方文化的造诣非浅,还提到了日本的年轻人都少有知晓的【永平寺】。在我们这里民间有句话,如果你疲倦了世间,就去永平寺。据传,那里是禅的道场,可以"返璞归真"。

    数年前,我曾经漫无目的地驾车一路向北偏东,不觉中撞见了这个著名的“藏在深山林中”的佛教寺院【永平寺】,早就听这里是"禅的道场",位于很不错的自然环境,另一个世界。其实,跟着家里人来此休息过,但那时的我满脑子二进制机器语言,其他什么也进不去。禅是佛教术语,意思是指处于"心不烦,气不躁"的精神状态,佛教修行之一。 冥想,或坐禅,简单地说就是集中精力,安静地思考。

image.png

    本人对此学习不足,也没有研究,更是凡间俗人。但我认为(唐)王维《游感化寺》的诗句很可以帮助我们简单地一窥禅的生活境界,也证实了我在那里看到的宿值的僧侣们和信徒们的景象:"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香饭青菰米,佳蔬绿芋羹。誓陪清梵末,端坐学无生"。(以下图片全部是傻瓜相机,画素还不高)

    永平寺是位于福井县吉田区永平寺町, 日本曹洞宗(大本山)的佛教寺院。 山号为吉祥山,开山祖师为道元禅师,本尊为释迦如来、弥勒佛、阿弥陀如来三世佛。道元(1200~1253)是镰仓时代初期的禅僧, 日本曹洞宗创始人。从小失去父母的道元,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渴望。

    年轻的道元认为在天台的教法中,所有的人都应该具有本性的本觉思想和佛性。比睿山后裔道元于1217年进入建仁寺,师从卫材的亲传弟子明善。然而,即使在那里,道元思考的问题也无答案。道元认为学习真正的佛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到中国(宋)学习。老师明善也有同样的想法,二人于1223年与他师生一同前往宋。

    道元在天童山庆德寺的如净开始修行。如景的禅宗风格强调专用于坐禅的“四观座”,道元的思想也受其影响。道元被允许遵守如镜的法律,并在逗留了大约四年后返回日本。回日本的道元先住建仁寺,后在深草(今京都伏见区)建兴正寺,努力传道、写作,远离动乱的尘世。

    道元为了新建道场,最初,吉重邀请道元到吉峰寺。 这座寺庙是与白山崇拜有关的天台寺,位于比现在的永平寺更深的雪山中,将在村子附近的土地上建造笠松峰大佛寺。 这就是永平寺的前身,1246年,山后寺更名为吉祥山永平寺。寺名的由来是“永平”,是第一部佛法传入中国后明汉皇帝的年号,寓意“永恒的和平”。

下图:经堂的天花板(想起了颐和园的长廊那数不清的花鸟山水画)

image.jpeg

下图:最著名的木质通道,很长的质地精良且没有一粒灰尘。如果此处遇见僧侣,他们会主动面壁背身避之。

1642850856798600.jpg

image.jpeg  1642850361415002.jpeg

下图:藏经楼。

下图:寺院和周边的街区为游人准备了雨伞,使用后放到出口处。

下图:出家人也有幽默感,也可能哪位僧侣从布鲁塞尔取经有感归来模仿制作,以解修行的枯燥?在这里非常非常小声地"透露",日本各行各业都是十分地敬业,然而日本寺院的僧侣与世界相比,"最"不"专"心只读经,他们可以娶亲持家,据说可以饮酒食肉;近似一种职业为生,但大多数是要经过佛教大学毕业才有资格掌门独立主持一个寺院,可以传代,也可以由全国总部派遣。

下图:请饮一杯清茶,冷风中,热茶暖身;小卖店内公共休息的传统吊炉烧煮茶水,免费饮用

下图:店铺外为疲劳的游人备用的长椅,坐在那里,你可以观赏过往的行人,别有一番风味。

image.jpeg

总之,禅的寺院给予了人们心灵的休息和思考,恰逢秋季的纷纷雨水,彷佛洗尽了万物,感觉洗尽了情绪的灰尘。芸芸众生的世间,生活就如同长流水,人生也要不断继续向前。(下图:可以喝的地下水)

610409018351596_3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