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那个时候上初中,学校里有为学生蒸饭服务。很多同学带着一个铝制的“饭阁子”,里面放一点米,加点水放到一个大蒸笼里。

来源: 吃素的狼 2022-11-20 15:15: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84 bytes)
回答: 回忆一下上海1965年大致家庭开销华府采菊人2022-11-20 07:08:39

中午饭就蒸好廖。

家境好的同学会有点小菜,家境不好的去学校门前一个酱菜店,5分钱买点“什锦酱菜”下饭。

文革开始给老师贴大字报。有人检举揭发某老师“生活腐化”,证据居然是抽屉里藏着没吃完的“油墩子”和“糍饭糕”。

所以,上海知青去黑龙江兵团的,每月32块大毛,回上海过探亲假,算是小K级别,结伙成帮喝酒下馆子,被视为“东北人老有钞票”的模子。

所有跟帖: 

花五分钱买点酱菜的就算不错了, 从家里带几根自家腌的萝卜干下饭!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16:09:13

我的中学有少数学生是下面公社来的, -ireadwrite- 给 ireadwrite 发送悄悄话 (249 bytes) () 11/20/2022 postreply 18:41:25

我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小学,学校还有蒸饭菜的服务,我一般是一盒子饭,一个搪瓷小杯子里面有时候是咸肉蒸蛋,或者梅干菜肉等 -米奇的厨房- 给 米奇的厨房 发送悄悄话 米奇的厨房 的博客首页 (429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06:08: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