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1-26 09:33:3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119 bytes)

每个人都有癖好,伟人也不例外,比如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干辣椒。

鲜为人知的是,毛泽东还有一个特殊“癖好”——只吃活鱼,不吃死鱼

当然,这个特殊“癖好”仅对苏联生效。也就是说,只有到了苏联,毛泽东才会提出“只吃活鱼,不吃死鱼”的要求,而在国内,毛泽东一向不讲究饮食,绝不会提这种“无理”要求。

毛泽东这个特殊“癖好”,很多苏联高层都知道。1957年11月,毛泽东出访苏联,赫鲁晓夫专门警告招待部门说:“毛泽东这个人很难对付,他不吃死鱼,只吃活鱼,你们给他送鱼,必须送活鱼。”

一向粗茶淡饭的毛泽东为什么到了苏联“只吃活鱼,不吃死鱼”?他用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又是怎么回事?这背后有两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而故事背后又彰显出毛泽东非比寻常的智慧和骨气。本篇文章带你一起回顾一带伟人毛泽东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坚决不吃死鱼的故事。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毛泽东在办公

毛泽东的大眼界:访苏被斯大林婉拒,力邀特使来华

1948年底,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发起了三大战役,国共双方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着激烈胶着的决战,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局面尚不十分明朗,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打倒蒋氏王朝,取得革命胜利应该没有问题,建立新生政权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认为有必要亲自去苏联面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高领袖斯大林,以便就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与斯大林交换意见,因而向斯大林提出访苏的要求。

面对毛泽东的访苏要求,斯大林一开始表示同意,后来提出种种理由一再推迟。

斯大林为什么拒绝毛泽东的访苏要求?很简单,名不正,言不顺。

当时,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既不是执政党,也没有建立政府,如果接受毛泽东来访,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被间谍发现,就会给蒋介石政府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留下把柄,招致舆论攻击,给人留下“干预中国内政”的口实。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斯大林建议毛泽东暂时推迟访问莫斯科,同时表示如果毛泽东同意,苏联可以派出一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来中国进行秘密谈判。

毛泽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没有坚持,同意了苏联的建议,并指定了会谈地点——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西柏坡。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河北西柏坡遗址

1949年1月26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从莫斯科出发,飞向中国。

1月31日,米高扬乘坐的飞机抵达石家庄机场,迎接他们的是朱德、任弼时。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出动了两位资格最老的书记前来迎接,足见毛泽东对米高扬的重视。

下了飞机,米高扬顾不上休息,接着乘坐汽车向西柏坡前进。尽管一路颠簸,米高扬兴致却很高,他急切盼望着见到毛泽东,履行自己作为斯大林特使的职责,这个职责让他感觉很崇高很神圣,甚至想要把这个“重大新闻”迫不及待地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

当然,这是一次秘密来访,除了少数高层,其他人都不知晓。一路之上,既没有捧着鲜花的孩子,也没有向他招手的群众,这多少让米高扬有些扫兴。不过,随着西柏坡越来越近,马上就要见到毛泽东,米高扬的心情又开始兴奋了。

31日下午1时许,米高扬一行终于抵达西柏坡。

米高扬还没下车,就看见一个人带头在迎接他们,不用说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车停下后,米高扬欢快地跳下车,看到毛泽东缓缓走过来,向他伸出一只手,米高扬紧紧握住了毛泽东的手,这只手很大,很有力,很热情,似乎充满了能量。

他打量了一下毛泽东,这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数百万军队的最高统帅,穿着一身厚厚的棉衣,颜色灰暗,鼓鼓囊囊,看起来很臃肿,跟路上见到的那些农民没有两样,而自己穿着圆领皮毛大衣,圆筒皮帽子,威风得很。

看来这位自称“工农朋友”的毛泽东,的的确确是代表“工人和农民”的,米高扬暗自想。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阿纳斯塔斯·米高扬

毛泽东的大智慧:米高扬以酒挑衅,毛泽东以辣椒将之灌醉

接下来,毛泽东与米高扬进行了深入交谈,毛泽东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国内形势,提出了建立新政权之后的对外政策构想,还打了一个比方:

“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从各个角落以至门窗缝里,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理。等屋内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这也是一种礼貌,不好么?!”

米高扬频频点头,毛泽东不愧是谈话的高手,这个比方让他由衷地佩服。

谈话之后,毛泽东设宴招待米高扬,他一向勤俭节约,粗茶淡饭,但为了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毛泽东专门嘱咐招待处,要准备最好的酒菜。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1949年1月,毛泽东(前一)与米高扬(西装者)在西柏坡

当晚,宾主坐定,五大书记全都在场作陪,如此高规格的招待,让米高扬有些得意。

可菜一上来,米高扬傻眼了。

酒是山西汾酒,菜是红烧肉、炖笨鸡,还有一些素菜。

看到米高扬有点愣神,毛泽东一一给米高扬介绍“最好的酒菜”

红烧肉是毛泽东的最爱,营养丰富 ,做红烧肉的猪是西柏坡自己养的;笨鸡也是西柏坡自己散养的,到处跑着找虫吃;至于汾酒,是地道的纯粮酿造,山西特产,中国最好的白酒之一,不比苏联的“国酒”伏特加差。

当然,这几样菜肴,平时毛泽东是很少吃的,五大书记都很少吃,只有米高扬这样的苏联特使来了,才有资格品尝,这在当时也算“国宴”标准,已经是最好的酒菜了。

在翻译的帮助下,米高扬听懂了毛泽东的介绍,但他实在有些搞不懂:毛泽东就是住在这个小地方,吃着这些“最好的酒菜”,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把蒋介石数百万军队打的溃不成军?米高扬见过蒋介石,当时蒋介石在南京设宴招待自己,吃的可是“满汉全席”“中西合璧”,喝的都是高级洋酒,哪有毛泽东这么“寒酸”?

米高扬突然想起自己带来的礼品,抓紧让人拿过来摆上桌:有水果罐头、沙丁鱼罐头、鱼子酱罐头、苏联“国酒”伏特加、苏格兰威士忌,等等,琳琅满目,摆了一大桌。相比来看,毛泽东精心准备的红烧肉、炖笨鸡,还有素菜,就显得有点土气了。

毛泽东对这些“洋货”不感兴趣,但还是礼貌地表达了感谢。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周恩来(左二)与米高扬(左四)在西柏坡合影

酒宴开始,米高扬不怎么吃菜,反倒是对山西汾酒很有兴趣,他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为人特别热情,频频举杯向毛泽东敬酒,看起来很有点想把毛泽东“灌醉”的意思。

众所周知,毛泽东不爱喝酒,偶尔喝点也不多,跟米高扬这个“酒鬼”相比,酒量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样下去很快就会被米高扬灌醉。周恩来本想劝阻一下,但毛泽东今天主动提出陪米高扬喝酒,是为了显示诚意,他也不好出面挡酒。

毛泽东心里明白,自己酒量远不是米高扬的对手,如果坚决不喝,驳了米高扬的面子,显得自己这个主人不热情;如果来者不拒,一会就得喝醉出丑。

为了不驳米高扬的面子,维持和睦气氛,毛泽东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

毛泽东举起酒杯,对米高扬说:“米高扬先生,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说‘吃香的,喝辣的’。香,就是指肉,比如今天咱们吃的这个红烧肉,就是香的;辣,就是指辣椒就酒。就像我们湖南人喝酒,讲究的是喝一口酒,吃一个辣椒,这样才显得出男子气概。今天咱们喝酒,也来个辣椒就酒,每喝一杯酒,就吃一个辣子,谁不行就认输,你看怎么样?”

听到毛泽东这句话,在座的周恩来等人都明白什么意思,因为大家都知道“吃香的,喝辣的”,辣的就是指白酒,而不是什么“辣椒就酒”。毛泽东这番话纯粹是“歪曲”本意,翻译师哲一边给米高扬翻译,一边强忍着笑。

但米高扬是个苏联人,哪里懂中国的俗语?再加上毛泽东“男子气概”的激将,他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反正毛泽东酒量小,自己根本不怕他。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朱德(左一)与米高扬(左三)在西柏坡合影

毛泽东端起第一杯,先饮为敬,然后拿起一个红辣椒整根吃下,轻轻松松,面不改色。

米高扬也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十分轻松,然后拿起一个红辣椒,使劲咬了一大口,正准备咽下去,突然感觉嘴角辣的如同火烧一般,他本能地想把嘴里的辣椒吐出来,可扭头一看毛泽东一脸轻松,心想不能轻松认输,便强忍着把辣椒咽了下去。

原来,毛泽东吃的红辣椒是湖南产的朝天椒,个头不大,却非常辣,除了湖南本地人,别人根本无福消受,何况是很少吃辣椒的苏联人,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生动说明了湖南人代表着吃辣的最高等级。

米高扬好不容易捱下去第一颗辣椒,毛泽东见状,举起杯来,喝了第二杯酒,然后又拿起一根红辣椒,有滋有味地咀嚼起来,表情十分享受,还微笑着瞧着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岂能示弱?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可当他吃完第二个辣椒后,忍不住被呛得干咳起来,搞得满脸通红。

毛泽东不慌不忙,就举杯喝了第三杯酒,刚拿起一颗辣椒,米高扬却摆手制止了他:“不行,不行,不能这样喝,主席同志,你这个规定不公平。”

毛泽东停下,笑着问:“为什么说不公平呢?你一杯酒一个辣椒,我也是一杯酒一个辣椒。”

米高扬嘿嘿一笑,眨眨眼说:“我不习惯吃你们的辣椒,你却吃习惯了,所以这是不公平的。”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毛泽东设宴款待米高扬(影视剧照)

毛泽东笑了,回答说:“这样吧米高扬同志,喝酒是我的短处,吃辣椒是你的短处,我们都用自己的短处较量,我喝一杯酒,你吃一个辣椒,这样如何?”

米高扬立刻摆手说:“不行,不行,不能这样喝。”

毛泽东又说:“既然如此,我们换一下,你喝一杯酒,我吃一个辣椒,怎么样?”

这个提议正中米高扬下怀,他眉开眼笑地说:“好,就这么定了,都不能反悔。”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毛泽东干脆利落地答应了。

米高扬很自信,以自己的酒量,一定能让毛泽东乖乖认输。为了彰显自己喝酒的“绝对实力”,米高扬换上了大杯子,用玻璃杯喝酒,仰头就是一杯,一杯接一杯地喝,想用速度战“打垮”毛泽东。

一开始,毛泽东吃辣椒的速度赶不上米高扬,但他一点都不赖皮,每次都把剩下的辣椒柄放在桌上,表示自己绝不欠账。可随着时间推移,米高扬发现自己喝酒的速度越来越慢,头也开始逐渐发晕,毛泽东吃辣椒的速度还是一如既往,不慌不忙,表情十分轻松。

就这样,晚宴结束时,米高扬已经酩酊大醉,人事不省,而毛泽东那晚吃了35个辣椒。

过了几天,毛泽东招待米高扬,喝的是衡水老白干,这次米高扬知道了毛泽东的厉害,不敢主动挑衅了,放慢节奏品味,还不停地说“老白干比伏特加好喝,不上头”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毛泽东在西柏坡与米高扬在一起

毛泽东的硬骨气:米高扬挑刺不吃死鱼,毛泽东访苏回敬

几天后,米高扬结束了西柏坡之行,准备乘坐飞机返回苏联,毛泽东再次设宴招待,仍由周恩来、朱德等五大书记作陪。

西柏坡紧邻滹沱河,滹沱河的鱼在当地比较知名,这一回,毛泽东专门叮嘱厨房,做一道滹沱河的红烧鱼,让米高扬同志尝尝鲜,厨师为了做好菜,提前一天把鱼打捞上来进行了初加工。

宴席开始,毛泽东让师哲专门介绍了滹沱河的鱼,但当米高扬看到红烧鱼时,略微皱了皱眉头,问:“这鱼是死的还是活的?我不吃死鱼。”

周恩来赶紧解释说:“米高扬同志,这鱼是从河里捞上来的,捞上来的时候当然是活的,不过现在做熟了,不做熟也不能吃嘛!”

米高扬摇摇头,“不,我们苏联从不吃死鱼,死鱼不新鲜。”

刘少奇也插话说:“现在是冬天,鱼不会变质,鱼肉很鲜嫩,不影响口感。”

可不管怎么劝说,米高扬一口咬定自己不吃死鱼。

这时,毛泽东有点不高兴了,立即说:“他不吃,端下来我吃。”

师哲愣了一下,这句话他没翻译,米高扬没注意毛泽东的表情,这事就过去了。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西柏坡毛泽东旧居办公室一角

对毛泽东而言,死鱼活鱼无所谓,甚至是剩鱼,他也吃的津津有味,他真正看不惯的是米高扬莫名其妙地拿一条鱼做文章,秀自己的优越感,让人感觉苏联是高高在上,而中国共产党都是“土包子”。换言之,这条鱼反映的不是他毛泽东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政党之间的关系问题。

2月6日中午临行前,毛泽东再次来到米高扬住处,为他送行,米高扬握着毛泽东的手说:“希望您能早日到苏联访问,斯大林同志一定会很高兴的。”

去往石家庄机场的路上,米高扬回顾了在此次西柏坡之行,颇为满意,他对师哲说:“毛泽东同志有远大的眼光,高明的战略,非凡的智慧,是一位很了不起的领袖人物。”

米高扬没有想到,自己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争取苏联老大哥的支援,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这是他第一次出访苏联,也是第一次出国访问。此次出访有两个目的,一是给斯大林祝寿,二是和斯大林会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争取苏联对新中国建设的支援。

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后,受到了苏联方面的热烈欢迎,接下来的会谈中,双方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总体还是和谐的,毛泽东和斯大林基本达成了中苏友好互助协议。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1949年,毛泽东访苏与斯大林在一起

不过,毛泽东还是忘不了米高扬当初到西柏坡时“不吃死鱼”故意刁难的事情。

当时,因为担心毛泽东吃不惯俄式饮食,我方代表团随行带着厨师,毛泽东向厨师严格下令说:“你们只能给我做活鱼吃,苏联人如果送来死鱼,就给他们扔回去,说我只吃活鱼。”

果然,过了几天,苏联特别警卫队一名上校带人送来了一筐鱼。

厨师略一检查,发现鱼是死的,但因为莫斯科天气很冷,鱼肉还很紧致新鲜,不影响食用,正准备叫人收下,突然想起毛主席的话,立刻摇头摆手,表示拒收。

苏军上校慌了,他听不懂汉语,赶紧找来一名翻译,这才搞明白原来是毛泽东专门下令“只要活鱼,不收死鱼”,他赶紧郑重保证说:“我们马上逮一条活鱼来!”

过了半天,上校去而复返,果然带来一筐活鱼,厨师才收下。

很快,克里姆林宫的大小人物都知道了“毛泽东吃鱼很讲究,不是活鱼他不吃”赫鲁晓夫对这件事印象也很深刻,以至于后来他上台之后,1957年毛泽东第二次来苏联访问,他专门嘱咐招待部门说:“毛泽东这个人很难对付,不是活鱼他不吃,你们一定要给他送活鱼。”

在赫鲁晓夫看来,毛泽东“不吃死鱼吃活鱼”的做法是故意找茬,难对付,但他不知道这是毛泽东是故意做给苏联看的,也不知道是先有了米高扬当初密访中国“非活鱼不吃”的要求,后面才有了毛泽东到苏联之后“不吃死鱼吃活鱼”的特殊“癖好”。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一起合影

毛泽东到苏联提出“不吃死鱼吃活鱼”的特殊“癖好”,绝不是因为他和米高扬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是他深知苏联高层领导一向有高傲瞧不起人的毛病,就是要借吃鱼来杀一杀苏联人的傲气。

对毛泽东而言,他个人的面子并不重要,他关心的是整个党和国家的尊严。简单地说,“活鱼还是死鱼”已经超出了鱼的范畴,代表的是毛泽东的骨气,是中国人民的骨气。

事实上,毛泽东对“米高扬不吃死鱼”的典故记忆极其深刻,后来还多次提及。

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中苏关系的裂隙进一步拉大。特别是1958年以来,赫鲁晓夫通过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提出,希望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用于苏联海军进行军事通信,并和中国建立联合舰队,因为涉嫌干预中国主权,惹怒了毛泽东。

1958年7月22日上午,毛泽东因为建立中苏联合舰队的事,再次召见尤金。在与尤金的谈话中,毛泽东火气越来越大,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们这个建议不是小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是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你们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讲条件,在我毛泽东这里,半个指头也不行的!……搞什么联合舰队,我看你们一直不相信中国人,斯大林不相信,赫鲁晓夫更不相信,你们俄国人根本是看不起我们中国人……当初米高扬来中国,我们五大书记作陪,他却嫌弃我们的鱼不是活鱼,就不吃,你们就是看不起我们!所以干什么都靠着你们,跟与你们合营才行!”

在对尤金的这段“发飙”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即便时间过去将近10年,毛泽东仍对米高扬“不吃死鱼”一事记忆犹新,并借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你们就是看不起我们!”

毛泽东的智慧和骨气:35个辣椒“灌醉”米高扬,到苏联不吃死鱼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布新中国成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袖,毛泽东有着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即便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中国只是“新秀”,两者也是独立平等的,苏联没有任何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吹毛求疵,即便面对斯大林、赫鲁晓夫,毛泽东也绝不示弱。

在一些人看来,毛泽东抓住“不吃死鱼”的事不放,实在是小题大做,耍“小孩子脾气”,有失伟人风范,但在我看来这正是毛泽东的伟大之处:他时刻把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利益放在心上,放在最高的位置,是毛泽东真正让中国人民有了骨气,是毛泽东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缅怀一代伟人的杰出贡献,这盛世如你所愿!

所有跟帖: 

最后一张照片里有我夫人的外叔公。 -小溪之水- 给 小溪之水 发送悄悄话 小溪之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21 postreply 13:56:02

右1? -Redcheetah- 给 Redcheeta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6/2021 postreply 14:15:13

有骨气 -XYZ94538- 给 XYZ94538 发送悄悄话 XYZ9453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21 postreply 15:14:06

几幅照片中毛泽东的表情各不相同,别有意味。 -信笔由墨- 给 信笔由墨 发送悄悄话 信笔由墨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21 postreply 18:24:18

“只吃活鱼,不吃死鱼”,是毛泽东骄奢淫逸的一个缩影。你让他像三年大饥荒饿得奄奄一息的农民一样,再问他吃不吃死鱼? -竞选- 给 竞选 发送悄悄话 竞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21 postreply 20:36:41

当大官了,就讲究起来了 -竞选- 给 竞选 发送悄悄话 竞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21 postreply 20:39:4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