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当年是唱“双簧”的吗?

来源: 泥腿看客 2020-08-05 10:01: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328 bytes)
 

50年看历史,苏联解体已经快30年了,对于苏联解体前一些情况,现在再返回头来看,的确让人不理解。苏联解体前虽然有示威游行,但并没有大规模骚乱,甚至连内乱都没有,而且苏联军队出奇安静,甚至“8.19事件”开上莫斯科红场的坦克被人插上玫瑰花,苏军个个像小绵羊。后来这段历史被认为苏军不向本国民众开枪,但他们并不知道,此后他们苦日也来了。

苏联解体各种失业问题严重,而且俄罗斯慌乱一团,解体来得太快了,而俄罗斯独立后,并非想象的那样顺利。当年在苏联体制下,俄罗斯不用操心,只管好本国的民众即可,可现在内政外交军事俄罗斯都要管,让叶利钦焦头烂额。这位瓦解苏联干将,也是一员福将,居然能在“8.19事件”中活命,不得不说是造化,并不是西方人救了他。

致苏联解体的还有一名干将戈尔巴乔夫,此时已经退休了,不知道他与叶利钦交接权力时,是否有过对苏联的怜悯之情?

通过解密的资料看,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像是一对冤家,外界认为叶利钦是戈尔巴乔夫的反对派。但两人其实是合作者。那么两人对着干,是做给外界看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叶戈两人的关系。

1.戈在前叶在后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誓言要改革苏联,当然改革是想法是好的,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初并无章法,先从禁酒开始,没想到遇阻,后来又想在工业经济改革,依然不成功,于是炮制了一个所谓的“新思维”。

在这里简要说一下戈氏的“新思维”,戈尔巴乔夫弄的“新思维”并不是什么创新理论,他也没那两下子,只是一个赫氏改革的翻版。我们都记得赫鲁晓夫当年的改革吧,全盘否认前任,甚至在苏联思想意识形态上动刀子,释放政治犯,允许那些被流放的人员他们回到原籍。

并不是说当时流放的手段有多残忍,但苏联当时流放这些人也是出于稳定,就如车臣人,斯大林把他们流放到偏远地区,这些人就分散而居就没有独立的想法了。而赫鲁晓夫把车臣人再招回到车臣,这些人就开始在一起商量如何与苏联对抗,甚至密谋独立之事。

不得不说当时苏联流放,促进了苏联边疆建设,但赫鲁晓夫这样一搞,边疆再次成为人少之地,现在俄罗斯人口本身就减少,特别是边疆地区大块良田没人耕种,也让俄罗斯很无奈。

戈尔巴乔夫是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参加工作的,他经历过那场改革,虽然不成功,但却打开了一个“缺口”,戈尔巴乔夫很认可赫氏的改革。因此他的“新思维”无非是在赫氏的改革理念进一步体现西方所谓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不是靠改革就能换来的,而是国家建设一定程度而实现的。当戈氏的改革思路出来后,西方一看这是一个“好同志”,于是就被西方认可。就如撒切尔夫人所说的那样:“戈尔巴乔夫上台,我们认可他”。这里认可包含着戈氏的改革很符合西方的口味。

此后戈尔巴乔夫与美英等西方国家交好,那时从戈尔巴乔夫出访的照片可以看出,他脸上有着一个大国领导人自信。但西方可不是笑着与你交往,他们不希望强大的苏联存在,此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在其“谋士”下操刀下,居然要改变苏联体制。有人说,戈尔巴乔夫后来无法改变了,不是他无法改变了,而是他放任这种“改革”。

西方认可戈尔巴乔夫,并与之建立私人良好关系后,西方也意识到,苏联有强大传统力量,戈尔巴乔夫恐怕无法一时完成他们心目中的改革,也就是无法瓦解苏联,还要选择一个一个激进的人加快戈尔巴乔夫改革,此时西方就选定了叶利钦。

当时叶利钦只是戈尔巴乔夫提拔上来,后来担任俄罗斯联邦一把手,西方选择叶利钦主要有两个条件,叶利钦在一些政策有不同意见。西方具体与叶利钦如何接洽,并没有显示。来过叶利钦的激进越来越向西方靠拢。比如在萨哈罗夫这样一个强烈反苏人员,叶利钦支持他,叶利钦还威胁退D,后来戈尔巴乔夫面对压力撤了他的职,不过还保留叶利钦一定职务,这就为叶利钦创造了机会。

所以戈叶倒向西方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有一个演变过程,西方先选择戈氏,但认为他并不是果断之人,于是才有了激进的叶利钦。

2.既要权又要钱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在苏联政坛上,我们从当时影像资料看,两人更多的是对着干,甚至争吵不休。但在对叶利钦上,戈尔巴乔夫表现出更为宽容和大度,并没有把叶利钦清除苏联领导层,主要还是戈尔巴乔夫不想得罪西方。

叶利钦没当总统时出访美国,老布什给他是以最高元首的待遇。戈尔巴乔夫当然看得很明白,而戈尔巴乔夫需要与西方保持友好姿态,对西方支持叶利钦当然不会打压太严重,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因不同意见争执,实际上是做给苏联传统力量看的。其实戈尔巴乔夫背后却向往西方。

戈尔巴乔夫后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我们都知道这个奖的来历,而且获得的奖金据为己有。而戈尔巴乔夫与夫人赖莎还不断写书,在国外出版从中获得大量的美元。说实在话,这些书如今没人看,充其量就是垃圾。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在苏联解体前夕,在苏维埃会议上争执,让人以为戈尔巴乔夫并不想把苏联带向解体。其实戈尔巴乔夫既想得到西方的认可,而且还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力。而戈尔巴乔夫如果一味的支持叶利钦,那他将会得不到其他人员的支持。实际上戈尔巴乔夫既想抓权,又不想得罪西方。

苏联改为总统制时,戈尔巴乔夫就任总统,当时他的权力很大。但西方不愿看到苏联变化太慢,因此叶利钦激进变得更为激烈,甚至不断要挟俄罗斯要独立。而戈尔巴乔夫当然不希望俄罗斯独立,因为苏联的主体是俄罗斯,如果俄罗斯独立,苏联政府还留着有什么用。

3.合作妥协勾结

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而此次事件发生后,戈尔巴乔夫正在外地度假,但他实际上被软禁。此次事件主要阻止苏联解体。但事变发起者没有找准关键,并没有对叶利钦下手,这才使叶利钦抱着一部电台在自己办公室指挥,也不忘与美国沟通。

最后叶利钦从办公楼走出,我们会看到他站在坦克上发表演讲。此时叶利钦已经不得不走这一步了,否则他也没命。

但也有资料记载,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已经在事件前后进行过沟通。据说事件发起前,亚纳耶夫已经向戈尔巴乔夫透露要进行政变,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阻止,甚至把事件也告诉了叶利钦。

而事件发生后,叶利钦才能从容的准备。后来戈尔巴乔夫也安全回到莫斯科。到了1991年12月,叶利钦直接去了白俄罗斯参加俄白乌三国会议,正是这次会议三国达成了建立一种新型联盟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苏联解体一次会议。

当戈尔巴乔夫得知后,不得不妥协,但他要求叶利钦保留自己下台后一切权益。我之前在这段文字中说过,叶利钦很不耐烦,答应戈尔巴乔夫的请求。

但这一系列操作来得太快了,是叶利钦等不急了,还是西方等不急了?反正都有因素。

在苏联解体这几个环节上,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既有合作,又有妥协,但更多的还是勾结。

有人说戈叶二人在苏联解体上唱了一出“双簧”,的确这个“双簧”唱得很好。

 

所有跟帖: 

The biased political article didn't give me a comprehesive evalu -19428182- 给 1942818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5/2020 postreply 15:46: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