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个简练的哲理。它隐含两个深意,

来源: 日月同行 2019-05-29 03:19:3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4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日月同行 ] 在 2019-05-29 05:54:4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陈胜吴广还是得民心的老生常谈122019-05-28 13:59:55

得者,获得也,即凭能力与作为主动去征服, 得到民心,这样的民心才能转化成强大的助力(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关键在唤起,同心干),不是无能者得到的廉价的同情心或因同病相邻而与你同心,却什么也不付出,不帮你,只作壁上观。

因此,这隐含的两点就是:

一,得民心者是主动去获得民心的人,即争取,而不是坐等,

二,得民心者是有能力,有为,能把民心变民力,去逐鹿天下的人。

比如,阿斗与曹操,民心可能同情,喜欢可爱,仁慈的阿斗,憎恨奸诈,凶狠的曹操,但阿斗得到的民心有用吗? 得民心者得天下里的民心,指的肯定不是阿斗这里得到的民心,因为,

一,阿斗并没有去得(即有意而为去获得的),

二,阿斗并不是有能力者,也不是有为者,即要利用民心民力去逐鹿天下。

所以阿斗虽然有民心,但不能得天下. 实际上,他压根就没想得嘛.嘻嘻

陈胜王因势造反, 属有为,也属有意去获得民心,符合第一条寓意, 但终究未成功, 即未达到第二条的寓意.

至于,元,清分别战胜宋,明,并不违反得民心者得天下之哲理,因为那是征服异土之战,可视为征服异地民心,但一旦征服成功,异地民心即转化为治下民心,元80年失去天下,正验证了它失去治下民心而失天下之道理。

所有跟帖: 

解释的有道理。蒙古大帝国的骑兵对当时欧亚大陆的步兵有些类似坦克对步兵,在天时地利的外界因素占战略优势。局部看一些弱小文明甚至就消 -日暮乡关- 给 日暮乡关 发送悄悄话 日暮乡关 的博客首页 (212 bytes) () 05/29/2019 postreply 05:35: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