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无常 中朝关系的“变”与“不变”

来源: 千里 2019-01-10 12:57: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499 bytes)

冷暖无常 中朝关系的“变”与“不变”

北京时间1月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访华。在中美经贸谈判举行之时,第二次特金会或将到来之际,金正恩的访华之行引发外界多方猜测。中国对于朝美关系、 朝鲜半岛局势走向的影响自不待言。但长久以来这种影响或有被夸大的倾向,仿佛朝鲜真如清朝时中国的藩属国一般,可以下诏令支使。而若站在朝鲜角度,也从没有放心的把自身命运托付中国,哪怕是冷战时期。中国于朝鲜,或许一直都是挡箭牌。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左一)与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日成会面。毛泽东统一中国的计划,因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而搁浅(图源:VCG)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左一)与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日成会面。毛泽东统一中国的计划,因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而搁浅(图源:VCG)


朝鲜战争中纠葛不断

1949年10月6日,即中共建政第六天,朝鲜成为首批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彼时,中国、朝鲜都未统一。两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和金日成将实现国家统一视为自己的政治使命。在毛泽东的计划里,待中共解放台湾后,再全力支援朝鲜统一半岛。而在金日成的盘算中,收复南朝鲜国土更为急迫。在取得苏联领导人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许可后,金日成找毛泽东商议。即便心有不满,毛泽东也只得表态支持。结果,朝鲜战争爆发。

战争开始,确如金日成所料,朝鲜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南韩军队压根不是对手。但美国恰在此时出手了。美国的介入产生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明确宣示对台湾的“保护”态度,导致中共解放台湾计划搁浅;二是朝鲜半岛的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战火甚至烧到中国的鸭绿江边。苏联为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不能出兵相助。而出兵朝鲜,对于建政不久的中共来讲,亦是不小考验。而且,当时的金日成显然也不愿中国军队介入。

战争爆发前,金日成未向中国领导人透露任何具体作战计划。战争爆发后仍然对中国封锁消息。中共上将邓华曾提出由中国派观察员到朝鲜了解战况,遭到金日成拒绝。一位朝鲜高级军需官回忆说,在战争爆发前,所有的苏制武器都是通过海路,而不是通过中国的铁路运抵朝鲜的,这样做的特别目的是不让中国情报人员获知朝鲜的准备工作。

战争初期,中国总理周恩来派中国驻朝鲜使馆参赞柴成文携亲笔信见金日成,信中特别说明柴成文是“可靠的”。朝鲜方面显得很重视,给予高规格待遇,并在他和金日成之间架设直线电话。其实,这反而限制了柴成文的耳目,朝鲜方面的实际情况很少向他介绍。

后来,金日成在万不得已情况下,向中国求援。毛泽东力排众议,决定出兵。然而,在中朝两国军队协同作战的背后,两国领导人的矛盾纠纷却从未消停,关系十分紧张。先是在军队指挥权问题上,中国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坚持军队必须统一指挥和调度,金日成却不愿放弃对人民军的控制权;在战争进程上,越过三八线后,金日成主张一鼓作气,赶走美军,毛泽东却要求军队停止进攻,全面修整;而当谈判久议不决时,金日成希望尽早实现停战,毛泽东却劝朝鲜采取强硬立场。当时,中朝关系的调解人斯大林,毫无例外的支持毛泽东。可以说,朝鲜战争中的金日成,在中国出兵后,一直处于受压制状态。

但从宏观视角考量,朝鲜战争中,金日成不仅保住了政权,反而把中国拉出来与“联合国军”对抗。而在战后,金日成在中苏两国中搞平衡外交,也得了不少实惠。

中苏之间的朝鲜

战争结束后,朝鲜的重建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量援助。其中,中国的援助规模甚至超过苏联。1958年,毛泽东在中国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金日成紧随步伐,在朝鲜发动“千里马”运动,毛泽东再次给予大规模经济技术援助。在中朝两国携手并进的乐声中,毛泽东与金日成开始讨论谁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

1978年9月,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左一)访问朝鲜时,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右一)会晤(图源:Getty)
1978年9月,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左一)访问朝鲜时,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右一)会晤(图源:Getty)

19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朝鲜政治地位凸显,金日成奔走于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左右逢源。中国在国内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向朝鲜提供大量粮食援助;苏联在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执政后,加大了对朝鲜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力度。这一时期,朝鲜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苏两个大国背后的“力挺”。

虽然毛泽东晚年开始考虑调整对外布局,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但中朝关系“只算政治账”的基本面貌并未改观。直到邓小平主导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以国家利益为准则重塑对外关系,朝鲜才开始从背靠中国的迷思中觉醒。

阵痛中的两国关系

1980年代中期,金日成以朝鲜半岛形势紧张为由,派助手到北京要求军援。邓小平认为,在和平年代,不能援助军火,所以他“一个子儿也不给,连来人也不见”。

1992年,中韩建交前夕,金日成访华。向邓小平提出:“既然你想和我们共同的敌人韩国建立外交关系,那么朝鲜可以和中国的敌人台湾建立外交关系吗?”

对朝鲜来说,中国与韩国建交是不可原谅的。中国一度成为朝鲜眼中 “向帝国主义屈服的变节者和背信者”。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钱琪深受命前往平壤,向金日成当面通报中韩建交事宜。据他回忆:“这次会见,是金主席历次会见中国代表团中时间最短的。会见后,也没有按过去的惯例举行宴会招待。” 

而中朝关系自1993年时任中共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访问朝鲜后,一直到1999年,两国才恢复互访。

经过这段阵痛后,中朝关系才从"血盟"性质转向正常化。这种变化,让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有了更从容的国际空间。而变化背后,不变的则是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中朝"友谊"。

所有跟帖: 

天气每时都在变化,国家关系冷暖也是常态。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13:03:4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