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张中行和过眼云烟的杨沫

来源: 千里 2019-01-10 08:26: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33 bytes)
不朽的张中行和过眼云烟的杨沫
    张杰:不朽的张中行和过眼云烟的杨沫


    
    张中行是我尊敬的国学大师,其先后出版专著《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顺生论》、《文言津逮(京带)》、《诗词读写丛话》、 《佛教与中国文学》等,诗词集《说梦草》及回忆录《流年碎(岁)影》等。张先生晚年成名,堪称我国文化史奇迹。张先生完成他的代表作《顺生论》时,已是83岁高龄老人。杨沫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为《青春之歌》。小说的主人翁林道静已是家喻户晓的革命女青年,我至今还记得小说开头描写林道静的情形。“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正驰行在广阔、碧绿的原野上。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黄色的泥屋,矗(处)立的电杆······全闪电似的在凭倚车窗的乘客眼前闪了过去。乘客们吸足了新鲜空气,看车外看得腻烦了,一个个都慢慢回过头来,有的打着呵欠,有的搜寻着车上的新奇事物。不久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一个小小的行李卷上,那上面插着用漂亮的白绸子包起来的南胡、箫、笛,旁边还放着整洁的琵琶、月琴、竹笙,······这是贩卖乐器的吗,旅客们注意起这行李的主人来。不是商人,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学生,寂寞地守着这些幽雅的玩艺儿。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
    
    张杰:不朽的张中行和过眼云烟的杨沫


    
    这个朴素、孤单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男子们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可是女学生却像什么人也没看见,什么也不觉得,她长久地沉入在一种麻木状态的冥想中。”
    
    但谁知道,张中行与杨沫曾是一对情侣,他们曾经厮守,但后终分离,其原因是张中行对革命抱有保守主义的怀疑,而杨沫却对革命不仅相信而且全身心投入。杨沫对张中行是有深刻描写的,《青春之歌》中自私、落后、庸俗的余永泽就是以张中行为原型的。
    张中行,原名张璿,1909年生,武清河北屯石薄庄村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先生在北大读书时,经人介绍认识了与家庭抗争、并寄居在哥嫂家的杨沫。杨沫比张中行小五岁。在相互接触中,杨沫被张中行的渊博的学识所吸引,张中行也被杨沫的清爽、热情所感染。于是,他们相爱了,1932年, 他们有了一个女儿。随着激情的消退,他们之间的矛盾渐渐显现出来了。张中行保守,醉心于中国古文古籍的研究。而杨沫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很现代,接触新的事物多,她厌烦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平凡生活,渴望投身到社会革命之中。由于双方隔阂巨大,观点各异,后杨沫在她的三妹著名电影演员白杨的劝说下,终于与张中行分手。后杨沫凭革命小说《青春之歌》享誉全国,而张中行却默默无闻地研究着中国古代文化。
    
    文革中,北京市文联请张中行证明杨沫是三反分子,张中行却在揭发材料写“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 杨沫得知后,大为感动,甚至写了一封感谢信给张中行。她在信中说:想不到你还能为我说好话,对你的宽容公道表示感谢。并让他们唯一的女儿,给张中行送来一张老照片,以作永久的纪念。其实,张中行在文革中的遭遇与杨沫在书中塑造的人物余永泽不无关系。1969年,时年61岁的张中行随出版社下放到安徽凤阳的“五七干校”。 1971年,63岁时被退职,遣返原籍香河改造。但张中行却对杨沫所为不以为然,他说:人家写的是小说,又不是历史回忆录,何必当真呢?就是把余永泽的名字改成张中行,那也是小说,我也不会出面解释。后来,因有人著书披露张中行和杨沫年轻时的感情生活,晚年的杨沫以为是张中行指使,在媒体上对张中行进行了刻薄指责,两人关系再次恶化。杨沫去世时,其家人想请张中行出席遗体告别仪式,张中行委婉地拒绝了。在张中行的记忆里,似乎还保留着杨沫年轻时的印象“十七岁,中等身材,不胖而偏于丰满,眼睛明亮有神。言谈举止都清爽,有理想,不世俗,像是也富于感情”。
    
    张杰:不朽的张中行和过眼云烟的杨沫


    
      张中行保守、质疑和用自己眼睛看待、感悟社会,并以平和的心态生活,张中行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杨沫以革命和改造社会的雄心,创作了名扬一时的小说《青春之歌》,但以文学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这部作品,其实除了如火的激情外,乏善可陈,难以传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张中行和他深刻的作品已成为不朽,而杨沫和她的小说也在革命烈火中化为一缕青烟。保守可以不朽,激情仅为过眼烟云。历史就是这么哲学,张中行的文章是淡泊的,如同老友谈天论地,但里面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睿智和幽默。张中行曾吟诗句“添衣问老妻。”他解释道:“吃饭我不知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
    
    2006年2月24日,与季羡林、金克木并称“未名湖畔三雅士”的国学大师张中行去世,享年98岁

所有跟帖: 

不朽谈不上,这年头各种人物这么多,都是过眼云烟而已. 还不如杨沫的青春之歌 -aebny- 给 aeb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08:35:05

确实吹捧过了!知识分子小圈子里,张先生肯定名气比较大,社会大众大圈子里肯定杨沫和《青春之歌》名气大,而且知识分子 -东坡学士- 给 东坡学士 发送悄悄话 东坡学士 的博客首页 (242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10:32:48

文章的意思是张虽然名气不广但作品可以传世杨沫作品虽然有名但很快就回被忘记 -aebny- 给 aebny 发送悄悄话 (226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10:44:31

一个舞文弄墨的人,连常用的形容词的词义和尺度都把握不好。是自己的思维扭曲了呢,还是有意蔑视读者的文化水平?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11:47:47

鸡本垃圾制造者。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12:10:18

54运 运,45运 运,65运 运。。。皆是好运,但是,精英们太自私,最后错把它乡当故乡,悬在空中,把自己搞丢了。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12:23:05

老毛深知运 运者们的体格,于是将它们投入8卦炉中锻炼,让它们上山下乡。。。结果都给虐待死了,没死的自哀,它们心已s。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9 postreply 12:26:01

不过一个烂文人 -xisa1- 给 xisa1 发送悄悄话 (500 bytes) () 01/12/2019 postreply 19:59: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