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六千文人的向阳湖(下)

来源: jianadaren 2018-12-11 18:35: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3094 bytes)

六千文人的向阳湖(下)

 青山自牧 青山自牧
 

另一个视角

当地的农民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五七干校”和“五七战士”们。

向阳湖一带农民并不富裕,但日子还过得去,因为湖中有鱼虾、莲藕,家家都有小船;这里也是有名的“楠竹之乡”、“药材之乡”。“五七干校”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对干校围湖造田,农民并不理解,因为向阳湖本是沼泽,地势低洼,不适合种植稻谷。在他们看来,围湖造田是劳命伤财、得不偿失。干校撤消不久,这些稻田果然就废掉了。

围湖之初,湖里还有几万斤莲子未收,老乡要求收割,未得到干校允许。造田之后,周边的老乡就很难挖藕、捕鱼了。

 

 

1971年,中华书局部分编辑在向阳湖

(网络图片)

 

对干校“大雨小干,小雨大干,不下雨拼命干”的口号,老乡们也不理解。比方说,又不是“双抢”怕误了农时,何必要下雨天去筛沙子呢?

老乡们观察一段后,把干校的口号修改为“大雨大干,小雨小干,晴天不干”。因为越是下大雨,干校越要显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英雄气概;“小雨小干”,是因为没有“与天斗”的豪情;“晴天不干”是因为政治第一,不能用生产冲击革命,所以有的晴天也要在家里搞政治学习,抓阶级斗争。

老乡们给“五七战士”也赠送了一个雅号:“五七宝”。在当地方言中,“宝”是傻瓜的意思。他们编了几个“顺口溜”:

“五七宝,五七宝,穿得破,吃得好,手上戴着大手表。五七宝,五七宝,种得多,收得少,想回北京回不了。”

“麻秤脚,抡大镐;种的多,收的少;穿的破,吃的好;一人一块大手表,想要回家走不了。”

部分学员工资高,如张光年每月工资243元,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每月工资300元,还有些干部落实政策补发了工资。当地物价便宜,学员也不想存钱,所以吃得比较好。担心造成不良影响,干校专门下了一条规定:不准跟老乡谈工资多少。

虽然对“五七干校”和“五七战士”不够理解,但朴实善良的老乡们还是给学员送去了同情和温暖,许多学员后来都有相似的回忆。 

 

沈从文与当地的村民合影(网络图片)

 

建校初期,没有宿舍,是老乡们让出自己并不宽敞的房屋,还不时送汤送水,嘘寒问暖。

当干校学员捕捞了老乡的鱼而被责令退赔时,“记不得凑了多少钱,送到老乡家,老乡穷得家徒四壁,却分文不收。”(见丁宁文章《长忆向阳湖》)

当干校学员受到批斗甚至体罚时,“当地的农民,没有精神负担,敢于公开同情落魄的年轻人。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军宣队呼吁‘不要打人’!”(见崔道怡文章《国庆中秋忆向阳》)

晚年,张光年在《向阳日记》的引言中写道:

最难忘向阳湖畔一批农民朋友及其少年子弟,他们看得起我们这些落难的读书人,从不把我们看成异类,反而腾房子给我们,邀我们到家里烤火,教我们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可惜限于当时的处境,向他们请教的机会太少了。

事实上,在向阳湖干校,王世襄等文化人也帮助、影响了当地的一些农家子弟。至今,一些文化人或家人还与向阳湖乡亲保持了亲戚般的联系。

 

 

向阳湖镇上的文体公园

 

干校后期的日子

1971年6月,中央相关部门从向阳湖干校调走第一批干部,以业务干部为主。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作家许敏岐在一篇文章中介绍:

1972年夏天,周总理打破江青的阻挠,对中央文化部的运动进行了干预。总理指示,在干校十二级以上的干部,统统回北京,能工作的工作,不能工作的先养病。所有十二级以上的干部,都陆续回到了北京……

这个夏天,各连队还收到干校正式通知:凡中学生,不论父母上调与否,一律回北京上学。

 

 

向阳湖“五七干校”粮食仓库旧址

 

各地的“五七干校”大多走向萧条,向阳湖“五七干校”已成为湖北省军区、武汉军区的一个包袱。1972年8月,武汉军区打报告给国务院,要求将向阳湖干校的干部送回北京分配,得到国务院基本同意。9月,由“五七干校”组织的汇报团赴北京汇报,5连副指导员郭庆云参加了这次汇报。

1972年12月,上级决定:向阳湖“五七干校”停办并交地方。干校最高领导李副政委到北京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一得到消息,立马给干校打去长途电话,急催下面办手续,生怕夜长梦多。(见舒芜《向阳湖畔》一文)

岁末年初,军宣队全部撤走,稻田移交给当地生产队。向阳湖干校的多数学员或调回北京,或请病假、事假回家,并表示不再回来。

 

 

干校墙上的另一幅宣传画

 

1973年春节前夕,第5连已经无人喂猪。领导一声令下,把10多头嗷嗷待哺的大肥猪全部宰杀,相邻4个连队留守的二三十号人连吃了3天下水。剩下的猪肉先腌后晒,晾挂在空旷的宿舍区,蔚为壮观。(见王树舜文章《我当炊事班长》)

1974年12月,向阳湖干校正式撤消,尚未结束专案审查或尚未安排工作的学员(如郭小川、阎纲)转入天津团泊洼“五七干校”。最后一批离开向阳湖的,有诗人绿原、勤杂工丁玉坤等人。

接手“五七干校”后,咸宁地区将干校改办为“向阳湖农场”,1975年改归国营农场,1980年改建为“咸宁地区奶牛良种场”。

 

怨也向阳,念也向阳

如今,距离向阳湖“五七干校”停办已经44年。回望“五七干校”,当事人、后人又有哪些评价?

这些年,已有多名干校学员和学员子女回到向阳湖,寻觅在这里度过的岁月踪影,如张光年、文洁若(萧乾夫人)、萧立昂(萧三之子)、刘建中(原广电部电影局局长)等。旧地重游,感慨万千,有些人把向阳湖称为“第二故乡”。

张光年的题词满是善意:“看向阳湖焕发出新的光彩。”

 

 

张慈中是著名的书籍装帧艺术家,对向阳湖感情很深,在2005年秋天、2008年秋天两次率家人重返向阳湖。他也曾为向阳湖两次题词,一次是“向阳湖情深,咸宁人意浓”;另一次是“水波竹影向阳湖,不是故乡似故乡”(见下图)。

干校宿舍的周围原来有大片竹林,所以有“水波竹影”。可惜干校撤消后,老乡们就把竹林砍光了。

 

 

一些文化名人虽未重返向阳湖,也欣然应邀题词。如今,在通向“向阳区”的大路两旁,矗立着一些石碑,刻录了部分名人的题词。

 

 

道路两旁立了一些石碑

 

冰心老人的题词最简单,就是“向阳湖”3字。

 

老诗人臧克家题写了他的名句:“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诗人牛汉的题词意含感恩:“向阳湖哺育过我的诗。”

 

 

作家陈早春的题词很理性:“向阳湖使我懂得了国情、民情和友情。”

 

 

女翻译家许磊然的题词是:“在向阳湖畔度过的岁月令人难忘!”

 

 

    著名文物学家朱家溍的题词颇有诗情画意:“此景只应咸宁有,闲步于荷花林下。”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题词别开生面,令人莞尔:“红楼非梦,向阳无湖。”

 

 

著名语言学家、出版家陈原的题词是:“六千人的汗水、泪水、苦恼和忧虑,还有一点希望,汇成向阳湖。”

 

 

老舍之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不曾下放向阳湖,他的题词是:“咸宁向阳湖是六千中国文人生命中一段抹不掉的历史!”

 

 

周巍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作曲者,文革后当过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他的题词耐人寻味:“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

 

 

在网上,也能找到一些有意思的名人题词。

萧乾先生的题词带有个人经历的印记:“向阳湖是文革时期我们的避难所。”

 

 

 
李琦下放向阳湖时是文化部原副部长,1972年在周恩来直接过问下回到北京。他的题词很直接:“不能再发生文化大·革命了!”
 
 
 

李琦简介及题词(网络图片)

 

更多的当事人通过写文章、接受采访等方式回顾、审视那一段生活。如《中国作家协会在干校》一书收录了原中国作协40多名“五七战士”的50多篇回忆文章。该书的《编者前言》写道:

患难中有同情,劳碌中有帮护,私语中有义愤,沉默中有腹诽,悲苦中有欢愉,面对万物竞荣的大自然呼天抢地时,也有过依稀忘我的赏心悦目……。编辑过程中,我们怦然心动,泪水模糊了双眼。

著名评论家阎纲在向阳湖干校呆了6年,曾被诬为“五一六”分子遭受批斗。他在《文网·世情·人心》一书中回忆干校经历时用了一个小标题:

“怨也向阳,念也向阳。”

在我看来,这8个字能够代表许多“五七战士”回顾干校生活时的心声。

斗转星移,往事老去,许多文化名人已经与世长辞。如今,后人是否也了解这一段历史?

有青年学子游览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后,在网上写道:“当初向阳湖畔的‘五七干校’是文革中大批知识分子的避难处,远离了政治的漩涡,虽然仍然有批斗有斗争,但更多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安贫乐道,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种理解,恐怕有些误读。

2008年11月15日,某省大报刊登了该报记者的一篇通讯,其中写道:在向阳湖期间,“沈从文身患高血压,却凭记忆整理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部60多万字的拓荒之作。”这就有些天方夜谭了。

对待历史,最基本的尊重就是实事求是。

为了发掘这段历史,有些人做了扎实的工作。如学者李城外(现任咸宁市委党校党史研究室主任)在多年研究、采访后,出版了七卷本的《向阳湖文化丛书》,发起成立了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难得的是,李先生对向阳湖文化有清醒、客观的评价,主张尊重事实,不赞成拔高和美化。

经有识之士推动,2002年,湖北省政府将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国务院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湖北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公园风光秀美,游人渐多。

 

 

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网络图片)

 

湖北省上一任省委书记提出:要按照“文、史、农、旅”的思路,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保护与开发”项目列为当地建设重点。目前,“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规划为4个区:五七区(即校部,当年又称452高地)、窑厂区、红旗区、向阳区,共有144栋旧房屋被划入保护范围。

 

 

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规划简介

 

在外省,也有一些“五七干校”旧址得到了保护和开发。

如2006年,河南省政府将西华县原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在宁夏石嘴山市原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旧址上,建立了“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

2009年,黑龙江省建立了“柳河‘五七干校’历史博物馆”。

目前,这些景点都已对外开放。

 

 

宁夏“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

 

十年文革是二十世纪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对文革历史的研究和发掘还远远不够,而“五七干校”是文革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勇于正视和反思,才能以史为鉴,照亮未来。

即使我们现在还不能看得很清楚,那也应当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把相关旧址保护起来,留待后人评说。

 

              2018年7-10月 初稿

 

 

主要参考资料:

《在“五七干校”的日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作家协会在干校》,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检讨书——诗人郭小川在政治运动中的另类文字》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

《向阳日记》,张光年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牛棚日记》,陈白尘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文网 世道 人心》,阎纲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向阳湖文化研究》,李城外著,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

《云梦断忆》,陈白尘著,载于《历史在这里沉思》第四卷;

《我拯救了我的灵魂》,郭小林著,载于《文史博览》2005年第13期;

《中国“作协”“文革”亲历记》,伍宇著,载于《传记文学》1994年第7-9期;

《五七干校惨痛历史成就的一个地方》,鄢烈山著,载于《腾讯大家》网站。

 

 

相关题材延伸阅读(点击可入):

       《六千文人的向阳湖》(中)

       《六千文人的向阳湖》(上)

       《特殊年代里的防空洞》

 

 

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转发。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关注方式:轻点标题下蓝色的“青山自牧”四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