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六千文人的向阳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上 )

来源: jianadaren 2018-12-11 17:04: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927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ianadaren ] 在 2018-12-11 18:42:5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六千文人的向阳湖(上)

 青山自牧 青山自牧
 

寻踪向阳湖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地方,在6年时间里,先后聚集了近6000名作家、艺术家、学者、文化官员,在那里参加体力劳动,接受思想教育。

您有兴趣随我去看看吗?

初夏时节,我来到慕名已久的湖北省咸宁市向阳湖。

进入向阳湖镇时,已是夕阳西下。

 

 

夕阳下的路标

 

很顺利,离镇上两公里,找到了向阳湖“五七干校”总部的旧址。

 

 

 

大门与内景

 

 

 

“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展览厅”

 

让人惊喜的是,“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已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民们很热心,带我去看“五七干校”的老建筑。

 

 

这家门牌上写着:”吕济民旧居“

 

度娘告诉我:吕济民,1928年出生,留苏研究生,文革前就担任文化部群文局局长,文革后历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

据说,这种标牌原有很多,但大多已被村民们摘掉了。

 

 

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建筑

 

看得出,这里的村民还不富裕。

他们租住在破矮的房屋中,但这些原属干校的旧建筑已不许拆除、改建。

暮色苍茫,只能明天再来。

向阳湖镇居然没有一家旅社,只能住到10余公里外的一个路边宾馆里。

 

阳光下的“向阳区”

第二天早上,起了一个大早,想趁早拍摄向阳湖的日出。

可惜,没找到规模较大的水面,只看见成片的荷塘。

 

 

在村民的指点下,又找到了“五七干校”留下的一些旧建筑。

 

 

                                                     朝阳下的干校旧建筑

 

”五七干校“留下的红旗桥

 

 

向阳桥,也已列入保护范围

 

 

 

”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即将落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向阳湖“五七干校”最重要的一处旧址——“向阳区”。

 

 

作为中文系毕业生,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如雷贯耳、景仰已久的姓名。

 

萧乾先生是著名的记者、翻译家

 

诗人牛汉,是最后离开向阳湖的“五七战士”

 

 

剧作家陈白尘,在这里记下了《牛棚日记》

 

 

绿原、韦君宜、冯雪峰比邻而居

 

 

杨匡满、杨伯峻、严文井也曾为邻居

 

   周汝昌、李季、许觉民、孟超旧居(拼图)

 

 

张天翼、周明、侯金镜、冯牧旧居(拼图)

 

这些旧居大多数不是一人一间的单身宿舍,而是没有隔墙的集体宿舍。

 

 

宿舍内景

 

 

小卖部和医务室(拼图)

 

        “向阳区”已经整修一新,风景如画,幽深宁静,诠释着岁月静好。

 

 

 

幽深宁静的“向阳区”

 

“五七干校”的兴衰

“五七干校”的诞生,得从“五七指示”说起。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封信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五七指示”反映了毛泽东为了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要求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劳动的思想。很快,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同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对“五七指示”作了进一步阐述。

1968年5月,为了纪念“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黑龙江省将新成立的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

 

 

柳河“五七干校”旧址(网络图片)

 

10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文章说:干校“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干部的世界观,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作为头等任务来完成。”“实践证明:‘五七’干校是改造和培养干部的好地方,是实现机关革命化、搞好斗批改的一种好办法。”《人民日报》编者按还说:“毛主席最近指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

此后,各地的“五七干校”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如黑龙江省仅用半个月,就办了110所“五七”干校,学员2万多人,正在筹办的还有40多所。

据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了106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千名知识青年。各省、地、县兴办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千计。

“五七干校”大规模涌现还有几个深层次原因:

第一,1968年,各地成立“革命委员会”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裁并和人员精简,且是“边精简,边撤并,边下放”。如1969年7月,中央和国家机关的一个精简方案提出:国务院所属62个部门合并为21个单位,全部下放的行政人员共计21万人。

第二,经过文革的洗礼,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戴上了“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帽子,失去了进入新生政权的资格,只能下放劳动接受改造。

第三,由于大学停办、中学停课等原因,城市人口需要疏散。1968年12月22日,经毛泽东批准,《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推广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的经验。在这篇报道的《编者按》中,《人民日报》公布了毛泽东的一个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随即出现了大规模的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下放农村的运动。

第四,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形势日趋紧张,备战任务压倒一切,大中城市急需大规模疏散人员。

由于上述因素的叠加,1968-1969年,中国出现了一个空前的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的高潮。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交响乐中,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

当时,高级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并不罕见,如肖克上将下放江西省云山农垦部“五七干校”,胡耀邦下放河南省潢川县团中央“五七干校”。

“五七干校”也走出了一些风云人物,如设在河南省西华县的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后来出了两位副总理:朱镕基、李岚清。

 

 

向阳湖干校“向阳区”门口的标语

 

 “五七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无论资历深浅、职级大小,都叫“五七战士”。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文艺工作者……有的还拖家带口,在五七干校生活的子女被称为“向阳花”。

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单位,“除老弱病残者外”的政策并未得到落实,年龄最大的年逾七十(如俞平伯),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者更多。据谭解文《一页沉重的历史记录》一文介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军代表宣布了三条原则:

      (一)老弱病残都要走,走不动的用担架抬,一个不留,这叫“连根拔”。

     (二)革命群众下去是劳动锻炼,那些头上有“帽子”的,下去是劳动改造。

     (三)那些有问题的人,我们劝告你们,别再痴心妄想回北京城,北京不再需要你们。

到干校后,这些“五七战士”不分年龄、性别,均按照军队编制,编入划定的连、排、班,由军宣队或工宣队管理。他们过着军事化生活,出工收工需整队喊口号、唱语录歌,甚至参加野营拉练。除了参加政治运动、接受思想教育外,他们还必须参加体力劳动,如种田、种菜、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

 

 

木刻版画《“五七干校”的夜读》,由著名画家朱宣威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网络图片)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中央开始调整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1972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求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此后,逐步“解放”了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剩下的“五七战士”的环境也明显宽松起来。

各地“五七干校”渐趋冷清、衰落,但谁也不敢贸然撤销,仍有一批干部及其家属滞留干校,大多数地方则把“五七干校”当作让干部轮流去劳动、学习一段时间的场所。

当全国掀起“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评《水浒》批宋江”等政治运动时,有些“五七干校”就成了办应景学习班的场所,平时只有看守房舍和农具的留守人员。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仍然坚持原有办学规模的,只有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位于江西省进贤县)等少数干校了。

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至此,“五七干校”退出了历史舞台。

 

六千文人的聚集

据著名作家张光年在《向阳日记》一书中介绍:向阳湖“五七干校”的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设在江西省进贤县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

当时,接收文化系统人员的还有天津团泊洼“五七干校”(主要接收中国文联下辖的影协、剧协、美协、曲协人员,如吴祖光、钟惦棐、华君武)、河南息县“五七干校”(主要接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人员,如俞平伯、何其芳、钱钟书),但规模都不如向阳湖干校。因此,向阳湖干校也是文化名人最集中、文化资源最丰富的“五七干校”。

1969年至1974年间,原文化部机关干部和作家、艺术家、学者、出版家、电影工作者6000余人(含少数家属),分三批下放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

下放向阳湖的单位,包括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含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电影公司、新华书店总店等26个单位。

下放向阳湖的文化名人,有冰 心、冯雪峰沈从文、张光年、臧克家、萧 乾、陈白尘、冯 牧、郭小川、王世襄、周巍峙罗哲文周汝昌、张天翼、严文井、李 季、司徒慧敏金冲及陈翰伯王子野、牛 汉、韦君宜、范 曾等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900年出生的冰心老人。

 

 

”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前面的雕塑

 

在向阳湖干校,他们烧砖盖房,围湖造田,种菜种稻,短则1年,长则5年,为当地留下了上万亩湖田,上千栋红砖房。更值得铭记的是,侯金镜等10余位文化人长眠在向阳湖畔。

 

                            2018年9月24日    初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