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三次激动

来源: SSL1234 2018-11-09 06:38: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970 bytes)

 

有价值的新闻,要靠记者敏锐地观察。新闻的精彩亮点,要靠记者捕捉、筛选。社会效益好的报道,要靠记者刻苦钻研并用吃苦的精神采取最佳的传播手段。

钱学森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平常的人物。

一篇独家报道钱学森的稿件,把几家新闻单位搅得几天不得安宁。

1991年10月16日下午3点半,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仪式,授予80岁的钱学森同志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我拿到会议议程吓了一跳,有12项:如江泽民总书记讲话,杨尚昆主席向钱老授奖,李鹏总理、聂荣臻元帅的贺信,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宣读决定。除此之外,还有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青年科学工作者、钱学森讲话、少先队员献花。

对于这么重大的活动,如果搞一个现场报道的话,音响丰富,但需节目时间很长。如果采制一篇现场报道,记者要给当晚《全国联播》赶一篇文字报道,没有精力去观察现场,最主要的是江泽民的讲话没有稿子,两份贺信都很长,而且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17点半了。

在现场,我被这位功绩卓著的老科学家钱学森的即席发言所打动了。我左臂背机器,右手举话筒,一直站在音箱下,左手累了换右手,一直站了近40分钟。钱老讲得好、精彩。记者也是下了工夫的。通常人们在这样隆重的场合都会说很激动的话,但钱学森一张嘴却说:“不激动。”这使我大吃一惊。于是我决心搞一篇录音报道,看看钱老为什么不激动。

回台以后,离《全国联播》节目时间已经很近了。赶快写文字稿,天黑,连开灯的时间都没有。发完文字稿以后,我向审稿人胡占凡提出在次日《新闻报摘》中,我要发一篇录音报道。当时审稿人不同意,他说:“明天稿子太多。”又电话请示中央台副台长张振东,张说:“刘振敏说录音好,就搞录音吧!”

这篇稿子开始是由播音员的话。说

△本台记者刘振敏报道:

国务院、中央军委最近颁布命令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表彰他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昨天(1991年10月16日)下午,国防科工委等部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宣读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以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杨尚昆主席授予钱学森一本红色荣誉证书,并把金光闪闪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戴在钱老胸前。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仪式上讲话。他说:钱学森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尚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钱学森同志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会上分别宣读了李鹏总理、聂荣臻同志的贺信,高度评价钱学森同志的崇高民族气节和严谨科学态度。

80岁的钱学森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在200多位科技同志面前,即兴谈了他的心情。

然后就放录音:钱学森的三次激动,一共4分钟。

钱学森说:“刚才各位领导和同志们都讲我钱学森怎么样,怎么样,那都是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劳动的成果啊!我钱学森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我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今天这么一个隆重的场合。我的心情到底怎么样?我说老实话,我不很激动。那怎么回事?因为我这一辈子已经有了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

第一次,我激动的时刻在1955年。这是我到美国去已经20年了。我到美国去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说我们中国人可以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而且要使我们中国人可以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这是我的志向。(掌声)在1955年夏天的时候,我被允许说是可以回国了,去向我的老师告别,手里带着一本我在美国写的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还有一大本我讲物理力学的讲义。我把这两样东西送到冯·卡尔老师的手里。他翻了翻这两本东西,很有感慨地跟我说:‘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我一听他的话啊,我激动极了。(掌声)

第二次,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我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员。这时候,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钱学森是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热烈鼓掌)这是我第二次心情激动。

这第三次心情激动,就在今年(1991年)。今年读了王任重同志写的《史来贺传》的序言里。他在序里说中共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玉禄、王进喜、史来贺跟钱学森这五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哎呀!我一看见这句话呀!,我简直心情激动极了。我说我钱学森呐!现在,我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我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我激动得不得了。

所以,有了这三次激动,我今天倒不怎么激动了”(长时间的地热烈鼓掌)

在这篇报道中,开头部分先选用了钱老讲的“我钱学森只是沧海之一粟,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以此来反映钱老的品德。在钱老的讲话中,删去1500字之后,才选用了钱老这次为什么不激动的原因。

钱老在历史上已经有过三次激动,所以今天才不怎么激动。对于钱老历史上的三次激动,记者又剪辑下许多言语,保留了四次掌声,于是一篇精彩的录音讲话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点新闻节目播出了。

播出以后,反响很大。

第二天,1991年10月17日,一大早,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办主任温家宝打电话给广电部说:“早上《报摘》非常好,应予以表扬。”艾知生部长亲自跑到新闻部关照,给电视台准备磁带,让他们今晚再补发一次。他高兴地说:“温家宝表扬了中央台的报道。”

我早上一上班,在电台的走廊里就被同事们围住,都夸这篇报道好。进了办公室,电话不断。国际台英语组、中央台科教部、电视台时政部纷纷来电话要录音。即便上午我到钓鱼台采访别的活动,同行们见到我谈的也是这个话题。中央电视台17日晚上,按照我写的《钱学森的三次激动》重新播出。由于不是同期声,钱老是即席讲话,而配的画面是坐在沙发上的所有人都在一页页翻阅丁衡高主任的稿子,而且在钱老讲的每个故事后,没有留下掌声。所以,我也没激动起来。可见,声音对人的情绪影响之大。三天后,人民日报全文随后发表了钱老讲话全文。

晚上,我到军事博物馆采访中国航天事业创建35周年成果展,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键说:“你为我们科技界立了一功。”这篇报道获中国新闻二等奖。

获奖只是“无心插柳”。作为广播记者,我只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应该三“心”二“意”:有责任心,有好奇心,抓听众的心;有创意,有新意。

航天部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举着大拇指说:“真棒!”

新华社记者杨国强听了广播以后,再去看报纸的那条新闻(《人民日报》1991年10月17日),新华社的记者说:“怎么看也激动不起来。听了广播再去看报纸,就没有听的时候那个味儿了。”  

1991年11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出版的《编播日报》说:本台新闻节目播出的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实况录音新闻,深得人心。

1991年10月16、17日,本台《全国联播》、《新闻报摘》播发向钱学森授奖仪式的实况录音新闻,听众来信反映深得人心,很受鼓舞。并认为,此举意义重大。钱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国防科技作出的巨大贡献,令人崇敬,并为之感到自豪和振奋。

湖南邵阳鸡笼乡鸡笼村农民听众刘义其的来信,刊登在1991年11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出版的《编播日报》上:“钱老是共和国国防科学的奠基人,功绩显赫。他高风亮节的民族气节,广为人知。播出这样的新闻,为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刘义其还表示:“我要以钱老的光辉业绩和赤诚忠贞的崇高品德,教育我的在美国、日本留学的四个孩子,让他们加倍努力,满誉而归,报效祖国,为我国社会主义增辉。”

1991年12月6 日,中央台听众工作部编的《听众来信汇编》刊登了安徽宁国虹龙乡石河小学教师徐礼云写的评介文章。题目是:向钱学森授奖仪式的录音报道,使人难忘。文章说:“刘振敏同志采制的中央领导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授奖的录音报道,非常成功。最使人不能忘怀的是人物讲话音响效果好。

记者同志对当时现场的解说,口齿清晰,简明扼要。江泽民同志的祝愿铿锵有力。听时,我们仿佛就在现场。

记者对钱学森同志情况的简述很具体。

最使听众永久难忘的是钱学森同志自己谈他的三次激动,录音的效果太妙了。钱学森讲的三次激动,是记者录音报道的最高潮。音响效果处理得最妙。我反复听了10多遍,听得几乎入了神,几乎忘记了自已是听众,而认为自已是在大会上,在为钱学森授勋而激动不已呢!

在这次录音报道中,记者只用了江泽民的一句话,非常好,有足够的代表性。用钱学森同志的口头讲话较多。我们都全神贯注地听,而且是听得津津有味。

开始,我们以为钱学森讲三次激动,要由记者代述。我们生怕这样做,还好,记者并没有这样做。证明记者同我们广播听众的心是相通的,我们心里想的记者就这样做了,实在太好了。”

辽宁听众高占永来信说:这个录音新闻成为他和老伙伴们议论的话题。这个录音听得实惠,解渴,非常鼓舞人心,振奋精神。连日来,我们钢城大街小巷,凡是听到这个录音的人都议论得甜滋滋的,都激动万分。说党中央举行这样一个命名大会意义重大。不仅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心愿,还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防建设增添巨大力量,并将对国外华人和世界产生重要影晌。

吉林听众李易反映,10月17日播发的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在当地农村反应强烈。来信说:它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来信要求在广播中介绍钱学森的事迹。

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90乙班团支部来信中也要求在对青年节目的广播中介绍钱学森的事迹。

当时,我出于记者的责任心。敏感地意识到他的新闻价值,有把握会产生社会效果,所以敢于向领导请战。第二天我听了中央电视台补发的消息,一是他们没有用现场的几次掌声,二是本来钱老是即席讲话,全神贯注地都看着钱老讲话。可他们的画面却是人人低着头拿着丁衡高主任的稿子在看。所以观众激动不起来。看来电视台当时就没有拍摄钱老讲话的镜头。

这说明音响的威力。音响本身好,还需要记者精心去捕捉、选择、剪辑。

这篇稿获1991年全国优秀广播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文。原创?如系引用转载,请注明来源。 -欲千北- 给 欲千北 发送悄悄话 欲千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9/2018 postreply 08:19:45

这是我妈妈的回忆录摘抄,我的博客里注明了 -SSL1234- 给 SSL1234 发送悄悄话 SSL1234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9/2018 postreply 10:13:37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