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北京低端人口 明朝大太监刘瑾也干过

来源: 千里 2018-09-01 12:50: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09 bytes)

清除北京低端人口 明朝大太监刘瑾也干过
 

  北京去年底爆发清除"低端人口"争议。其实,早在明清时期已出现外地流动人口因北京物价稳定而涌入的现象。明朝着名宦官刘瑾也曾因下令驱逐流动人口,在史书上被记上一笔。


专研明清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员徐美洁日前在澎湃新闻发表专栏文章"游食在明代京城"。

  文中提到,明清时期北京的外来流动人口多为破产农民、手工艺人、服务业者,或依托僧、道谋食的人。这些人被称为"游食者"、"游食人",多半游走于社会边缘、被人看不起,且面临着时时被驱赶的命运。

  文章指出,北京在明清时期已是中国首都,生活机能便捷,且受政策控制,物价稳定。例如明朝崇祯年间的"度支奏议"便显示,明代京城的粮价,至少50、60年来没有大的波动。游食者因此选择往京城流动,以便谋生。

  文章表示,古代遇到运河淤积、地方灾荒,粮价必受影响,而京城平抑的粮价,显然仰赖政府补贴。这种情况在粮食丰足时,不会有问题;但遇上粮食歉收,资源不够时,外来人口便会成为驱逐的对象。

  文章引述清代"四库全书"史部-"位山堂别集"记载,明朝太监刘瑾在正德3年曾发动一次驱逐"游食"运动,却差点激起民变。

  "位山堂别集"原文记载,刘瑾当时下令"市井游食无业之人,如酒保、磨工、鬻水者,皆逐之四出。千余人集于城外东郊,持白挺劫人,声言自分必死,欲甘心刺瑾。瑾惧,乃复之。"显示刘瑾的京城整治运动以失败告终,还被史学家记了一笔
 
 

所有跟帖: 

菜奇与这刘某,哪个更毒些? -立竿见影-1- 给 立竿见影-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1/2018 postreply 19:08:23

1510年8月,刘瑾伏诛。根据刘瑾的罪行,判凌迟3357刀,三天割完,每10刀一歇一吆喝 -四则旧舍- 给 四则旧舍 发送悄悄话 (758 bytes) () 09/02/2018 postreply 10:49: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