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扯国军的淞沪会战

来源: 2018-08-16 12:22:4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扯扯国军的淞沪抗战

从过去国共对抗战的宣传上,可以看到一个奇特对比。老共一般強调自己机智勇敢,如何以较小代价消灭敌人。最典型的莫过于《地道战》《地雷战》,都是试图灵活利用劣势武器,减少自己伤亡,更多地杀伤或消灭敌人。而国党的抗战宣传,大多强调悲壮。坚守阵地,不惜一切代价拼光杀光,一寸山河一寸血。抛开那些不实的政治口号,其实,这也反映了双方作战指导的优劣。

纵观国军在抗战中打的二十二场大会战,防御,甚至消极防御多,主动出击的,大概除了台儿庄,昆仑关,湘西会战以及由史迪威指挥的缅甸反攻就没有什么了。其中最为惨烈的估计要数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了。

淞沪会战的目的据说有两个:一是引起国际注意,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援。二是改变日军由北向南,走游牧民族灭亡中国老路的战略方针,使日军主力由东向西,顺长江而上仰攻武汉。前一个目的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国民党当局从一开始就对抗战没有信心,一直寄希望于外部援助。后一个目的好像是老蒋死后才披露的,日本

NHK

电视台还拍了个电视片,吹了吹老蒋的英明决策。其实,这纯属扯淡。

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走的是军事扩张主义道路,先后和中国,俄罗斯打了两次大战,主要依靠的是其强大的海军。日本的海军建设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在当时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英美。而英国海军主力集中在大西洋,在太平洋就是个屁。奇袭珍珠港日本动用了六艘主力航空母舰。相比之下,美国整个太平洋舰队只有三艘舰空母舰。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由于国力所限,日本陸军就太可怜了,坦克装甲车聊胜于无,火炮以中小型为主,机枪质量奇差,还几乎没有什么自动步枪。而日本陸军的后勤保障手段,比其武器装备更不受待见,在战争中的表现也差得出奇。

当时的德军,一个步兵师有八九百台机动车辆,很多是载重四,五吨的卡车,这样秃自喊后勤困难,导致一九四一年冬在莫斯科城下惨败。苏军战后贬低美国援助在二战中的作用,吹嘘其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先进。其实正是美国援助的,载重十吨的十轮大卡才是苏军这个理论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对比日本陸军,一个步兵师(比德国师人数多一半)才一两百台机动车辆,卡车也大多是载重一两吨的小卡车,加上汽油奇缺和中国落后的交通道路,主要依靠骡马大车的日本陸军后勤保障就更困难了。

一九四一年奇袭珍珠港以后,日本半年之内横扫太平洋,东到所罗门群岛,西到缅甸,纵横万里。然而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战爆发到一九四一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四年多时间,日本只占领了华北,山东,江浙等地。沿长江伸出个拳头到了武汉,在华南只有广州,香港,福州几个孤立点,连河南大部都在国军手中,充分说明日本陸军离开海岸线,行动有多痛苦。

举个例子说明日军在远离后方交通线后,战斗力的下降程度。太原失守后,日军在华北面对的主要对手变成了老共。他们曾几次组织部队,意图跨过黄河,直捣中共老巢延安。一九三九年六月,日军从四个师团抽调近两万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试图西渡黄河进入陕北。当时的河防共军主要是贺龙的部队,人最少,装备最差,经过五、六天战斗,不但阻止了日军渡河而且迫使其撤退。而在有三条铁路线包围的太行地区,面对战斗力更強的刘伯承部,日军一个大队(几百人)就可以在根据地内横冲直撞。从太原到黄河,从地图上划拉一下就近两百公里,中间还要横跨吕梁山,全都是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连骡马大车都不好走,加上沿途游击队袭击,大部队的后勤保障更加困难。现代战争打的是弹药,没有弹药,枪炮比烧火棍还不如。

日本陸军后勤差劲还有一个例子:一九四四年的英帕尔战役。当时日本缅甸方面军十五军军长牟田口廉也中将以为在南亚热带中可以找到足够的食物,贸然远征印度,结果九万人只逃回万把人,三万多人战死,其余在路上病饿而死,成为二战中有名的军事大灾难。

所以抗战爆发后,日本利用其海军优势进攻上海,几乎是战略上的必然选择。而且占领上海后,也方便日军顺江而上扩展战果,先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打击中国军民抗战意志,然后伺机北上徐州,配合华北部队南下,消灭国军主力于徐州地区。后来的徐州战役也就是这么打的。国军虽然在初期取得了台儿庄胜利,但架不住人家南北夹攻,只好放弃徐州西撤。为了保障徐州主力突围,老蒋被迫扒开黄河花园口决堤,淹死近九十万人。与此同时,日军还利用长江航运便利西进,一九三八年十月攻占武汉,切断了中国南北抗战力量的联系。国军在淞沪的军事行动,就算真谈改变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也没有太大意义。

国军在上海先后投入七十个师,绝大多数是王牌主力,包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几个德械师。这些部队以添油战术逐次投入战场,在日军优势海空军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有些部队拉上去三、五个小时就垮了。要不是日本军队也同样愚蠢地和国军在上海狭小地域拼顶牛战术,早点在金山卫登陆,上海只怕守不了三个月。拿破仑有一句名言: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想要你做的事。原因很简单,就是你的敌人希望你这样做。老蒋的英明决策恰好就是投其所好。

不过,国军先在上海动手,缓解华北压力的做法,本来并没有什么错。关健是不应该像填鸭式的把一支又一支的新部队送进屠宰场。打一下就收手,把七十个师沿长江布置梯次防御阵地不更好吗?引诱日本陸军脱离优势海军掩护实施进攻,节节阻击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同时以有力部队大机动深入日军后方,袭击其港囗,仓库和后勤基地,就像库图佐夫对拿破仑一样。七十个精锐师在上海弹丸之地拼光,日军打到武汉尚且花了四、五个月,如果把他们放在南京到武汉之间,日军又要打多久呢?国军的几个德械师,装备比日军并不差。

由此可见,真不敢恭维国军的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这一寸血你得流得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