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吃的经历

来源: 2018-03-13 13:05:3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父母从干校回到北京,因为回京的时间不同,一家人在北京团聚 了。干校虽然不好,但是去过干校的家庭都发了一笔小财。因为干校所在地大部是 贫穷的地方,大家拿着北京的工资却无可消费,两三年间就积累了下来。我印像中 妈妈带我们几个孩子在外面吃饭是在西单的峨嵋餐厅二楼。本来就是要吃饺子,羊 肉大葱馅儿,实在是香。可看到隔壁桌的一个胖叔叔 (有点像小兵张嘎里的翻译官 ) 在吃烤鸭更香的样子,妈妈也给我们叫了一盘。那时的烤鸭是八块一只,四块钱 半只,都有汤,一盘是四分之一只,两块半,没有汤。那次吃了两个第一次,第一次 吃到羊肉饺子,第一次吃烤鸭。

印像中那是最后一次妈妈带我们出去吃饭,长大了就多和朋友在一起了。峨嵋餐厅 有一种凉面,盛在盘子里(4寸盘),用麻酱汁黄瓜丝拌,有辣的有不辣的,第一次吃 我表哥带我去的,好像是在文革初期。 以后想出去吃饭就问妈妈要两块钱,招呼几个朋友下馆子,四五个朋友在一起,也 能凑个十块八块的。那时间东西便宜,大部分的菜就是四毛六毛一份,几个十几岁 的孩子胡吃海塞一顿。

有一段时间喜欢吃小吃,常去西四北小吃店,护国寺,隆福寺,爱吃的是豆腐脑, 小豆汤,糯米莲子粥,切糕,炸糕,和艾窝窝。有一次在隆福寺等切糕,现做: 一 个方桌子,铺一块大屉布,倒一锅煮好的糯米,整平后倒上熬好的豆沙,然后再一 层糯米,再一层豆沙,一共三层糯米两层豆沙,撒上青红丝。因为是刚做好的,糯 米的香和豆沙的甜,特别好吃。

有一次在友谊宾馆,叫了一份红烧对虾,一个八寸盘里放了六只大对虾,烧的非常 好,只是从此以后吃什么虾都没味道,以至于我现在基本不吃虾了。

再长大一点就去老莫,开始是别人带着去,以后也自己去吃上瘾了就每个星期去一 次。我曾经创下一块七毛钱吃一顿老莫的记录: 一份奶油杂拌(一块一),一份面包 黄油果酱(四毛),一瓶北冰洋汽水。新桥也去吃过,但觉得饭菜不如莫斯科的好吃, 点心还是新桥的好,树根是我老婆的最爱。 还有很多很多。

提起北京就满脑子里是各种吃食,问起名胜古迹倒是没什么印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