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穷底子薄,还是毛泽东时代政府无能(一)公路交通

来源: 2018-02-24 07:31:3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是中国穷底子薄,还是毛泽东时代政府无能(一)公路交通

 

    俯瞰1949年的安徽版图,从广袤的皖北平原到贫瘠的江淮分水岭,从苍莽的大别山到秀美的皖南山区,安徽公路交通仅有低等级公路2088公里;民用车辆403辆。42个县不通公路,11个县公路晴通雨阻,800里皖江和430公里的淮河没有一座大桥。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 1950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仅72万元,1978年达到1亿元,至2008年达201亿元。

 

   1949-1957年,恢复、重建和初步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安徽交通职工根据当时军事行动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需要,兴起了抢修支前公路、整修皖南公路和建设治淮公路的热潮。其中抢修支前公路24条长1205公里,整修皖南公路7条长934.19公里,新建治淮公路4条长1205公里。

 

    1955年, 不仅全面恢复了安徽公路交通,并建成了渔亭至黟县、潜山县至岳西县两条难度较大的山区公路。 到195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328公里,民用汽车已达2014辆,

 

    1958年,沙石公路修到乡政府(人民公社),渔翁挑过“土方”。

 

    1963年,开展“干线公路木桥歼灭战”,把全省9条干线公路上299座小型木桥基本改建为永久性桥梁。整修干线公路和石拱桥,提高了全省公路、桥梁的质量。1964年,公路路面首次使用国产渣油处理成功,到1966年共建成渣油路面363公里。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防战备“小三线”公路修建任务下达后,安徽省新建“小三线”公路43条(段)长1063.2公里;改建25条(段)长829.7公里;新建国防干线公路4条,长48.7公里;新建桥梁189座,改建桥梁1407座。汽车运输企业在支援“大三线”和国家重点建设上也作出了显著成绩。

 

    当然,今天已经只认“高速公路”。安徽高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拥有一条134公里合宁高速到如今2508公里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安徽高速公路拥有量位列全国第九,中部第三。村村通,水泥公路修到了家门口。

 

   新中国的成就,与毛泽东的巨大作用分不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