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春节记事:看代店大队“宣传队”演出黄梅戏《江姐》

来源: 2018-02-17 12:46: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968年春节记事:看代店大队“宣传队”演出黄梅戏《江姐》

   

 

    1967年夏天,“抓军内一小撮”。我随同学从北京到南京,第二次“串连”。其时安庆“武斗”,“好派”占领“振风塔”,封锁长江,大轮无法停靠。经南京或芜湖回安庆的计划落空,大轮可以停靠后,1968年回家过春节。

    

    上世纪六十年代,安徽怀宁县凉亭公社代店大队,有一支远近闻名的“宣传队”。主要演黄梅戏,而且只有一把二胡伴奏。队员主要由代店小学毕业生组成,其中有几位,是渔翁“少先队”的“袍泽”和“旧部”。

 

    女一号叫小潮,是黄老师的女儿。黄老师是双职工,全家住校。在代店小学,“记得小潮初见”,穿着一件小花裙,还没上学。成为“女一号”后,扮相俊俏,嗓音甜美,很快成了大众情人。多少人追星,“琵琶弦上说相思”。

   

     1965年2月,黄梅《江姐》(移植于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演于江淮大院。

 

     1968年1月30日,是戊申年春节。大约是正月初五,代店大队“宣传队”在朱四房演出《江姐》。我和堂弟一道前往观看,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演出后,到代店街杨贤俊家喝茶。杨贤俊比我低两届,在校时活泼调皮,也是我发展的“少先队员”。在“宣传队”中发展成“名丑”,“江姐”中饰沈养斋。剧中江姐骂沈养斋,是帝国主义“豢(huan)养”的走狗,他们读成“眷juan”养。我为他们纠正了发音,并解释“以谷食犬豕(shi,猪)曰豢”,就是养猪养狗。杨贤俊很高兴,说真不认识这个字。

 

    拉二胡的朱家鼎比我高一届,为了探讨二胡伴奏黄梅戏的技巧,当晚还在他大岭家中住过一夜。

 

    男一号朱家华,扮演叛徒“蒲志高”,工小生。在代店小学是好学生,比我低一届,是“少先队”中队长,我的“旧部”。可惜天不假年,五十多岁就因病去世了。有女继承父志,考入“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学习。九十年代初期,我从美国回安庆,她还请我和小潮一家,在戏校看了黄梅戏“王老虎抢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