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不幸:一次错失和解机会过程

来源: 2018-01-15 14:15:3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937.11.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送来日本议和7条件:包括分期撤兵且放弃赔款,华北一带恢复7.7事变前何梅协定的原状。唯一要求,承认“满洲国”。召开国防最高会议第54次常务委员会。会后孔祥熙与前线蒋中正急电。蒋意见:除伪满外,不算苛刻。既然如此,又何必开战?依外交途径去进行。又叫孔祥熙把全部文件给他,再考虑。通话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最后期限:限年底,经驻日大使要求延至1938.1.10派专人送到郑州,蒋中正已经到洛阳追到洛阳,时间已经耽搁了。蒋中正最后指示同上交涉方案。于是,立即正式通知陶德曼大使表达了中国政府意见,陶大使发现已经超时,还是把答覆转交驻日大使狄克逊。驻日大使立即访问首相近卫。希望对期限的延迟有所解释。到时候,知近卫正在出席一项重要会议。坐等回来才交出覆文。近卫皱眉说:日本因为得不到国民政府的答复。在期限满后,立即进行了我所出席的御前会议,鉴于中国无谈和诚意,已经有一个御前会议,是无可挽回的。即“永不以国民政府为交涉对象”的近卫内阁声明。陶的调停,至此完全绝望。于是有了后面汪精卫继续求和的近卫三原则:“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汪精卫再发表“艳电”。再出走河内被暗杀,再组汪精卫政权。

附国防最高会议第54次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