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最初是属于下里巴人通俗的东西,曾一度被禁止

来源: 2017-12-30 11:49:4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高雅的是昆曲,文人创作。京剧最初就是戏班子的人参考其他地方戏编的,而戏班子的人一般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有许多“水词”(病句),例如“昔日有个三大贤”,“今日里来至在大街上”等等。后来才有文人参与创作。

俗,接地气,后来终于受到了慈禧等统治者的认可,于是变成了“国剧”。

从音乐上说,昆曲有固定曲牌,而京剧是走梆子的路线,用板式而不用固定曲牌(也吸收了一些),比较灵活。

京剧最初还有个技术上的问题,就是京胡如果定弦为纯五度会产生杂音,所以要定得比纯五度大一些。后来经过反复试验,大概在1940年代左右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一些老派的演奏者还是习惯于大于纯五度的定弦。文革初期有位老人说我定弦不准,因为我是用纯五度。所以最初京剧存在比较严重的音准问题,在高亭公司的老唱片上可以听出来,搞西洋乐器的人会觉得非常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