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分之三耕地在黄河以北,平原使得人力物资容易集中,战争潜力尽在北方。首都必须在北方

来源: 2017-12-18 14:11:4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中国是一个奇特的地域,其地理和气候对文化和历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近一千年来,中国的首都都在北京,就有非常深刻的原因。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在早期最适合耕种和防御的是陕西的关中平原。秦,汉,唐定都西安一带,俯控山西,河北。但是唐朝是中华文明大发展的时代,华北平原成为谷仓,江南由沼泽变为鱼米之乡。关中平原已经无法成为一个巨大国家的基石。甚至以关中平原的实力,都不足以对抗配备了马镫,军事实力跃上新台阶的游牧民族。西安多次被游牧民族攻占,关中平原日渐残破。洛阳地域狭小闭塞,不足以作为首都。开封更是无险可守,而且容易被黄河淹没,作为首都就是一个玩笑。

以中国现在的版图,五分之三的耕地在黄河以北,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而黄河以南的土地,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江南,都被高山大川分割,要集中资源和人口,发动大规模战争,并供应长时期战争非常困难。建都江南的王朝都短命,根本原因在于无法进行大规模和持续的攻势作战,扩展自身力量。只要北方政权完成整合,南方政权就是苟延残喘的宿命。

元末的朱元璋面对分崩离析,群雄并起的局面,步步为营向北扩张,才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南向北的统一。蒋介石北伐的成功,是前期靠苏联,后期靠英美,而且和朱元璋一样,得益于北方的军阀割据。

这就是为什么共产党定都北京,否则,即使是在工业化的今天,南方的经济实力和人口不断增强,北方只有靠政治因素人为调动南方的资源,才能维持这个巨大国家的平衡和统一。

从经济考量出发,强调地方利益,不对北方做出补偿,明朝的东林党已经做到了极致。东林党强调江南地主的利益,就压不住湖广江西的地主不支持江淮,也压不住专心于海上贸易的郑成功不全力支持江淮战事。地理上的隔绝,没有政治上相忍为国,主动牺牲,就造成南明的内斗不止,自取灭亡。

明末反清最坚决的,反而是从陕西,山西,河南等北方省份流窜出来的赤贫农民和土匪。这些从自身经济利益上来说被明亡清兴影响最小的人,反而为自身尊严和汉家衣冠战斗到最后。

江南的士绅阶层在明末的表现实在太糟糕,即使汉人重掌政权,来自江南的人在高层领导中的比例,也远远小于受教育的人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