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都北京,是英明还是失策?

来源: 2017-12-18 11:47:2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明朝如果不迁都,继续以南京为都城,它将成为史上唯一一个以江南大城为京师的大一统王朝,而历史的航船很可能由此改变航向。

明初朱元璋、朱允炆两代,以南京为都,迁都北京,完全是明成祖朱棣个人意志的结果。

朱棣在篡夺大位后, 仅仅在南京居住了七年,就开始北巡,此后就经常性地住在北京,把都城南京当成了馆舍。

他在永乐十四年曾短暂地回到南京,目的就是与群臣商量迁都的事。在遭到多数廷臣的反对后,朱棣施展专制君主的威力,强行压制反对意见,新都营建工程在第二年大规模地展开。永乐十八年正式下诏,以北京为新都,以南京为留都。

朱棣将都城北迁,完全违背众意,连监国的皇太子朱高炽都不赞同。只是朱高炽不敢明里反对,但他一即位,马上着手把都城南迁。首先借南京地震,命皇太子朱瞻基(宣宗)回南京镇守,又令回国的下西洋官兵在南京集中,为再次迁都——这次是往回迁——做好准备。可惜仁宗在位时间过于短促,而宣宗与他父亲又是一个“反轴”,他更喜欢北京,于是南迁计划流产,从此都城就不挪窝了,趴在华北平原尖尖上那么局促一小块地方(西、北为山,东近海湾)。

仁宗与多数廷臣反对迁都北京,主要考虑到北京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衰落、资源贫乏,所需物资以及朝廷、百官、大批驻军和势必急剧增长的大量人口,将完全依赖几千里的运路(又称漕河、漕路)运输供养,十分困难,将为百姓增加异常沉重、且永无尽头的负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造成国力和民力的长期、持续的无谓消耗。这个经济账,算不来!

仁宗君臣的担心绝非多余,在以后两百年的时间里,北京就像一条张开巨口的贪婪的龙,将天下财富源源不断吸进它的肚子里(北京的所有生活、生产物资,全部依靠江南民运和官运);甭说别的,就是每年四百万石京运粮食,从运河一节节地往北运,再加上漕路的维护以及黄河冲决之后的治理等等,不知要消耗多少资源!一定是天量的,无法计数。

大家想想,如果把这些资源和财富省下来,明朝中央和地方是不是会有更多的积蓄?国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百姓也会富庶很多。而明朝始终摆脱不掉“国穷民困”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太多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了。这是立都北京的经济账,很不划算(后来清朝的情形大体相同)。

还有一本战略账。

有人说,朱棣迁都北京对于保障北方的国防线至关重要。我不同意,明代的北方国防线,从最西的甘肃镇到最东的辽东镇,绵延万里,九大边镇(“九边”)有效地抵御着漠北的强敌,谁说一定要把都城摆在前线,才能有效防御呢?

永乐时,出于北征的需要,以北京为后方基地可以;但之后历代君主守成,以北京为都,形成名不副实的“天子守边”,则大大不可。(可参考我写的《朱棣真的割大宁媚“虏”吗?明代“天子守边”是被迫形成的》)

事实是,把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的都城摆在离边境这么近的地方,恰恰使其成为万里九边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动辄国本动摇,处累卵之势。一旦强敌溃关而入,马上使国家面临倾覆的危险。这在明朝历史上多次发生,如正统十四年瓦剌军攻进京畿,嘉靖二十九年鞑靼军兵临城下,以及崇祯中清军多次在京郊纵横野战,京师频频报警!“天子守边”根本起不到巩固国防的作用,反而使得辽东、宣府、大同、蓟镇为保障京师和陵寝,屡屡为之牵制。而最不幸的是,清军在崇祯十七年击败李自成后,轻而易举就占领了北京——在古代,京城丢了,就意味着亡国。

明朝如果定都南京,而将北京改为军镇,在此屯驻重兵,与左右之蓟辽、宣大联成铁壁,将从整体上改变捉襟见肘的被动态势,有利于巩固在东北方向的国防。蒙古军或清军纵使破关而入,在华北骚扰,明朝仍有广阔的战略空间以从容调剂应对,而不至骤然失陷根本。

同时定都南京,倚靠富庶的江浙和沿海,国家根本之地远比北方更为稳固。就是李自成、张献忠在中原滋扰,明朝定乱之力,也将更有余裕。至少不会困守北京,清军迫于前,流贼乱于后,始终处于腹背受敌的窘境。

明朝在崇祯十七年骤然亡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北京四面皆敌,如鳖在瓮,毫无回旋余地造成的。

而明朝长期将国家的主要资源投在北京,对江南几无经营之策,唯虚设一名义上的留都。使得中原沦陷后,南明虽在南京仓促建国,却毫无经略御敌的资本和实力。待清军南下,顿时土崩瓦解,实不出意外。

因此我认为,明朝如果不迁都,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国力更强,民更富,战略形势更优。大明的国祚或许会更长些,不至于在崇祯十七年骤然崩亡;即使中原沦陷,明朝也有望像南宋一样,抱半壁江山以求自存。

朱棣强行迁都北京的决策,是他缺乏战略眼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