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美国夫妻偷拍照

来源: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2017-10-03 09:54: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369 bytes)

36年前的1981年,旅行还不像如今汽车、高铁、飞机这样便捷,中国人走向世界难,外国人走进中国也难。

即使在国内骑行自助游,想要住宿都需要教育部的介绍信,吃饭不仅需要钱还要有粮票。

永久牌“二八”自行车和海鸥牌的照相机,算得上那个年代的两大件儿了。

80年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模样的?这对美国夫妇镜头下的影像能给我们一些珍贵的记录。

他叫唐纳德,当时30出头,在韩国服军役,官居少校。

他的太太葛兰达,随军家属。夫妻两人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国外旅行。 为了纪念结婚5周年,他们决定再一次出发,恰巧看到了“中国10日游”的广告,就这样决定了目的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们必须为自己所向往的一切,付出努力。每人1800美元的团费让小两口很是吃力,葛兰达为了攒够旅行资金开始出去打工。

1981年11月,他们飞往香港,然后直飞大陆,在南京大校场机场入关。
 
和我们每一个外出旅行的心情一样,唐纳德抑制不住的激动,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拍摄着他的所见所闻。

那时候没有wifi、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人们却无比的快乐、真实、淳朴。

第一站:南京

落地南京入关,紧接着转机上海。穿着制服的海关工作人员,那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空气刘海了。

那时候,没有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却有着真挚的笑容 (左边的小哥哥侧颜好像赵又廷)。

盖上海关通行戳,据说海关跟着收音机学了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

第二站:上海

80年代的上海在唐纳德的镜头中展现的更有味道,这是南京路步行街36年前的模样。

大街上都是蓝色、黑色的棉服,路边的绳子上晾晒着衣物、被子,满满的烟火气。

那时候中国独有的三蹦子。

老师带领小朋友过马路。

工厂工人在休息期间,活动身体。

中国奶奶的形象——辛勤、慈祥、博爱。

拍照收费的小商贩,现在一切景区也提供这样的服务。

游览豫园的人们。

那时候,人们闲暇的时候,也带着孩子们出去活动。

愚园路1136弄31号,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原王伯群私宅,上海滩少有的豪宅,如今变身上海长宁区少年宫。

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少年宫练习书法。

小姑娘学习刺绣。

那时候没有繁重的英数奥。

只有欢快的舞蹈,尽情的歌唱。

旅行团还特地安排了小朋友表演节目。

参观传统工艺厂,解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站:杭州

杭州的隽美,同样吸引着唐纳德夫妇。从上海坐火车到杭州,耗费了半天的光景

当时女士的烫发头, 男士的白衬衫、红领带绝对属于新潮派了。

这大概是唐纳德眼中古典而新潮的东方女子吧!

那时候金发碧眼的老外, 在中国人群中显得那么特别。

当美国人遇上日本人,他咔擦给他们拍了张合影 。

那时候,家中的孩子都有一顶这样的闪闪红星帽。

镜头下都是中国人的情味儿。

那时的小贩都拿着算盘,如今连计算器都要被淘汰,卖水果都用手机支付了。

那时候的文艺青年在公园里写生画画。

那时候,汽车还没有占领大多数街道,悠闲随意的走在路上说说笑笑。

那时候,学生都扎着两股麻花辫,很有年代感。

第四站:北京

中国的首都是唐纳德夫妇的第四站,国际友人一定不会错过。在故宫,中国老奶奶的三寸金莲让他们惊呆了。

红色的公交车和二八自行车。

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汽车款式——方头方尾。

那时候的北京农村,村民赶着羊群去放牧。

那时候,驴拉车还很常见。

以上是和唐纳德一起旅行的“驴友” 在北京拍的照片。  

这些老记忆,给经历过的人无限回忆,给我们以无限遐想。
 

第五站:天津

中国的探索之旅将在天津画上句号。他们很少拍到到此一游照,胶卷几乎都用来记录中国的市井民情。

警察在路口执勤。

集市上人流攒动 。

地毯厂的工人正在专心的修剪。

参观景泰蓝工艺。每个时代,能够被大家所铭记的,必然是勇者。那个时候,旅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名词,而唐纳德夫妇,用独特的视角拍摄1600多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中国。

所有的底片,唐纳德都视如珍宝,直到交给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中国人张望处理,他们才逐渐呈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那时我也回到广州 -fonsony- 给 fonso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3/2017 postreply 14:47:26

好亲切呀。 -清漪园- 给 清漪园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3/2017 postreply 15:12:40

那时候是中国最美好的时候 -GuoLuke2- 给 GuoLuke2 发送悄悄话 GuoLuke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3/2017 postreply 15:40:24

很像现在的朝鲜! 过去的岁月,挺美好的! -FollowNature- 给 FollowNatur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3/2017 postreply 17:12:45

没有可比性 -GuoLuke2- 给 GuoLuke2 发送悄悄话 GuoLuke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3/2017 postreply 17:50:49

想起小时候被少年宫安排接待外宾参观了。 就是这个样子啊。 谢谢分享。 -落英如雪- 给 落英如雪 发送悄悄话 落英如雪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3/2017 postreply 19:01:03

照片很有意思。不过不喜欢解说的部分语气,仿佛过去的生活比现在好似的。都是自己的幻觉。 -DoraDora2008- 给 DoraDora2008 发送悄悄话 DoraDora20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3/2017 postreply 19:31:29

那个年代生活不富裕但很少听说抑郁症和自闭症。 -我爱葫芦丝- 给 我爱葫芦丝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04:39:18

现在的朝鲜就是这个模样 -wangd103- 给 wangd10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09:06:28

在毛的领导下,我们每天穿着灰兰黑,数着粮票布票,一分钱掰成3瓣花还不够的寒酸日子,却仍然要喊他‘万岁’! -优闲丽人- 给 优闲丽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10:09:06

那时的家里的老二穿的永远是老大穿下旧衣服。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11:26:31

那时候给要为未来打下工业、人口、人才和教育的基础,当然要节俭。不像最近几十年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140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12:06:05

不能解决当时人民的生活问题,就业问题,还要痴谈未来?有何资格来谈论未来?都饿死l了上千万人也是给未来打基础?你脑子没病吧?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12:27:59

教育的基础?毛的文革使整整一代人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2弹1星靠的全是民国培养的人才。抗战8年都没有让学校关门一天,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173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12:33:05

优秀的反共精英不应该拿道听途说的鸡汤故事来当证据。仇共时传谣说饿死千万,粉民国时饿死淹死搞死那么多就不提。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56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14:02:09

讨论应以事实为基础,你的叫骂声只能说明你的理缺词穷和你的个人素质。民国战乱有人饿死,但在没有战乱的年代28-37年被称为黄金10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4/2017 postreply 15:01:28

仇恨也要有理智。拿谣言鸡汤当证据,没有说服力。为仇恨而仇恨,不利于身心健康。您保重,不跟您纠缠了。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38 bytes) () 10/05/2017 postreply 08:14:15

81年早改开了,需要“偷拍”? -武胜- 给 武胜 发送悄悄话 武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17 postreply 08:07: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