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而不战”论,是对抗日先烈的亵渎,也是对中华民族的亵渎
三啸网友在帖子“关于抗日战争之总评【原创】”中,提出“所以总体来讲,国共两党是‘抗而不战’”,是对抗日先烈的亵渎,也是对中华民族的亵渎。
兹列举四篇“参考文献”,加以驳斥。
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2。 《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
(维基百科)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含国共两党)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战役 |
中日双方部队及主要将领 |
結果 |
日本獲勝 |
||
第一次淞沪會战 |
簽署停戰協定;上海非軍事化 |
|
長城戰役 |
||
热河抗战 |
日軍勝利,熱河省併入滿洲國 |
|
绥远抗战 |
中國獲勝 |
|
中:宋哲元 |
日軍勝利,平津淪陷 |
|
中: 阎锡山(总司令)、卫立煌、朱德、傅作义,六个集团军,约580,000人 |
中方伤亡逾100,000人 |
|
淞沪会战 |
總司令長官:蔣中正、副司令長官:顧祝同; 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下轄第八、第十集團軍; |
中方伤亡:270,000人. |
南京战役 |
中方伤亡军人约50,000余人(包括平民估计超过300,000人丧生) |
|
徐州会战
|
中: 李宗仁(总司令)、汤恩伯,600,000人,六十个部队 |
中方伤亡约20,000人:日方伤亡超过16,000人 |
兰封会战 |
日軍勝利 |
|
武汉会战 |
中: 蔣介石、薛岳、李宗仁,一百二十个师总兵力约1,100,000人,飞机100余架,军舰40余艘 |
中方伤亡约400,000人:日方伤亡140,000人 |
广州战役 |
日本勝利,廣州及佛山增城等地淪陷,粵漢鐵路失守。 |
|
南昌会战 |
日本獲勝 |
|
随枣会战 |
中國獲勝 |
|
第一次长沙会战 |
薛岳,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0,000多人:100,000 |
中國獲勝 |
|
日軍獲勝,占领南寧 |
|
枣宜会战 |
日軍大勝 |
|
百团大战 |
中: 彭德怀,120师、129师105个团及民兵约40万人(正规军逾20万人) |
中共戰報约17,000人:日方2万余日本军人,约5千伪军 日方:日軍與皇協軍傷亡失蹤總數約3千人 |
豫南会战 |
中國獲勝 |
|
上高会战 |
中國勝利 |
|
晋南战役 |
日本勝利 |
|
第二次长沙会战 |
双方均声称胜利 |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中方伤亡28,116人 |
|
滇湎路战役 |
日軍佔領緬甸 |
|
浙赣战役 |
中方傷亡70,000餘人;日方傷亡36,000人 |
|
鄂西会战 |
中國勝利 |
|
常德会战 |
中國勝利 |
|
豫湘桂会战 |
中:蒋鼎文, 薛岳, 张发奎, 100万 |
中方:损失兵力五六十万, 伤亡~300,000 |
长衡会战 |
中:薛岳 |
日軍勝利 |
第四次长沙会战 |
長沙失守 |
|
衡阳保卫战 |
中方17,000余人(其中5,000余人阵亡) |
|
桂柳会战 |
日軍勝利 |
|
滇西缅北战役 |
中國勝利,建立中印公路補給線。 |
|
密支那战役 |
盟軍勝利 |
|
强渡怒江战役 |
中國第二十集團軍慘勝 |
|
湘粤赣战役 |
日軍攻陷贛州 |
|
豫西鄂北会战 |
日本控制老河口 |
|
湘西会战 |
中方伤亡20,601:日方伤亡20,000人 |
|
桂柳反攻战役 |
中方死傷不詳:日軍4,000人死亡,5,000人被擊傷 |
3。《郝柏村:中共自称是抗战“中流砥柱”有欠公道》:
(BBC中文网 李文)
·
· 近年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战胜利既不是共产党的功劳,也不是国民党的功劳,而是美国的功劳。因为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结束了战争,再加上美国也给国民政府很多军援和财政支持,所以对于中国抗战来说,最大功劳的应该是美国。
郝柏村形容这种说法是“颠倒事实,是灭自己威风的一种说法。”
他解释说,在抗战期间,中国牵制了一百万日本军队。如果中国当时变成日本的附庸了,日本不仅可以把这一百万军队派去打苏俄、打南洋,而且还可以征用中国的兵去帮日军打仗。
他认为,日本人后来失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解决中国战场。他还披露说,日本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曾派野村吉三郎到美国去谈判。当时日本为了同美国妥协,答应说日本在中国大陆停战六个月,而美国也应该不干涉日本。当时美国准备接受,被蒋委员长知道,马上告诉罗斯福(美国总统),对不起,如果你们妥协了,日本人不打了,我不停战,后来罗斯福没办法,最后才发生了珍珠港事件。郝柏村说,如果蒋委员长那时候停战的话,停战就停战嘛,那美国人根本不会跟日本人打起来。
4.《美国和日本的血海深仇,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要下达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的命令》(文学城,宜城渔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美国在日本广岛市投下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場核武器空袭行動。原子弹爆炸造成广岛市十几万居民死亡,都市遭到毁灭性打击。美国在三天后的1945年8月9日,再次对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摧毀了位於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日本于广岛市原子弹爆炸的9天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斯韦尼,就“日本政府抗议美国纪念投放原子弹50周年”一事,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
我是美国空军退役少将查尔斯·斯韦尼。我是唯一一位参加了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在对广岛的轰炸中担任驾驶员蒂贝茨上校的右座领航员,在对长崎的轰炸中任编队指挥员。(|* Z) r6 p
作为唯一曾参与两次原子弹轰炸的飞行员,我将陈述本人亲身经历的往事。我要强调指出,我所陈述的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有些人就是无视这些明显的事实,因为这些事实与他们头脑中的偏见不符。
此刻,作为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们,我要陈述我的思考、观察和结论。我相信杜鲁门总统做出的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不仅符合当时的情况,而且具有压倒其他可能选择的道义上的必要性。像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一样,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一件事就是战争。我们这个民族不是穷兵黩武的骑士,我们不渴望那种辉煌。而当我国正在大萧条中挣扎时,日本开始了对邻国的征服----搞什么"大东亚共荣圈"。" N' L _% j; S: J$
法西斯总是打着最漂亮的旗帜去掩饰最卑鄙的阴谋。这种"共荣"是通过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总体战进行的。日本作为一个国家,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要统治亚洲,并由此理应据有亚洲的自然资源和广袤土地。日本屠杀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未有丝毫的怜悯和犹豫。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屠杀。这是事实。
日本认为美国是阻止其实现在亚洲的"神授"命运的唯一障碍,于是对驻扎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精心策划的偷袭。偷袭时间定于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因为此时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摧毁舰队实力、消灭人员,给予美国海军以致命的打击。数千名美国水兵的生命湮灭于仍然沉睡在珍珠港湾底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里,其中的许多士兵甚至不清楚为什么受到突然袭击就已死去。战争就这样强加在美国的头上。6
科雷吉多尔岛的陷落,以及随后对盟军战俘的屠杀,驱散了对日军兽性的最后一丝怀疑。即使是在战时,日军的残暴也是令人发指的。巴丹的死亡进军充满恐怖。日本人认为投降是对自身、对家庭、对祖国、对天皇的污辱。他们对自身和对敌人都毫不手软。7000名美军和菲律宾战俘惨遭殴打、枪杀、被刺刀捅死,或惨死于疾病和饥饿。这些都是事实!
随着美国在广阔的太平洋向日本缓慢地、艰苦地、一步一流血地进军,日本在最大的程度上显示出它是一台冷酷无情、残暴无人性的杀人机器。无论战事多么令人绝望,无论机会多么渺茫,无论结果多么确定,日本人都战至最后一人。为了取得可能大的光荣,日军全力以赴去杀死尽可能多的美国人。美军开进得距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行为就变得越疯狂。塞班岛美军阵亡3000人,其中在最后几小时就死了1500人。硫黄岛美军阵亡6000人,伤21000人。冲绳岛美军阵亡12000人,伤38000人。"神风敢死队"驾驶装载炸弹的飞机撞击美国军舰。队员认为这是天上人间至高的光荣,是向神之境界的升华。/ N" I& t7 {
9 d* L7 / L: ~
日本用言语和行动表明,只要第一个美国人踏上日本本土,他们就处决所有的盟军战俘。日本为大屠杀做了准备,强迫盟军战俘为自己挖掘坟墓。即使在投降后,他们仍然处决了一些战俘。% @*
《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人认为这是荒唐可笑而不屑考虑的。我们从截获的密码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争取以可接受的条件来谈判投降。
! U: t: E# _5 U
8月6日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国飞机开始轰炸日本本土,一个个日本城市化为火海,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死去,但日军仍然发誓决不投降。他们准备牺牲自己的人民,以换取他们所理解的"光荣"和"荣誉"--不管死多少人。他们拒绝救助平民,尽管我们的飞行员事先已就可能来临的空袭投撒了传单。在一次为期10天的轰炸行动中,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的许多地方化为灰烬。即使在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之后,日本军部仍然认为美国只有一枚炸弹,日本可以继续坚持。在8 月6日之后,他们有3天的时间投降,但他们不。只有在长崎受到原子轰炸后,日本天皇才最后宣布投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仍声称他们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战斗。一些陆军军官发起叛乱,试图截获并销毁天皇向日本人宣布投降的诏书。/
, S, Y% t8 D* e3 n) n
这些事实有助于说明我们所面临的敌人的本质,有助于认清杜鲁门总统在进行各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背景,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是必要的。像每一个男女军人一样,杜鲁门总统理解这些事实。伤亡不是某种抽象的统计数字,而是惨痛的事实。
为什么太平洋战争的历史这么容易就被遗忘了呢?也许原因就存在于目前正在进行着的对历史的歪曲,对集体记忆的歪曲。在战败50年后,日本领导人轻率地声称他们是受害者,广岛、长崎与南京大屠杀在实质上是一回事!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日本为何要向其受害者道歉。与德国认罪的姿态不同,日本坚持认为它没干任何错事,它的行为是受当时局势的拖累。这种态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弥合创伤的希望。只有记忆才能带来真正的原谅,而遗忘就可能冒重复历史的危险。0 L# X. I4 f
经常有人问我,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是否是出于报复,是否是蓄意毁灭一个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对此有如下事实:一,在最初的轰炸目标清单上包括京都。虽然京都也是一个合法的目标,在先前的空袭中未曾予以轰炸,但陆军部长史汀生还是把它从目标清单中去掉了,因为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也是日本的文化宗教中心。二,在战时我们受到严格约束,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轰炸东京的皇宫,尽管我们很容易识别皇宫并炸死天皇。毕竟我们不是为了报复。我经常想,如果日本有机会轰炸白宫、杀死美国总统,是否也会像美国这样克制。我认为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