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来源: 2017-06-25 05:40:5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蒋介石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定》  

 

     1932年5月5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后,1933年5月31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日本侵略定 《塘沽定》。是“九一八事变”后,另一个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

 

   《塘沽定》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城沿线为非武装区,实际上承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同绥东、察北、冀东自由出入地区,从而军进一步侵占北敞开了大

 

    中国军队在1933年6月上旬完全撤出定的防线。日撤出第六、第八师团;但将玉田,将木旅密云,以“察中国军队”。后来发动“七七事变”准了充足的力量。

 

   《塘沽定》字后,南京国民政府不敢公开,但仍然被透露并受到广泛的抨。最中国方面公布掉第三条中的“大致”和第四条中“上述警察机关,不可利用刺激日感情的武力体”一句,是受到19路、东北军、;中共表《国民党出平津北宣言》;1933年6月2日,南京国防会上被指证签订这定是“法擅”,汪精卫出面“承担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了中国北,并继续向关内挑衅。蒋介石与南京政府除了将日的侵略诉诸于国外,事上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正如国民党元老胡民所指,蒋氏的日政策是“三无主”,“以无法、无任、无抵抗之三无主为应付日本之惟一方必至国亡种而后已”。北相继沦陷,艰难的蒋介石在反蒋派的逼迫下不得不第二次下野。

 

    蒋介石在其宦海生涯中曾三次下野。第二次下野,自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1月28日。由行政院长孙科,主政。

 

    科政府面临严峻的外交形科政府成立,日正向发动进攻。12月25日,中央行委会全体会于日本攻尽力之所及,极抵抗,并以国民政府名义电学良:“极筹划自,以固疆圉。” 州失陷后,日没有停止事行,反而在上海示威挑衅。了阻止日军扩大侵略,科政府在外交部长陈友仁的主下,提出了交方案。

 

    1932年1月,“极抵抗”的孙科政府台。由蒋介石和汪精卫合的南京政府,他希望与日本妥

 

    科悲愤难抑,到中山陵痛哭。迅先生当曾写了一首《无》:

 

“血沃中原肥草,寒凝大地。英雄多故夫病,泪洒崇陵噪暮”。

 

最后一句 ,就是写科跑到中山陵去哭灵。

 

    城抗,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大模以武力抵抗日入侵,也是“七七”事前中国军队最大模的抗日役。

 

     1933年3月,日热河,并城各关口。中国守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指挥该军英勇抗。第三十七冯治安部旅赵登禹,奉命派王长海团为,急行增援喜峰口。王成500人的大刀,乘夜分两路潜入敌阵,趁日酣睡,用大刀砍。但日仍然攻破冷口、古北口(古北口是由于带领从山路豁口越过长城包抄才得以攻破的)入关内。

 

    由于日本被国联开除,国声誉下降,日也希望能定一段时间巩固北。北平政员长黄郛和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秘密交涉。最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委任的全代表陆军中将熊斌和村宁次在塘沽署了《塘沽定》。

 

    村宁次首先提出停战协定草案,并是关东军的最后案,一字不容更改,要求中国代表在上午11前作允与否的答复,中方代表熊斌提出的《中国代表停战协定意见书》,弃而不硬表示,中方日方所提停战协定草案,只能回答“”与“否”,一切声明必等待停战协字以后再行商。双方相持到1050分,离最后限只有10分,熊斌被迫在一字不容修改的日方提案上了字。

 

附:《塘沽定》内容

 

    关东军司令官元武滕信,于昭和8年5月25日,在密云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所派使、分会参徐燕谋所提出的正式停。依此,关东军司令官元武滕信,关于停战协定,委任全该军代表关东军少将冈村宁次,在塘沽与国民政府事委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应钦所委任的停战协定全北中国代表、北平分会、陆军中将熊斌,签订战协定于下:

 

一、中国军队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线以西、以南地区。后,不得越过该线,又不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

 

二、日本军为证实第一行情形,随机及其他方法察 中国方面加保,并予各种便利。

 

三、日本证实中国军业已遵守第一项规,不再越上述中国的撤退线继续进行追,并自回到大致长城一线

 

四、线以南,及第一所示之线以北、以地区内的治安持,由中国方面警察机关担任之上述警察机关,不可利用刺激日感情的武力体。

 

五、本定盖印后,即生效力

 

以上据,两代表于此名盖

昭和八年五月三十一

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

北中国代表熊斌

 

自《中外要1689-1949》,P592-593,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