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岁月(三):下乡第一天

来源: 吴友明 2017-05-22 12:27: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134 bytes)

我家是在一九六九年二月五日下乡的。那天早上,我们的家具要从小巷子的借居的小屋里搬到大街的街廊,我最后深情地方看着这条典型的闽南风格的街廊:上面是骑楼。骑楼墙接瓦连,显得极 为整齐美观,既给人们提供了"冬暖夏凉 ",又具有避雨遮日的 "阳雨伞" 作用。多少美好的时光,我和我的夥伴们曾经在这里用木板搭起乒乓球台打球,我们被从教堂赶出来之后,我走过这条街廊也要低著头,因为我在一夜之间成为“黑七类”的子女,是属于“老子反动儿混蛋”的一个与社会不齿的人。我的两个妹妹以前经常在这条街廊跳绳子踢毽子,也很久不敢到街廊踢毽子,那些红五类的孩子随时会把她们的毽子抢走,她们被欺负的时候,总是偷偷流泪,也不敢告诉父母。不知道为什么那些平时很熟悉的邻居叔叔阿姨们都变了,原来常和她们有说有笑,现在看到了却马上收起笑脸?那些邻居大哥大姐们为什么在批斗大会上对爸爸拳打脚踢?为什么像爸爸那样的好人会变成 “历史反革命”坏人,而那些“红小兵”可 以抢你的东西,抄你的家。她们幼小的心灵里就要承受著巨大的伤害,不知道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不公道?也许下乡了,离开这个城市,就不会被人欺负了。

       我从小喜欢看连环画,相信乡下一定像画那样美,我喜欢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看牛儿吃草,淋沐著田野和山谷吹来的风,相信我可以在广阔天地里亲手砍伐一棵树,再切开锯成木板做一台乒乓球台,相信我的的妹妹在乡下踢毽子是在那像排球场一样宽的水泥晒 谷场上,不必闪过街廊的行人,更不会有坏孩子抢她们的毽子,她们会绕著高高的谷堆踢毽子,绕过一圈又一圈。

       把家具全部搬出来,骑楼走廊上的人们又走下大街行走。不一会儿,大街上已经非常热闹。几辆长途客车和货车驶进江城的街道居委会门口,准备运送下乡人员和他们的家具。石码的老街道都还 是 那种两旁带骑楼的窄小街路,纵横交错,平时很少见到大汽车入街,没有上山下乡这场运动,一天到晚是没有几辆汽车进来的。

       不远的地方就是居委会,居委会门口前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一条大红布帘横街悬挂,上面写著 "热烈欢迎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到农村去" 。骑楼走廊的墙壁上,贴著下乡人员光荣版。长方体的红砖廊柱上都喷上黄底红字的毛主席语录,原来的的窗户木雕花和门匾八卦图也被毛主席语录版和革命大标语取代,红太阳的光辉照遍小城大街小巷,原来安详的小城镇显得躁动和忧郁。

       这几个月是石码镇解放二十年来最激荡人心的日子,街头巷尾都在谈论上山下乡。今天是石码镇在文革后第一次大规模下乡人员启程,在下乡人员中,有下放的国家干部、大红大紫的红卫兵头头、 "红五类" ,也有早已被打倒在地上又踩上一脚的地富反坏右和牛鬼蛇神、新上" 线"的七种人、 "臭老九" 等等。按类型分,有知青、社青和城镇居民。

        喇叭里传来毛主席语录谱写的歌曲,歌声激昂:"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插队知青和居民们个个胸前佩戴著大红花,一群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在工宣队员的带领下高呼著口号:

       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

       热烈欢送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上山下乡!

       ……

       刚十八岁的我坐在车上,手探出的窗户与我的几位哥们告别,汽车开动了,慢慢在街道上走,很多送行的人在跟著车跑动。汽车上公路后加速前进,车轮卷起路上的泥巴,几位跟车的人被喷溅了一身泥水。

       我是以“户青”身份下乡的,也许很少人知道“户青”这个名词,这是在文革中流行的上山下乡常用语,“户青”就是下乡的全户城镇居民的“老三届”知青。一九六八年全国城乡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掀起之后,在很多城市里,上山下乡运动领导机构是由知识青年和城镇 居民两套人马组成的。在我们龙海县,就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 ”和":城镇居民上山下乡办公室“两个机构。知青办是针对单身知青,城居办是针对全户下乡。其实,这两个机构是一套人马,实施细则却不同:在下乡半年之内,凡是全户下乡的,不管你是不是老三届,落户安置费一律是每人160元,知青单身汉每人230元。在落户后的六个月里,全户每人每月6元,单身汉每人每月8元。这只是安置费用的区别。“户青”造成的影响是把 “知青”"这个概念模糊了。在单身汉中,很多人不是老三届,名字却放在"“知青办”花名册里;而全户城镇居民中的老三届,却成为 “城镇居民。当时我以为以为除了少拿几元钱之外,户青和单身知青没什么区别,没想到这个区别后来对我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凡是招工、招生,这些城镇居民中的老三届被排撤在“知青”身份之外。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企业计算知青工龄,很多户青也不能享受知青工龄待遇,为此,我在毕业十五年之后,才又回到母校要求证明是老三届,有通过熟人疏通,才补给我知青工龄工资。当然,这是后话。

       车开上公路,我想象著我们要落户的山区南靖书洋的模样。听说书洋在一座叫“天岭”的山脚下。“天岭”,顾名思义,一定是一座很高的山岭。我想像那崎岖坎坷的山路、陡峭险峻的山峰和深山老林里的“夹皮沟”……。那就是我未来的人生归宿吗?

 

       

      我们乘坐的是一辆老旧小客车,全车坐二十几人,都是全户下乡的的老邻居。大家都认识,却没有一个人到过书洋,大家只知道要过天岭,山高路难行。有人传说我们是第一批到书洋,会分配在书洋公社的中心地区插队,是全公社中地理位置最好、地势最平坦、农副业最发达、社员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我想,叫 “书”和“洋”都很平展,地名不错,应该不会太坏的。在动员下乡的过程中,居委会的干部就说,先下乡的人会被安排最“洋”的生产大队,后下去的只能到较 “山” 的地方,所以有很多人看到上山下乡潮流不可挡,争先恐后报名,要第一批下乡。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有的第一批下乡的知青不仅落户村子经济条件好,而且只在农村“镀金”一、二年,就回城工作,成为“文革的受益者”。

       车窗外仍然细雨蒙蒙,车子由西向东驶向漳州,沿途是九龙江下游肥美的河谷地带。有当年以“龙江风格”闻名全国的榜山公社,冬闲的田野种满紫云英,在小雨中舒展著翠绿;有“闽南碑林” 之称的云洞岩,突兀在鹤鸣山上,奇葩似的岩峰在云雨中露显峥嵘……。这就是我即将要告别的美丽的家乡啊!我是多么羡慕我的几位农村的同学,他们的家就在这里,在这被喻为“鱼米之乡”、“福建粮仓” 的漳州平原的黄金宝地。

       汽车经过漳州进入南靖城关之后,是南坑公社,公路越来越陡。公路下是九龙江支流的船场溪,溪水比主流江水清澈多了,公路山上的树越来越高越来越密。但最令人惊诧的是有些巨大的环形土楼,横躺在公路两边,土楼外型好像是古代的城堡,呈圆形或者方形,它们一般有二层到四层。。从外面看去,土楼墙上整齐地排列著长方形的窗口,高不到一米,宽不足两尺,窗口与窗口之间距离在三米到四米之间。由于土墙很厚,每个窗口都显得黑黝黝的,好像储藏著无数的机关和奥秘,使人浮想联翩,去猜测先人什么选择这样的建筑形式群族而居?

       汽车时左时右地爬坡,盘旋而上,进入船场公社后,地面陡了。有人说,这是开始上天岭,要爬坡九公里。向窗外望去,坡下是无底深谷,绿林掩罩;坡上是悬崖峭壁,乱树倒挂。我坐在窗口的位置,远眺前方山峦起伏,云雾缠绕,有的山峰突兀云外,与天际相连,我想那一定是天岭山吧!曾感叹无缘一睹李白《蜀道难》之雄奇,而眼前的天岭山脉不正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岩”吗?

       天岭,顾名思义,象天一样高的山岭,地球上绝没有第二座山脉的名字象“天岭”那样高不可攀,直逼蜀道之险!

       爬了约一小时的陡坡,据我估计快到坡顶了,突然感觉好像车子向左上方兜了一圈,整个身子猛一下子倒向右椅背,有的人开始呕吐了。我的胃酸也向上涌,赶快把头伸出窗外,向下望去,山腰斜躺著一条黄色的带子,那就是我们刚刚爬过的公路。后来我知道这个地方就是著名的“天岭大弯”:在同一个陡立的山坡斜面上做360度的向左向上大转弯,让你惊心吊魄,不时听说有翻车事故,汽车司机每到这里小心翼翼,但还是有汽车掉下去几天后才被发现。

      天岭是横贯在船场和书洋之间的一座山脉,天岭以东是船场,以西是书洋。转过天岭大弯后,大约十分钟就到了到公路坡顶。坡顶北面是天岭山峰顶,遗憾的是人在车上,被公路旁的斜坡挡住,无法看到顶峰风光。坡顶南面的景色却十分壮观。远看山峦层层叠叠,近看公路下千里林海浩翰。一排排数丈高的杉树整整齐齐向坡下排列,又时而被山下的白云霭雾挡驾,就象披著绿色战甲的千军万马冒著硝烟向山下冲锋。无疑,这是人工种植的杉林。

       我想,上天固然神奇,也需要人工创作的大手笔,才有这充满生机的天岭。如果说“人定胜天”,那我为什么不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来不及异想天开,汽车就开始下坡,从窗外灌进的风忽然冷了起来,而且含著更多的水汽。天还是被阴云罩的严严实实,雨却小了点,偶尔有雨丝飞进窗内,打在脸上,冰凉凉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天岭山脉象一条分隔闽南和闽西的气候带,岭东的船场较温暖,而岭西的书洋较寒冷,当地农民称岭东为“岭外”,岭西为 “岭内”。过了天岭,就是真正的“内山人”。

       下坡后大约二十分钟,汽车经过一段曲折狭长的路段,下滑时有时又忽然跃上一个小坡,又马上下降,恍恍惚惚间,地势逐渐宽阔,我的心情也逐渐开朗起来。

       公路旁又有几处土楼群从眼前晃过,跟船场见过的一样,但数量比船场多了。不仅有方的、圆的,还有扇形的、交椅形的。这里的地势较平坦,许多平整的农田排列在公路两旁,给人与“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二十几年后我才知道,这里的一座叫“龙潭楼”的四角楼,是台湾政坛风云人物吕秀莲的祖厝,她在一九九二年曾回“龙潭楼”寻根访祖。

       窗外的景色真是不错!随著汽车滑入一片平地,公路左边是山坡,右边有一条小河时隐时现,时远时近。有一段河面就在路旁,河水清澈见底,河滩的鹅卵石被洗得发亮。一条单人行的小木桥横跨两岸,桥长足有二十米,桥下的木桩有一丈多高。当天傍晚我就知道,这就是田中大队的小木桥 ,后来在这条小木桥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汽车沿这段河岸驶过,前面的山忽然都退远了,眼前出现了一块大平地,足有上千亩。冬闲的农田种著蔬菜、紫云英和小麦,绿意铺满大地,一派生机盎然。公路边有几栋水泥砖石的建筑物,我想这一定是书洋公社的社区中心。司机指著一所黄色平房说那就是书洋车站,只见车站周围人头攒动,那肯定是来欢迎我们的。果然车一停下来,人群就围拢过来,男女老少熙熙攘攘的,看天外来客似的奇妙眼神瞪著我们。这欢迎的场面比上午欢送的场面更感人,你会一下子感觉到:乡民们那种热情是淳朴的,发自内心的,不象出发时的“欢送”而不是欢欣,热烈而不热情。

       就象人们预测的那样,我们第一批下乡到这里的全部分配在书洋中心社区的书洋大队和田中大队。这两个大队的两千多名社员几乎都到车站接我们。我家分配在田中大队田中央小队,就是刚才看到的单人行木桥附近的村子,离公社驻地两公里。和我们一起分配在田中央小队的还有另外一户五人和八名单身汉,一个一百多人的生产队就忽然多了二十一名新社员,忙坏了全队男女老少。我们所带的笨重家具和行李,他们用肩挑手提或板车推,一会儿功夫就到了田中央小队。当时我细心观察了当地人的模样,除了和漳州人一样的长相之外,最明显的就是内山的少女脸蛋非常红润,两腮就象挂著两片彩霞。

       放眼所见,到处是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世界,不见一块黄土。这青山绿水比石码美多了!更不用说淳朴的山民和彩霞般的少女……。天岭山脚下,竟有这般神奇的世界!

       走到田中央村后已是傍晚了,生产队安排我们二十一名新社员住进一座看来很旧的大土楼,它是两层的四方楼。上层是房间,下层是橱房。楼内原来只有三个男单身社员,住著三间房。还有五个空厅房,刚好分配给新社员:两户人家各住一个约二十平方米的大房;八个单身汉住三个约十二平方米的小房间:三女一间,五男两间。

       我第一次走进土楼,详细看它不只是四角楼,详细端详,它建在一个小山坡上,靠山的那面屋顶高出几尺,形成交椅形状。天黑了,村里没有电灯,队里派人送来煤油灯,一家人早早入睡。对这个安排我还是满意的。这个近二十平方米的大房,比石码的那个破厅好多了,又不要天天担惊受怕哪一天会忽然被抄家或是批斗。但那天晚上我最怕的是一口漆成黑色的棺材。白天就看它摆在二楼正中大厅上,不知放了多久,当然棺材里面没有死人,但我半夜三更小便时要走出室外通道的棺材边,因为尿桶就放在那里,迷迷糊糊中就见棺材,好像里面忽然有个鬼会跳出来。怪可怕的!

       为什么这个土楼有这么多空房?为什么棺材要放在大厅上?我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课程”是否从土楼和棺材读起?我带著种种问号度过了下乡的第一天。

我的文集:

 

土楼岁月(十三): 山林和木材

(0/12 reads)2017-05-22 05:40:45

土楼岁月(十二)砍柴的故事

(0/37 reads)2017-05-20 06:41:31

土楼岁月(十一)依依墟里烟

(3/138 reads)2017-05-17 07:47:02

土楼岁月(十)盘中餐的苦和乐

(0/107 reads)2017-05-16 05:42:23

土楼岁月(九)水乳的年华

(3/853 reads)2017-05-15 07:31:12

土楼岁月(八)父母在土楼

(6/515 reads)2017-05-08 16:33:21

土楼岁月(七)出工与下墟

(0/466 reads)2017-05-01 12:37:23

土楼岁月(六):走进田中圆寨

(2/842 reads)2017-04-28 11:30:11

土楼岁月(五):哥哥来土楼

(0/231 reads)2017-04-24 11:20:20

土楼岁月(四):古堡新居

(8/869 reads)2017-04-17 13:34:27

土楼岁月(三):下乡第一天

(0/1447 reads)2017-04-14 07:28:05

土楼岁月(二):被赶出教堂之后

(2/1157 reads)2017-04-08 09:37:54

土楼岁月(一):序言

(5/483 reads)2017-04-06 06:46:40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