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吞并中国?



 大家都知道,英国对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名叫汤因比,他写了一部很长很长的《历史研究》。

  他在这部书中分析了很多世界上的文明,说明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历史进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则又是世界唯一的。

  


  虽然古代有的文明历史比中国早,有的文明范围比中国大,如巴比伦的文明、埃及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但这些文明却因遇到外力的打击,或者自己腐化而逐渐衰退、消亡了。汤因比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付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

  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消灭了;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没有进化,像活的木乃伊,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国家的内战不休。

  我们的国歌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是在抗战前后写的,它表示了一种忧患意识。那时候我国遭受外族敌人的侵略,处境确实非常危险。

  就我看来,我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七个:

  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西南北受到外族进攻;

  第二是秦汉时期匈奴的进攻,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

  第三是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时间也有四百年;

  第四是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时间约三百年;

  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时间大概也是四百年;

  第六是元、明、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

  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03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

  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

  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第二个原因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已有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讲到中国封建社会,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很束缚人的行为,那当然是对的。

  

  04

  其实这种宗法制度也有它的历史作用,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部族或者民族,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我们民族从西周开始,虽然自己内部斗争也不断有,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世袭制度,即父亲死了,嫡长子继位,这是当时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民族强盛的重要环节。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很长的时候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其实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数民族的成分,主要是鲜卑人。

  有一个情况不知各位想到没有,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这个“独孤”就是鲜卑人。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就姓独孤。“鲜卑”这两个字,有些学者说“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鲜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亚那一带。但这不是很一致的意见。北周的时候,有个大将军叫独孤信,他有很多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皇帝,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高祖的父亲,第七个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所以唐高祖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则应叫隋炀帝为表叔。他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妈妈姓窦。唐太宗的皇后姓长孙,长孙和窦都是鲜卑人的姓。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鲜卑人。

  据《唐史》记载,唐朝宰相至少有二十三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那时候说“胡人”就像我们现在说“洋人”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在唐朝,有二十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可见唐朝对外国人一点也不歧视。再说汉朝,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匈奴分裂投降了。其中一个匈奴王子叫金日蝉,在汉朝做官,很受汉武帝重用。汉武帝死后,他的身后大事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霍光,一个就是金日蝉。由此可见,我们民族壮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开放。

  

  05

  中国人不太擅长打仗,与外国人打仗时,输的多,赢的少。但是我们有耐力,这次打不赢没关系,我们长期跟你干,打到后来,外国人会分裂的。

  匈奴人很厉害,我们打他不过。汉高祖曾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围困,没法脱身。他的手下便献了一条妙计,去向匈奴皇后说,汉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汉朝皇帝抓来,把汉人打垮了,俘虏了大批汉人中的漂亮女人,你这个皇后就要糟糕了。匈奴皇后中了这个诡计,影响匈奴首领,便退兵了。匈奴后来分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则向西走,一部分到了法国,一部分到了西班牙,一部分到了英国,以至灭亡了整个西罗马帝国。

  西方历史中的匈人是否匈奴人?史家意见不一致,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国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却把整个欧洲打垮了。隋唐时期的突厥也是如此,他们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向隋唐王朝投降了,慢慢地被华夏民族所融合。西突厥则向西行,来到了土耳其。后来土耳其把东罗马帝国打垮了,把整个君士坦丁堡占了下来,直到现在。

  所以我们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其实我们民族真正不行,只是十六世纪以后的三四百年的事情。最近我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聚餐会上遇到一位很有名的研究东亚经济的学者,他和我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时说,中国的经济自古以来就很发达,人均收入一直是全世界第一,只是到了十六世纪以后才慢慢被英国赶上去。而国民总收入却是到了1820年才给英国超过。中国国力居世界领先的地位竟保持了二三千年之久。

  那位学者对中国经济前途非常乐观,他说大概到2020年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收入又会是全世界第一,并能长期保持下去,恐怕至少在那之后的四五十年内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赶得上。我听了之后很兴奋,问他是否有数据?他列举了很多统计数字。他是专家,不会随口乱说。我觉得他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06

  实际上我们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是很先进的,到宋朝尤其先进,大大超过了欧洲。那时我们的科技发明,欧洲是远远赶不上的。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在宋朝已经非常兴旺发达了。现在大家用的钞票也是中国发明的,在宋朝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那时我们的金融制度相当先进,货币的运用相当成熟。

  那么欧洲人什么时候才开始转机呢?应该说是到了中国的明朝,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落后了。我想其中原因,一个是政治上的专制,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很严,一点也不自由开放,动不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吓得人们不敢乱说乱动,全部权力控制在皇帝一人手里。

  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对付不了日本倭寇的入侵,便异想天开,实行所谓海禁,把航海的船只全部烧掉,以为如此一来就能断绝与倭寇的来往,饿死倭寇。这是对日本完全不了解。这种愚蠢的禁令,当然是永乐皇帝时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事情了。

  明朝一实行锁国政策,整个国力便开始衰退。与此同时,西方科学却开始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了。有一个有趣的时间值得注意,那就是十六世纪初的一五一七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公然否定教皇的权威,反对神权控制,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明朝的正德皇帝下江南。正德皇帝是个很无聊、很腐化的昏君,他下江南干了许多荒淫无耻的勾当。

  大家知道,在隋朝、唐朝,中国是很富庶的,到了宋朝、元朝也还可以,那时候科学发达、交通方便、对外开放。而欧洲正是封闭的时候,一切都由教廷控制,学术思想不自由。你如说地球围绕太阳转,他便要你坐牢,一切都是封闭的。到了十六世纪,欧洲自由开放了,科学发明开始了,可是中国反而长期封锁起来了。这是最大的历史教训。

  

  07

  今天讲了这么多,无非是要大家明确两个观念,那就是改革和开放。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这点更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自信心,我们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

  另有一个重要观念,今天没有时间详谈。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我中华,大好山河沦亡于异族等等,这个观念要改一改。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坐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上面我讲到的那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初期写《历史研究》这部大著作的时候,并没有非常重视中国。到他快去世的时候,他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

  他认为西方文明的优点在于不断地发明、创造、追求、向外扩张,是“动”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优点在于和平,就好像长城,处于守势,平稳、调和,是“静”的文化。现在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地球就这样大了,无止境地追求、扩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今后只能接受中国的哲学,要平衡、要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要相互协作,避免战争。

  由于科学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今后的世界大战将不可思议。一些疯狂的人也许执意要打核战争,殊不知道这种战争的结局将是人类的同归于尽。这可能性不能说没有,我所接触到的西方学者目前对打核战争都不太担心,他们最担心的是三个问题:第一是自然资源不断地被浪费;第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是人口爆炸。这三个问题将关系到人类的前途。

  

  所以,现在许多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中国,他们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哲学。他们认为中国的平衡、和谐、团结的哲学思想、心理状态可能是解决整个人类问题的关键。

  十九世纪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伦敦,二十世纪初转到了纽约,到了战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则转到了东京,而二十一世纪肯定要转到中国。至于这个中心是中国的北京还是上海,其实在北京或在上海都不是问题,只要是在中国就很好!

 

 

 

 

 

所有跟帖: 

清国不是吞并中国两百年吗? -不开窍- 给 不开窍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3:34:52

皇帝换外族的,就等于国家被吞并了,什么金庸呀。有点历史知识的白虎但 -太宇- 给 太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22:14:08

但最终还是被汉人同化了,即使日本人二战后成功地统治了中国,现在也变成汉人了~~~ -蘸墨水- 给 蘸墨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4/2017 postreply 01:45:52

五胡,元,清 -Tortoises- 给 Tortois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3:36:08

可以这样理解: 元, 清虽是外人统治, 但其实是外人被汉化。而且也没留下什么外文化遗产。想得到的就是旗袍了。 -lilywanda- 给 lilywand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5:01:17

满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可多了,普通话和心里头的奴才思维都是其遗产。 -dumbttt- 给 dumbtt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5:53:33

原因很简单 - 人太多, 国太大。 一筒水很难改变一池水的颜色。 -FollowNature- 给 FollowNatur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6:42:41

也就是说当中国成了世界的龙头,这个世界就和平了 -夏日的清风- 给 夏日的清风 发送悄悄话 夏日的清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6:51:15

不能只跟消亡的文明比,世界上现存的文明有的不比中国文明差。 -localappleseed- 给 localapplesee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7:16:52

大致不错,唯有对明清的评价带有个人偏见。明朝经济世界第一,创前工业时代巅峰 -武胜- 给 武胜 发送悄悄话 武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7:49:09

中国人不太擅长打仗?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对古代文明的威胁一直很大,而古代中国面对的总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 -冷月寒风- 给 冷月寒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8:28:18

别听他胡扯,不擅长打战的文明能存活5000年吗? -dumbttt- 给 dumbttt 发送悄悄话 (56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8:46:16

金庸的历史观很陈旧,西方式的文明根本无法发生于中国的帝王制度。 -冷月寒风- 给 冷月寒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8:31:08

还瞎说什么“战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中心转到了东京”,简直是胡扯嘛 -dumbttt- 给 dumbtt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8:43:53

中國人逆來順受,容易統治,人多地大,所以外來征服者沒有動機消滅中國人。迦太基被羅馬滅族,就是因為威脅太大。 -歡顏展卷林中坐- 给 歡顏展卷林中坐 发送悄悄话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8:57:34

命题就是错的, 历史上中国被侵占及吞并几次. 金庸硬说没被吞并, YY的厉害. -spiro- 给 spir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9:03:02

按照金庸先生的逻辑,难道日本侵华也应该欢迎么?日本也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一部分么?! -布周山- 给 布周山 发送悄悄话 布周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9:17:01

我看金庸先生还是专心写小说吧,谈历史实在力不从心,不是金庸先生的强项 -布周山- 给 布周山 发送悄悄话 布周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9:24:37

同意还是小说好看,观点强词夺理,大汉族主义,被吞了就是被吞了,还嘴硬,哈哈 -NotALawyer2- 给 NotALawyer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9:35:46

金庸的民族、国家、华夏民族、中华民族、外族、文化、政权等等概念前后不一致,成了谁并吞中国,谁就是中国,所以中国不会亡。那岳、秦谁 -飞来寺- 给 飞来寺 发送悄悄话 飞来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09:18:44

元朝清朝不是中國歷史上的歷史?他肯定老糊塗了! -X723- 给 X7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1:17:12

姓菲的聽好,中國的歷史上至少有兩次被外族滅了亡國,這是就是歷史! -X723- 给 X7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1:20:03

他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能同化外族,不在于政权由谁掌握。不完全准确,但可以理解。 -武胜- 给 武胜 发送悄悄话 武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2:16:01

金庸睿智!他是作家,没必要以史学家的考证与论据苛求他,所以此文真是了不起,因为金庸把握了中国文化的要点!点赞,点大赞,大大地点赞 -XLD- 给 XLD 发送悄悄话 XLD 的博客首页 (206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2:24:38

按金先生的这套理论,那他笔下的侠之大者不都是没事找事吗?反正最后都被汉化。死那么多人,瞎闹腾什么?应该开门迎接融合。 -Cathy_Bay- 给 Cathy_Bay 发送悄悄话 Cathy_Ba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3:52:13

没有被其它国家吞并的国家太多了。反而是中国被周边各国慢慢吞并,特别是俄罗斯。 -很失望- 给 很失望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4:08:22

被人吞了两次了还嘴硬呢。 -maple2017- 给 maple2017 发送悄悄话 maple20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6:05:40

所以金庸对中国全力发展核武器大力批判。自荐当中国的外交官。 -降魔- 给 降魔 发送悄悄话 降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6:41:07

入侵的外族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生育率成活率低、人数少、无法逆袭同化汉族。金大师的分析没有一点道理。 -疯人疯语- 给 疯人疯语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7:55:23

人口决定一切. 汉人人多,所以元清不长久. 中国近代落后主要是没有系统性研究科学. -狸猫的爸- 给 狸猫的爸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3/2017 postreply 18:35:18

历史其实很简单,从古到今都是速度快的征服速度慢的 -ult- 给 ult 发送悄悄话 (181 bytes) () 02/04/2017 postreply 06:20:10

所谓没有被吞并是个假命题,现在的福建话和广东话是宋朝时候的汉语,现在只是一个地方话,难道那时候宋朝没有被吞并吗 -ult- 给 ul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4/2017 postreply 06:27:05

周吞并了商,周早期是西部一个部落,秦也是西部的一个部落,吞并了中原,后面大多是这样的例子重复 -ult- 给 ul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4/2017 postreply 06:31: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