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八雨灾、

来源: 华人lee 2016-11-15 06:59: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26 bytes)

六一八雨灾、是指香港于1972年6月18日因为持续暴雨而导致山泥倾泻的严重灾难事故。当日,在九龙观塘区翠屏道木屋区及香港岛半山区旭龢大厦先后发生的山泥倾泻及大厦坍塌惨剧,造成共156死、117伤[1],成为香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高的水灾山洪暴发及山泥倾泻意外。1972年6月16日至18日期间,香港连日大雨(三日总降雨量达652.3毫米),成为引发此次惨剧的主要成因。

晓光街(Hiu Kwong Street)是香港九龙观塘区秀茂坪山坡上的一条街道,由西北方的协和街交界向东南方的山上延伸,至秀茂坪道交界为止,全长大约1.4公里。由于建筑在山坡的边缘,沿途只有零星的住宅大厦、学校和社区设施,纵使如此,晓光街是前往晓丽苑的必经之路,整条道路的来回方向也有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主要为秀茂坪居民提供服务。另有一条街道名为晓育径由晓光街分支出来。

秀丽街

在20世纪60年代,秀茂坪整个山头被打造成徙置区的集中地。秀茂坪邨第1-17座统称下秀茂坪,座落于晓光街近协和街的一处平整土地上,亦同时建造了一条街道连接晓光街,这便是秀丽街(Sau Lai Street)。当时,两街连接的位置,大约在现时晓光街西行线“晓丽苑”巴士站前方,可是在90年代屋邨清拆后,它们的连接点改为在巴士站后方,而且变成了私家路

昔日的秀丽街内,还有一条名为德和街(Tak Wo Street)的分支街道,亦随屋邨清拆后消失。秀丽街和德和街之名称均于2016年刊宪删除,自此停止使用。

1960年代始,香港政府有鉴于官地上的非法木屋日增,遂决定设置“安置区”,即临时房屋区之前身,这些安置区有限定面积与搭建物料,并由徙置事务署管理,居民平均居住三至五年则可获徙置;位处翠屏道观塘新区北面,晓光街西南山坡下方之秀茂坪安置区即为其中之一,于1970年设立,进行建设排水系统等工程后,于1971年供居民入住。该安置区占地约36,000平方呎,山泥倾泻事件前,居民总数估计为394人[2]

早于1972年6月16日,已有安置区内最接近西北面建筑地盘(按考即今观塘玛利诺书院建筑地盘[3])的木屋居民发现屋前堆满了豪雨冲刷下来的泥土,因感不便及不安而报警求助。警方虽飭令地盘须确保泥土不再下泻,惟成效不彰,山泥下泻情况至6月17日反趋恶化,但仍未至影响安置区及其中居民安全。[4]

6月18日上午11时,雨势颇大;至12时30分,翠屏道已为一呎水深之雨水淹没。12时40分,安置区北部山坡上之基堤有小量山泥泻下,至1时10分,晓光街与秀丽街交界的一段基堤崩塌,像“一块地毡”般泻下安置区。[5] 泻下的山泥埋没大部分安置区木屋,部分木屋甚至被冲过翠屏道,推至观塘新区。山泥倾泻亦令附近一辆运载火水的货车漏出火水发生爆炸并焚烧。[6]

所有跟帖: 

我在那附近住过,似乎是康宁街离街市不远。顺着山坡路走下来就到了地铁站。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92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8:15:39

以前木屋区,我住秀茂坪,沒建楼时是扫墓坪,政府改为秀茂坪 -华人lee- 给 华人lee 发送悄悄话 华人le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8:20:18

惨痛的回忆。老先生常常乘搭1A巴士吧? -drinkwater- 给 drinkwater 发送悄悄话 (151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8:56:03

1A尖沙咀 101过海 -华人lee- 给 华人lee 发送悄悄话 华人le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8:57:32

在下与先生是街坊了。老先生好! -drinkwater- 给 drinkwat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9:01:20

你好,我住秀茂坪34座十四楼,此楼己拆 -华人lee- 给 华人lee 发送悄悄话 华人le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9:06:53

我曾住在鸡寮P座,现在也已经拆了,改叫翠屏邨,环境好多了。这是特区政府的德政。世界真细小。 -drinkwater- 给 drinkwat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9:18:05

六层楼?旧? -华人lee- 给 华人lee 发送悄悄话 华人le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09:26:37

堂楼? -我不信邪- 给 我不信邪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13:01:12

政府早期徙置区,六层高,无厨房在自家门口公用走廊煮食,每层几十家人一共坑厕所和一个洗澡房,我住过这类屋。 -华人lee- 给 华人lee 发送悄悄话 华人lee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13:24:40

唐楼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19:04:11

这些叫唐楼。 -华人lee- 给 华人lee 发送悄悄话 华人lee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11/15/2016 postreply 20:43: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