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特殊学校,30架战斗机的钱建成,家长中174位元帅将军

来源: 2016-05-22 09:54:3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作者:张鹏

北京最特殊学校,30架战斗机的钱建成,家长中174位元帅将军

北京,曾经有一些学校,是非常特殊的存在,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靠近。这里出来的孩子,自带光环,谈论的是国家大事,关注的是高层秘闻,他们的家长,很多是将军甚至元帅。在北京市民眼中,这些学校相当神秘,这就是军队子女学校。

北京是军队子女学校最集中的地方,从公主坟一路向西,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通信兵司令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一直到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大院,为这些部队子弟建起的的学校有培英、育英、群英、育红、友谊、育翔、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等。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军队子女学校最风光的日子,如今北京所有的军队子女学校都已经归属地方政府,它们曾有辉煌的历史,但也经历过风光不再的沉寂,有的华丽蜕变,有的却永远消失了。

北京军队子女学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称为“全军子弟学校一面旗帜”的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最特殊学校,30架战斗机的钱建成,家长中174位元帅将军今天的十一学校,是一片令人惊叹的现代化建筑,最初的苏式营房式校舍已经完全消失,只有校园内“将帅语林碑墙”上109位将军的题词,显示出抹不去的军办背景。校内唯一保留的一座建校时期的老建筑“八角楼”目前是校史馆,记录着6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大批开赴朝鲜出国作战,这些干部的子女,还有很多革命烈士的子女都留在了北京,如何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罗荣桓将军亲自过问此事,希望在北京市选一适当地点,创建一所寄宿制干部子弟小学,这个报告送到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手中,周总理当即表示:“我双手赞成,完全支持。”

最初,筹建处拟定的校名为 “军委子弟学校”,后来为纪念新中国的诞生,改名为“新北京十一小学”,第一任校长为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这正是十一学校的前身。

1952年,学校建成,建校资金460亿元,主要由军委拨款,并由东北、中南等大军区支援。

“当时460亿元是什么概念呢?可以买30架战斗机。”在十一学校工作了30多年的原校长李金初表示,上世纪50年代是十一学校的“皇家时代”,硬件软件在全北京的学校中都是首屈一指。“学校占地286亩,在北京是很大的学校,1955年,教职工编制是300人,还有一个警卫排,学生只有500名。174名家长首批被授予元帅与将军的军衔。当年的学生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将军的有40多人。”

当年在北京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这所军委子弟学校确实带着神秘而优越的光环,1957年入学的李小力回忆他们有一次在校外体检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医生们听说我们是十一学校的,非常惊讶,好像我们就是首长。那一次也算领略了一下社会上对‘十一’的印象。”

班里的烈士子女让李小力印象深刻,“郑冀华的妈妈是烈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每年清明,学校都给烈士子女准备好一盆鲜花,扫墓时,他就把盆花静静地放在妈妈墓前。”

优美、大气的校园是十一学校的孩子们最引以为豪的,宿舍——餐厅——教室被几百米的长廊连为一体,有配套齐全的宿舍、食堂、教室、运动场、绿草地、洗衣房、卫生科,甚至还有动物园。李小力感叹,校园的建筑面积,别说小学、中学,就是用作现在的大学,也够上是一流的。

北京最特殊学校,30架战斗机的钱建成,家长中174位元帅将军学校的伙食更是令人艳羡,“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连主席都‘三年肉不尝’,可是,我们的餐桌上,却能经常吃到内蒙的黄羊、东北的大豆、还有海带等等。当时全国都在节衣缩食,老一辈革命家的良苦用心让我们至今都深感内疚……”

在这所军办学校里,分列式和阅兵式的正步走是每个学生必受的正规化训练。“那些军人出身的老师们,一身正气,落落大方,给同学们做出最好的楷模。‘十一’当时是全军子弟学校的一面旗帜。”

1964年,是军队子弟学校命运的拐点,拐点来自《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中苏分歧后,面对苏联的形势变化,党中央为了防止修正主义,要培养更好的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于是提出了接班人的五个条件。”五个条件包括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团结大多数人等方针。李金初校长回忆当年的情况,那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大潮,军队和中央各部委的子弟学校纷纷“摘帽”,转归地方。“据说,这么做是为了是防止接班人特殊化,脱离群众。”

就这样,十一学校成为海淀区的一所普通中学,非军委子弟的普通北京孩子第一次踏进这所曾被视为“贵族”的校园。

十年浩劫之后的十一学校非常惨淡。“学校处于一个极端的困难时期,一个平庸的状态,连区重点也不是,师资力量极为薄弱。1980年我做了一个统计,教师能够达到大专和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51%;教育经费也严重短缺,除了平房以外,操场都是黄土朝天。”原校长李金初回忆他最初来到十一学校看到的情景。

来这里上学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就近”,虽然和部队已经没有关系,却仍然以军队子弟居多。1984年入学的张琳琳因为第一志愿师院附中没考上,才被分到十一学校,还有点不情愿。“我妈妈是301医院的军医,学校离301大院很近,来了以后发现,基本都是大院来的孩子,复兴路一带的的总后、工程兵、铁道兵、军事科学院,还有航天部、高能所……大家成长背景相似,很容易就打成一片。”

80年代中后期,军装依然是这所学校最时髦的装束,“把父母军装的领章去掉就直接穿上了,绿上衣、蓝裤子、片儿鞋、军挎,几乎成了标准的校服 。”校园里大院子弟和普通北京孩子之间依然有条看不见的壁垒,“大院孩子喜欢凑在一起聊国家大事、世界形势,要不然就是一些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内幕消息。”

北京最特殊学校,30架战斗机的钱建成,家长中174位元帅将军(今天的十一学校无论校舍还是师资在北京都首屈一指)

其实从这个时期开始,北京原有的军队子女学校就开始分化了,贵族的光环褪去之后,一些军队学校由于生源不稳定,师资力量差,慢慢办不下去了,最终只能关闭;有的勉强支撑,但已经沦为薄弱校,空留下一个响亮的名字。而十一学校却是重现辉煌的典范,老校长李金初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教育改革者,他在北京率先提出的国有教育民营化的思路,经过30年的努力,十一学校又成为京城名校,为北京军队子女学校的兴衰历史做了最好的代言。

军队子女学校,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特殊记忆。

[“京味儿”的作者张鹏为资深记者,京城土著,北京大妞一枚。此专栏全部为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以名人专访、北京故事、人物特写为主,如转载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微信号zp53579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