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秋石客:评价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个问题

来源: 东坡学士 2016-05-06 08:50:3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611 bytes)

博客中国

秋石客:评价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个问题

秋石客:评价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个问题

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的反证,文化大革命己通过历史验证平反了,人们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大革命,依然是纪念文革五十周年的重要内容,要有深度和广度认识,有如下问题值得研究。

1、文革是合法的

文化革命是合符宪法和党章的,是经过中共八届十一、十二两次全会和中共第九、第十两次代表大会及国家第四届人大肯定的,邓小平主导一次全会全盘否定文革是不合宪法和党章的,其把积极参加文革的干部群众当敌我矛盾处理是完全错误的。

2、文革在共运史中的地位

一方面,文革是共运的一部分,是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继续,是共运的高端部分。另一方面,从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角度,从文革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态看,有质的变化,实质是新的社会主义。

3、要不要反思文革

反思文革,是新社会主义反思共运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推卸文革积极分子的历史责任。但这种反思是与右派反对文革和社会亅主义运动有严格区别的,左派反思文革是通过反思把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右派否定文革是为了取消社会主义,性质完全不同。

在加深对文革深层研究上,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要反对不承认文化革命造反派及中央文革存有问题的全盘肯定的认识;二是要反对不承认文化革命主流是好的,否定文革左派过了头。要坚持毛主席的文化革命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的正确思路,文革研究者的任务是找出七分成绩有哪些,三分错误是啥,怎样才能提高。没有探索就沒有未来,不能把文革认识固化,不能倒退,也不能踏步不前。

4、文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文革有偶然性,如有毛主席这样的伟大历史人物;也有必然性,共运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产生新的阶级斗争、道路斗争、路线斗争、政治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等是必然的,迟早要解决反复辟和完善社会主义问题。

5、文革的性质

文化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空前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劳动群众的革命,是一场党内外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大决战,是一场新与旧、传统与反传统政治决战,是一场上层建筑领域的大革命,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大革命,是一场阶级大搏斗,是一场对资本主义的进攻,是一场对传统社会主义缺陷的修补,是一场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

6、文革的方式

文化革命的方式是上下结合,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和解决新中国的黑暗面。

7、文革的目的

文化革命的目的是通过斗、批、改而粉碎修正主义复辟和完善社会主义,夺回被资产阶级篡夺了的那一部分权力,在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实行全面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保证中国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

文化革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等众多方面。

在政治层面,毛泽东试图打破一党专政的格局,重新诉求群众的政治参与,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差别与平等、统一意志与个人心情舒畅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达此目的,毛泽东先采用放的方针造成天下大乱,肃清政敌,锻炼、教育干部和群众;后采用收的方针重新使用干部,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政治结构,和群众中无政府主义和多中心进行斗争,恢复秩序,加强群众监督下党的一元化领导。

在经济层面,全面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扩大共产主义按需分配,限制按劳分配,消灭按资分配,加大公共福利(无失业、住房、医疗、教育基本免费),全面推行政治挂帅,反对物质刺激,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国一盘棋,优先实现四个现代化。

在文化层面,一切文化为政治思想服务,进一步扫荡封、资、修文化,发展大公无私的工农兵文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干部公仆化,工农兵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在世界观方面开展斗私批修。

在外交层面,争取世界领导权,依靠第三世界,争取第二世界,孤立、利用第一世界。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下,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助合作关系;支援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在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争取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8、文化革命的阶段

文化大革命经过了发动、相持、胜利、巩固和失败五个阶段。六五和六六年为兴起,文革阶段分发动指发姚文元文章、播第一张大字报和形成五一六通知及十六条;六七和六八年为相持,相持纠偏指纠正资反路线和处理王关戚等;胜利指一月上海风暴和各省成立革委会及九大等;巩固指反林、批周和批邓等;热月政变及改革开放标志失败。

9、文化革命的分期

泛分期,一九四二年至一九七六年

从更宽广的范围讲,以毛泽东为主角的文化革命可上考到建国前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一九四四年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毛泽东当还没有夺取政权时就已经同传统与当时封资修文化分道扬镳,吹响了文化革命的号角。

建国后毛泽东于一九五一年著《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于一九五四年著《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信》、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分别做出《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等,都可看作是文化革命的组成部分。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学雷锋、中苏论战等,也可看作文化革命的组成部分。

如果按照泛文革分期方法,可做出进一步判断,文化革命至今还在继续着,斗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处于低潮罢了。

十一或十二年分期

十二年分期是指一九六四年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小组为文化革命始点,以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终点。十一年分期以一九六五年姚文元评海瑞罢宫为始点,以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经点。

短分期

一九六六五一六通知发布至一九六九年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共三年,是具有法律内涵的分期。

从一九六六年“五一六”通知到一九六九年九大胜利召开,基本上达到了摧毁刘少奇司令部重组政权等目的。短分期的文化革命划分还有毛泽东的著名谈活为佐证。毛泽东警告全党,不要以为有一次文化革命就太平无事了,以后还要进行多次。证明毛泽东头脑中的文化革命是长期的、多次数的。因此,第一次文化革命分期从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九年是成立的。

十年分期

从一九六六年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热月政变完成。十年分期是反文革势力官方的一种结论,从五一六通知开始到热月政变结束。此论以被社会各届所认可,但在我看来是不准确的。因为从文化革命的基本理论分析,十年中发生的许多事件如林彪事件和热月政变不应属于文化革命范畴,而是文化革命政治力量的内乱。当然,从纯政治角度,在邓小平等看来,文革派的发端是一九六六年,其文化革命主力被歼是一九七六年,把文化革命划定十年不无道理。从此,中国政治主导权易手,方向彻底改变,党内道路、路线斗争以毛泽东为首的走社派惨败而告结束。

10、文化革命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本来文化革命的主要矛盾不成为问题,按毛泽东的说法是党内资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文革中还存在些次要矛盾,有时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文化革命的实际情况是,党内官僚特权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也是非常突出的,甚至超过了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走资派和资产阶级还没完全暴露,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因此,文化革命中所谓反走资往往是放空炮,而反官僚却实实在在。

所以,我认为,文化革命过程中在理论上沒有提出反封建性的反官僚特权阶级是一大缺陷,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文化革命当中的反走资反官僚的政策界线,以至于江青搞三箭齐发(批林、批孔、反后门)受到毛泽东的批评而不得要领,江青在理论上如何认识三箭齐发是无法猜测的,但在行动上她反对了封建和资本两大反动力量。也可能是毛泽东从策略出发,有意回避反官僚特权问题,紧抓走资派主要矛盾不放也未可知。

最后,文化革命实际斗争中群众多为反官僚特权,形成打倒一切的风暴是有深刻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的,但这一切是有背毛泽东的理论和战略部署的,迫使毛泽东不得不联合官僚特权势力对付打倒一切的干部、群众,其结果也可能出乎他的意料,随着反官僚特权力量的被整治,反走资的社会群众力量也随着一起土崩瓦解了。

11、文化革命范围

在政治上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打垮党内走资当权派,改造官僚政体,政治挂帅,解决封建专制,用四大和三结合等方法创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集中政治制度。

经济上反对金钱挂帅,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抓革命、促生产,废除高薪制,巩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和按需分配。

文化上肃清封资修思想,进行教育革命和文艺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改造人的世界观,斗私批修,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12、路线

文革过程中始终存在左和右的路线干扰,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是反右也反左,三条路线贯彻文革始终。

13、反文革力量的八次战役

一九六五年彭真阻止姚文元文章发表、刘邓彭用二月提纲使文革学术化、一九六六年刘邓派工作组主导文革转移大方向、一九六七老帅们搞二月逆流、一九七0年抓五一六和庐山会议推动文革派文武分离、一九七二年周恩来的批林左、一九七五年邓小平整顿文革、一九七八年否定文革路线。反文革力量(走资和官僚)大胜。

14、文化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文化革命是一个新的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次探索,使中国及世界出现了大光明,可惜失败了,从此,中国与世界进入了大黑暗。对文化革命是胜利和失败的问题上左翼内存在分歧,笔者从改革开放基本推翻了文革成果最终角度看认为文革是失败了,如果不承认失败,不利于继续革命,是用感情代替了现实。

文化革命失败有外部资产阶级强大原因,也有文革派内部责任。对于当代仍怀念和期盼大光明的人们,切不可一味怨恨走资派的复辟,声讨修正主义,也应深刻反思左派内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这方面的反思还远远不够。探讨文化革命产生和失败,是不是像现在很多学者说的一样,是必然的由于客观的原因?还是毛泽东等人的主观原因?或者二者兼有?这个东西要分析一下。我的看法是各种因素都有,国际、国内、理论、实践因素都有,是综合因素。文革客观失败论所列原因也有几条,一个是所谓的历史条件不成熟,另一个确实来讲有一个客观的力量对比,还有理论问题,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主观方面,统治阶级内部等主观原因,把主客观统-起来才是正确的。

(1)、力量对比问题

从政治学的角度,力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组织。文革中右派组织(官僚集团)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而毛主席的重新组织左派队伍愿望却基本落了空,文化革命中后期左派的基础群众组织先后被解散,其结果自然是有组织和利益相统一的右派完胜无组织无利益共同体的左派。

从领导层来讲,拥护文化革命的始终是少数。

新中国成立以后,改朝换代了,但是最后对大多数闹革命的人来讲,像历代农民起义一样,起义的时候打出革命的旗号,跟老百姓说,反动派骑在你们头上不合理,要造反,要革命,要起义。等起义等成功后领导起义的人重新骑在人民头上。中国几千年的农民起义不断,都是这样的结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次伟大的民主革命斗争,事实上也落入这个局面,把骑在人民头上的大小蒋介石赶下去,自己骑。不同的在哪?就是领袖毛泽东不想骑,他不但不骑,还反对别人骑,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文革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党内既得利益的集团,他们做了官,就想当老爷,就想挣高工资,就想有服务员和汽车,就想走后门,就欺负人,就想发大财,搞资本主义。毛主席想,这样下去不是还不如不革命吗?你骑在人民身上和蒋介石骑在人们身上不是一样吗?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在党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拥护毛泽东的人是少数。从革命道理上说,大房子、军衔制、高工资等该取消,但大多数的高级干部不赞成。党内降工资,大多数人不赞成。毛主席很怀念延安时代的大锅饭、供给制。但是大多数人不同意,后来跟周总理商量了一下,别定那么高,最后还是高,一级干部定了600多点(毛主席后来实际上拿400多),最低的二十几级干部20多块钱,相差30倍,你以为现在的工资差别大,历史上就不大?不对!那个时候有人就想扩大化。党内多数领导对主席的文化大革命,包括现在很多学者、学生,始终不理解。主席搞文革说到底就是很简单,他同身边的吴旭君说的话,很说明问题。革命死了几千万人,为了什么?你们想过没有?我是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说共产,要革命,我们为人民服务,我们要老百姓翻身做主人,结果主人不是老百姓,是你们当官的。主席说这不行,要想办法解决。

毛主席的办法一开始是以教育为主,例如一九五六年的整风就是教育干部不要脱离人民,但毛主席失败了,他想整干部,反官僚,结果官僚干部不但没整下去,结果把反对官僚人的整下去了,就是反右派。许多人不明白,反右其实是少奇、小平同志挂帅的,毛主席没有反右,他要整风,矛头向上,少奇他们是相反,矛头向下。

一九六四年社会主义教育惨叫四清运动的时候,也一样。毛泽东要整党内当官的走资派,毛泽东的矛头就是对着党内,而刘少奇反对毛主席,搞四清四不清,矛头对着群众,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不解决问题,主席一看不行了,教育不行了,和平的方式不行了,所以就采取了文化大革命的办法。文化大革命点燃了,你们有机会可以看,我是过来人,那时候的革命劲头很大,毛主席很受欢迎。为什么?举个在座的多数人能理解的例子,当时八九年反官倒,如果邓小平同志要发话这样说话,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所有人肯定喊邓小平万岁,邓就和毛一样了。老百姓对官僚的压迫多少年不满了,谁反腐败都会得民心。从各个层面,文革都有广泛的基础。感到有官僚压迫,大学的学生是这样,工厂的工人是这样,农村的农民是这样。用毛泽东的话说,官僚主义者阶级和工人、贫下中农阶级是根本对立的阶级。官与民的矛盾已经尖锐化,是文革能发动的基础。毛泽东不是神,他的主张有深刻的社会基础,毛主席把话说到人们心里去了。所以一开始,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尽管党内困难重重,毛泽东在党内虽然是少数派,他直接和广泛人民群众挂钩了,就把反对派打的落花流水。这个挂钩用斯大林的故事讲,斯大林很多话我不赞成,但是有些话不错。他举神话为例,说明政治家和人民的关系:有个叫安泰的神,和大力一接触,元气就恢复了,共产党的力量在哪?在群众中间。后来文革发生了一些的变动,在过程门中,有些力量出现一些变化,内战兴起,毛主席也控制不了的局面,再加上武汉的“720事件”,改变了主席的战略,由放变成收,由革命变改良,我的评价相当于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改变的蒋介石的先安内决策,他消极抗日方针已经确定下来了。

这个文化革命主席很作难,他对全党的干部想教育一下。不是想把他们怎么样,五一六通知要把混进政府、军队、文化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端出来,有一些学生、干部忠实的执行这个文件,党内以找到了刘少奇,政府就想到周恩来了,要倒周,冲击外交部,火烧英国代办处。可是你不知原来在和刘少奇斗争的时候,毛泽东在党内还能获多数人支持。大多数人知道党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枪杠子出的政权。毛泽东的时候许多战将没掌大权,反叫白区工作的人如刘少奇等掌大权,很多人不服气,你们凭什么做大官?所以在打倒刘少奇的时候,党内的主力,倒不是江青她们,因为她没有发言权,只能旁听,叶帅、陈毅等就冲在前面,骂的刘少奇他们狗血淋头,打倒刘少奇的主力在党内当时是军队的干部。可是后来地方诸侯受到广泛冲击,文革格局就变了,军队干部多数开始不满文革,陈再道武汉这个事反映了军队的对抗情绪。军队许多干部不是共产主义者,他们糊涂的认为,打倒刘少奇就完事了,文革还搞下去干什么?这不是反党吗?所以不少人就不理解毛主席文化革命不是为了打倒刘,而是全面的反修、防修,于是就开始对抗。武汉7.20这个事对主席的影响比较大,后来主席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等于是做了一种战略调整。为什么要调整?是党政军力量对比不行,文革派是少数派。

群众力量问题

从本质上讲,群众拥护文化革命是多数,但对新特权阶级认识不足,出现了不少保守派,说明群众有个教育、经验和组织问题。革命群众不能有效组织起来就不成为力量,教育不到位就迷失方向,革命群众组织的头头多是年轻人,还没来得及成熟就夭折了。毛泽东有组织左派队伍的想法,沒有成功,这是文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知识分子力量问题

多数高级知识分子是反文革的,一般知识分子多数也不想与工农划等号,最终成为反文化革命的重要力量。

军队问题

说到底,军队掌握在高级军官手里,他们多数不愿放弃特权,自然支右而不支左,当文化革命深入发展的时候,成为反文化革命的中坚力量。

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法权原则确立,使党内干部拥护和扩大法权,反文革力量在上层形成多数。

事实上,党、政、军内走资派和官僚派的力量是强大的,文化大革命主要葬送在他们手里。

(2)、理论宣传和队伍问题

文革失败的另一因素是理论和宣传准备不足,没有形成一批文革新人队伍来引导文革,感性多于理性。当然,毛主席可能等不及了,主张从文革中学习文革,所以他认为文化革命是及时的和必要的,要搞多次,是党内斗争发展到不马上搞就不行的客观条件所致。毛主席在文革初想重新组织左派队伍,培养大批年轻人,最终因年轻人不行和反对力量过大而放弃。如果能把大批年轻的造反派放手提到关键岗位锻炼、重用,历史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3)、走资派暴露的不充分

毛泽东在文革中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走资派,但走资派和官僚派混为一体,很难区分。客观讲走资派大多只是理论概念,就拿刘少奇、邓小平来说,当时说他们是走资派根据并不十分充分,如果到了今天,问题就好解决了,说他们是走资派一点不冤枉。文化革命时保守派居多,也和这有关。如现在再搞文革,就决不会有那么多保守派,左派获胜机会很大。

(4)、国际因素

文化革命是史无前例的,文革在国际上遭到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强烈反对,而且遭到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和反对,尽管在群众中有一定声呼声,但不起多大作用。

(5)、经验要素缺乏

文革是前无古人的,凡前无古人之事很难一次成功。毛泽东开最高领导人自毁长城的先河,能在他有生之年不断前进以属非常人所能为,十分不易,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

(6)、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康生、谢富治等死的早也是一个因素

如果毛主席晚走几年,中国经济(如粮食)会大发展,拥护文革的社会基础会难以打破,文革派在中央会掌实权,不会轻易出现政变;如林彪、周恩来、康生、谢富治不死,右派政变可能性也会大为减小。不说别人,只要周恩来多活几年,也决不会发生“热月政变”。

(7)、放弃了毛泽东思想统帅地位

林彪事件后,突出精神层面作用的毛泽东思想被淡化,马列主义成为统帅,唯物主义大行其道,最终放弃了政治挂帅路线,经济为中心成为新路线

(8)、制度建设

在破的过程中,在斗批改的改问题上收效不大,特别是改的不够,如没有形成群众组织的常态化和程序化民主制度是最大失误。

(9)、用人不当

重新起用邓小平和重用华国锋是两个失误。毛主席重新起用邓小平等老干部,是体现他对由开始反对文化革命到能认识错误的老干部的公平、公正干部政策,但重用邓小平的后果不好,上策是用高薪和高待遇将老干部养起来,而不是让他们重掌大权。毛主席临终前让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是想联合中左力量共同反右,但没想到华、汪等中左会叛变。

应放手重用文革派,毛主席如果放胆把权力交给江青为代表的文革左派手里,不搞老中青三结合而搞青中老三结合,大量提拔年轻造反派,让他们当各级政权一把手,文革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毛主席既是民主革命的领袖,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袖,他希望民主派能继续革命,是教而用之,多数民主派辜负了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走上了与走资派同流合污的不归路。

(10)、文革派内乱

文革派内乱问题,是最关键的。文化革命派有五次内乱。从哲学层面,事物成败关键取决于事物内部,因此,我把文革失败主要原因放在文革派内部问题上。

地方造反派内乱

地方上文革派内乱包括造反派和保守派(也是积极参加文革的一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特别是遍布全国的武斗之风,给文革抹了黑,给老百姓带来了一定灾难。还有就是造反派内部的分裂、矛盾和斗争。

反王、关、戚及抓“5·16”运动

毛主席采取的文化大革命的最初时间,是革命的方式,允许成立群众组织,允许夺权,要武装左派等就是要达到彻底革命这个目标。主席等于没有把革命进行到底,武汉事件军头反抗文化革命使毛主席与军方妥协,他想一次文革不行,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以后再多次搞才行,首次文革解决的问题,只是阶段性的,所以他开始撤退。他撤退的方式是想军队的走资派问题,政府的问题先放一放,这样,文革谁冲在前面谁成问题,反军、反政府的王、关、戚三个就倒霉了。王、关、戚事件在我看来是左派内部的一个很重大的事件,是内耗。

68年、69年就开始,特别是70年抓“516”,反多中心等等,受伤的大多都是左派骨干。文革中期大张旗鼓地抓“5·16”运动,现在完全可以说是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和中央文革发动领导的。毛泽东的本意可能是想清理、纯洁造反派队伍,同时争取军队和周恩来,绝不是像某些人说的卸磨杀驴。但是,由于像整走资派一样没有明确的标准,加上重用的是对文革耿耿于怀的党政军老人们,所以造成了严重的扩大化,几乎把红卫兵、造反派一网打尽。从抛出王、关、戚开始,到抓“5·16”运动,为了向军界妥协,毛泽东打“丢卒保车”战术。打仗需要士兵甚至“炮灰”,攻坚需要敢死队,下棋需要过河的卒子冲锋陷阵,这似乎是很简单的道理,要知道,卒子丢光了,车马炮也很难保住。文革这盘棋中,从王(力)、关(锋)、戚(本禹)、“五大学生领袖”一直到陈伯达直至林彪等这些兵、卒、车、马、炮、仕、象,都丢了,毛泽东又成了少数派。

笔者认为,抓“5·16”运动是导致文革最后失败的重大原因。如果没有抓“5·16”运动,而是对红卫兵、造反派们进行批评、教育,提高他们的觉悟和斗志,讲政策,团结大多数人,包括对立派和老干部,那么,就不会有1976年的“4·5事件”,更不可能有后来华国锋这个“英明领袖”的戏。

毛、林分歧

林彪在我国真正的地位,是共产主义者、是左派、是毛主席司令部成员?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是右派、是资产阶级司令部成员?笔者倾向前者。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革命当中,林彪是有伟大贡献的。仅凭有疑问的出走判定林彪是“卖国贼”和右派不严肃,资产阶级代表邓小平不给林彪平反也说明林彪是毛派。

林彪这个事产生以后,对谁有利?大家看结果,是对右派有利。毛、林的分歧,林彪责任大一点,但是毛主席当时也乱了方寸,处理的时候有点急,你比如说,林彪的手下的一些军以上的干部,实际上以林彪集团的人名义全部清洗了,林彪集团的人是谁?是毛泽东的老底子红一方面军,挑头人就是林彪,这个事件在军队来讲,等于一方面军骨干全部被清洗了,剩下的是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不是毛泽东的嫡系。中央的一方面军的将领都下去了这件事,是决定性的。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政权是枪杆子里面出来的,林彪这件事倒霉的军队干部,是文革派当中的军队系统的所有文革的支持者。军队文革力量不是被所谓的还乡团消灭的,而是死于左派内部斗争扩大化。我个人认为对林彪这事的处理是值得研究,是属于对整个左派的打击,对当时我那个单位有军队干部说,我不相信林彪会害主席,中央文件要他传达,他反应激动。很多人想不通,信仰开始破灭。说什么革命,搞了半天,都是假的。对谁伤害最大?实际毛主席受的伤害最大。身边的刘少奇没洞察了,林彪又是亲密战友,怎么亲密了?虽然老百姓嘴上不说,但是私下里唧咕,毛主席的威信直线下降,特别是人民对革命的热情也消退了,搞了半天哪有理想?开始自私。在处理林彪的事件上,客观的讲有点过。这场内乱,标志着文化革命走向失败。毛、林分歧和斗争,是文革左派当中,最惊心动魄,最有伤害力的一次斗争。

毛、周分歧

 林彪事件以后又发生了分歧,毛和周产生了分歧,是因为处理林彪的后遗症。林彪是左派,他搞的是极左,容易说的通。72年有这股批左风,批到左派头上了,是总理搞的。为此,周总理在政治局受到一次严厉的批评,毛主席说,林彪是极右。这也是江青的意思,哪有比这个林彪还右的?他害毛主席还不算右?但是你从林彪整体上定义,你说林彪是右,很难有说服力。很多人批林的时候,说很多东西批不下去,只有一条右是害主席,但是其他具体的政策,看不出右。从斗彭德怀的时候起,60年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是右吗?这里面很多东西就不好说。所以党内的思想产生了一些混乱,毛主席是个重感情的人,林彪事件以后对他伤害极大,可以说少活了五年,林彪事件以后,再也没有复原,因为当时年龄不算很小了。毛主席伤透了,认为人很难说谁是正确的,忠诚的。主席开始对左派不信任,主席为什么没有重用张春桥他们?我指的是接班。他可能觉得搞了半天了,所谓表面上拥护你不拥护你,不是重要的。老干部陈毅的追悼会他去了,很说明问题,陈毅在他的一生中反对毛泽东时是多数,但是追根究底陈毅没干过阴谋缺德事,大局上还是拥护主席的,由此联想到了一些老干部,是不是要重新使用一下?于是加快了主席解放老干部的想法。毛主席光用左派,光用文化革命起来的这些人,不行,当领袖的,要有两支部队,这边是新干部主导,那一边是老干部。老干部跟毛泽东几十年了,从抗日战争、十年内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跟我战争几十年,新干部才几年,谁更可靠呢?可能毛主席有错觉,就是认为未必你们文革派可靠,我就是两边都用。看你这边人太多,我就推举另一边的人,达到一种平衡,这样做的后果,改变了九大后党内力量对比。

林彪事件后,出现了毛和周发生分歧,周是代表政府的一方,批林批错了方向,周做了检查,除此以外,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在高层,因为周总理的威信也很高,所以就发生了对四人帮和毛主席有一种不满的情绪。毛主席后来发现总理关键时候也不一定行,当时是蜀国无大将,寥化作先锋,没有人才,他考虑邓小平是个人才,还有老关系,在井冈山时一块被整过,虽文化革命犯了错,但是邓已经认错了,永不翻案,准备委以重任。邓小平是阴谋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马上写信,说我要工作,认真检讨。毛主席说他的检讨很好。林彪如果检讨了,会落下卖国这个下场吗?邓小平很明白,检讨无所谓,先上中央再说。邓后来不但检讨,而且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比谁都积极,批周总理都很到位。他反正是在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封了邓好几个官,都是实权。总理有病的时候,邓主持中央工作。这步棋毛主席为什么下?估计是林彪事件后遗症的结果。

华国锋政变

毛主席在政治局里搞平衡,邓小平出来以后一两年,发现主席身体不行了,党内的反对文革的力量在增强,开始反对文革。主席也知道,对文革承认的少,反对的声音多,说他一生做两件事,第一是搞蒋介石、打日本,基本赞同;第二是文化大革命,这个是很多人不拥护。主席担心邓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给了他很多的机会,要他写一个评价文革的决议,由邓小平牵头,全面的肯定文化革命。邓小平一开始想写,最后写不成了,干脆就不写了。毛主席就生小平的气,但是邓不怎么害怕。当时总理的立场也不明朗,出现了党内很奇怪的一段历史。75年的时候,反毛的声浪,反江青的小道消息简直就是达到一种非常有组织策划的效果。如江青怎么样在延安把毛泽东与贺子珍活生生的拆散了,和庄则栋有什么事等,完全是造谣言,但是当时都盛传。他们敢于做这个事。而且江青在政治局里面被政治局批了四个多月。这个批评打着主席旗号,主席怎么办?在座的谁说把你老婆斗争也是白斗?你是总经理,揪着你老婆四个月批斗,你怎么办?但主席忍了。当时党内一些人有一个错误的估计,认为主席年龄大了,认为他也不敢为江青牺牲官的利益了,因此故意气主席。

对总理的评价,现在是水落石出了,总理是个好人。在江的问题上,在对毛的问题上,当时左右都迷糊,叶剑英盼望总理给他们支持,周临死的时候他还希望有个字条什么的,结果什么都没有。可是江青也摸不着脉,派王洪文向主席这边报告。周恩来天天跟邓小平等谈什么呢?有时候他们主动过去,有时候总理叫。这是75年的事,如果总理完全站在小平这边,按照正常的党内斗争的话,就要发生党内分歧的话,主席未必有胜算。邓他们开会批江青,总理严厉的批评他们,说你们干什么?这是主席老婆!你们揪着不放怎么行?主席批评江青,叫你们帮着过过关,你们要适可而止。据说周总理带病去政治局阻止批江青,李先念堵着门不让周总理管,结果总理批评说,你们将来是要犯错误的,主席是看着你们的。总理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做为一个老战友,不让邓小平、叶剑英等犯错误,但从党性上说,他应该向主席汇报。但他没汇报,如果给主席汇报,等于做了一个恶人。实际上这么一件事,却受到了毛、邓双方的误解,这个格局,主席忍着等,一直等到总理的病不行了。76年元旦,主席发表重上井冈山词,意味深长的。发表了另外一首词鸟儿问答,是针对国际的。总理元月8日死前,毛主席开始动员党内的文革力量反击反文革的力量,最后形成了一个批邓、反右倾翻案风的运动。

这个时候两军对抗达到白热化,我当时是有个朋友,是武汉军区的高干子弟,他们都讲说是最后的斗争,事关他们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总理死后,反文革势力就利用总理这个威信发难,实际是高干子弟的串联,组织老百姓送花圈,没体制内人支持你送送试试,花圈大到拿吊车吊。天安门事件表面怀念总理,实反毛主席。现在不少人指责江青,说她不会办事,有时确实不会办事,江青人就是那样,怕感冒,带帽子参加周总理遗体告别,实况转播。江青因为客观的条件,怕感冒,她见了风不得了,向总理鞠躬的时候,戴着帽子鞠躬,那些拥护总理的人看了以后不明真相,很生气,据说有个军官,拿着椅子把电视机都砸了,他又不了解你怕感冒。江青不是一流政治家,不会搞手腕作表面文章。张春桥没被抓住把柄,江青被抓住把柄了。到最后,毛主席也不得不作出决策,四五事件闹下去也没头,用民兵驱散了。

总理死后,毛和周的恩怨有人利用,毛主席也是人到黄昏了,就天安门事件做了最终的决策:

,打邓小平,把小平撤职了,还抱着希望,保留党籍;让叶剑英回家休息,军委的、军队的权功交给陈锡联负责。二个是拉中间派。在考虑谁来当接班人的问题上,毛主席是费思量的,中央当时分三派,江青为左的代表,邓小平为右的代表,华国锋为中的代表。由于天安事件动摇了主席的决策,江、邓两派的力量对比不相上下,中间站到哪一边就很重要了,毛主席让小平下台和叶剑英退休养病,相对来说对文革派有利。毛主席让华国锋当第一副主席兼总理,目的是确保文革派在中央掌权,四.五运动时,华国锋还是公安部长。江青手中没有什么军队和实力,要找人帮忙才行,毛主席对华国锋是抱很大期望,结果适得其反。

华国锋当时是公安部长,天安门事件的时候,最后毛主席等于是让华当总理,把代字取消了,不但让华当总理,还亲笔加上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就来劲了,野心害了他。中共中央主席,正常的话,格局肯定就是江青,或者是陈春桥他们,华不甘心。华国锋当总理,想更上一层楼,结果就发生了一件在文革派内部非常令人发指的热月政变。假如说接正常开政治局会或中央全会,华国锋当接班人是毫无疑问的不可能,江青他们也觉得用不着采取非常手段,到时候开会,名正言顺的把问题都解决了。毛泽东构思的一个政治格局是什么?左派和中间派结合的格局,但是肯定是以左派为核心,是江青、春桥为主,不会让中间派当一把手。华国锋争一把手问题是各种因素,主要是个人的私心起的作用比较大一些。因为如果不争的话,不用说一把手主席他当不上,就是总理也未必能当下去,问题在这儿。所以他采取的办法是政变,华国锋有一种想法,想独掌政权,这个过程,谁先动的手?不少人说,是江青逼的华国锋造反,不对。江青他们用不着逼,华国锋在党内当时没有力量,是一个地方的官员,在中央待了没多长时间,没人逼他,是最高权力的欲望逼他。江青他们犯了一个什么错误?他们应该全力支持华国锋。为了大局,拉住华国锋的中间派,合伙反对非毛派,但是江青始终在心目中,没把华国锋当一回事,所以对华国锋肯定出现了某些尊重不够的问题,江青、春桥的负作用最多起到这个程度,他们重视的对手是邓小平、叶剑英,轻视华国锋,上了大当。如果华国锋水平比较高的话,第一是把小平解放,也不抓四人帮,让他们斗,他当裁判。这是当政治家的一种手段。可是他考虑这事儿不好弄,没毛泽东两下子,他想打清一色和一条龙,就采取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很多因素构成的,要解决四人帮问题,里面有许多必备的条件,华国锋本人的公安部是做不了,需要部队,特别是中央警卫部队。

热月政变大概过程

直接引诱华开始动手的事是张春桥要求中办的副主任李鑫同意他看毛泽东的手稿,李鑫向华告了密。当时毛主席说什么,临死前有没有遗嘱大家都不清楚,华国锋他们心里害怕,毛主席如果有遗嘱的话,肯定会对他不利,只会对江青他们有利。张春桥大概是想看一看有没有遗嘱。华国锋担心如果真有不利于他的文件就麻烦了,因为华国锋在毛泽东生前,一次单独受毛泽东接见的机会都没有,哪会有遗嘱在他手里?最后华国锋勉强伪造个遗嘱,叫你办事我放心,慢慢来,照过去方针办,很容易被揭穿。所以他不动手不行了。先找的当时北京市革委会主任吴德,后又找李先念、叶剑英、卫戍区司令吴忠、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等,取得共识,和警卫部队头汪东兴一起,采用叶帅以快打慢战术,采取非常手段解决了江青等四人。

庐山会议的时候,汪东兴为什么跳那么高?因为他心目清楚,将来林彪接班怎么办?所以一脚踏主席,另一脚踏林彪两条船。这在江青看来是叛变行为,她要搞掉汪东兴,毛主席不同意。毛对汪说你要看我不行了,你就赶紧滚,你看看你的发言。当时汪吓坏了,跪地求饶。当时汪东兴转的比较快,揭发了林彪一些内幕。我估计弄不好,可能有些没有的事都揭发了。中央这些事,汪东兴什么都知道,毛泽东的一举一动,中央所有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他都清楚,所以说,江青如果掌权,可能没有汪东兴的好果子吃,所以他抓江青卖力最大,不用谁做工作,抓四人的事他就做了。

毛泽东的时候,中国的政治结构高度互相牵制,政变不是容易的。叶剑英起的作用是作为军事家来说,看到了这种事商量来商量去,如果有一个叛变就完了。这里面叶剑英比较明白,决定以快打慢,派李鑫负责抓张春桥等三人,派张耀祠抓江青,基本上比较顺利。为什么?本来在那个时候江她们就没有多少军队的人,情报也不灵,光盯着邓小平了,邓小平也不知道,没人跟他说。华国锋抓四人是文革最残酷的内乱,给文革划了个句号。

华国锋上来以后,把四人帮一抓,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怎么尴尬?历史上,党内有分歧都开会解决,通过谴责和辩论,用抓人办法共产党没有这个历史先例,是违反党纪,也违法国法的,在党史上没有密谋政变这种事。

华国锋为了掩盖反毛黑事就做了两项决定,为表示他忠于主席,一个是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二件事盖毛主席纪念堂。当然盖了纪念堂,后人瞻仰毛主席的时候很方便,但是毛主席是早反对这一套,严格来说,是违背主席心愿的,毛主席和江青早就选了香山做墓地。

华国锋抓了四人及文革骨干以后,这个革命饭没法做了,因为华下边没有人,在党内来说,能够和邓小平反文革势力相对抗的,是江青集团。江青在的话和中间派联合起来还未必能胜。最后华国锋把省级以下的造反派的头全抓了,邓小平出来之后,不用来硬的就能解决华的问题。华国锋开始的时候,压着邓小平,实在压不住了,不给重要职务,只让他管科教,知识分子为什么拥护邓小平?邓小平当时全力为知识分子办好事。邓小平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初期,办的全是好事。当了家,把老干部全解放,补工资,恢复原职。给地富反坏右平反,给吃给穿,知识分子落实政策,重用。工人涨工资,农民分地。邓小平纯政治家的水平不亚于毛泽东。我说的政治不是大的意识形态的政治,是政治手腕。

邓小平是为了达到全党全国人民拥护他的目的,哪个有利我就做。增发工资是邓小平家里掏的钱吗,不是,那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省吃检用留下的。当时可以讲,邓小平的许多政策,赢得了多数人民的拥护,四人帮也好,江青也好,毛泽东的山头没了威胁,产生了知识分子一边倒,全国的舆论一致拥护邓小平,到最后,华国锋节节败退,一步步的先辞军委主席职务,再辞总理职务,后辞主席职务。现在华国锋每年还去朝拜主席,我估计可能是向毛主席忏悔,确实对不起他老人家。华国锋从共产主义角度讲,做的事是不对的,从党章和国法上讲也是不对的,早晚在历史上也要重新写一下。

最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主导了政治局面,是什么结局?老干部高兴的没多长时间令退休,邓小平不采取毛泽东的打倒办法,而是养老回家,跟宋太祖赵匡胤杯洒释兵权一样;工人不涨工资了,还砸铁饭碗,最后搞下岗、兼并等等;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落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了。现在怎么样?老干部明白了,工人明白了,大学生也明白了,上当了。

中国由于文化革命内部的一些原因,造成了中国历史的翻转,当然,这个翻转不能全从消极的方面看,因为学费交的还是必要的,如果现在不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反面教育,大家对什么是鲜花、毒草、什么是社会主义弄不清,现在完全清楚了。但是这个弯太大了。倒退不是几十年,而是几百年。集体化变单干,国退民进,我们建立的一个又一个大的企业,从中央到地方,都可以搞乱、搞傻、搞残废,现在纷纷在卖。邓小平这种对文化革命的不理解,和他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的理解,突出经济层面的结果,被新自由主义利用了,改革开放走到邪路上去了,中国现在在悬崖边上,再往下走都要大批死人了,所以现在产生分歧了,有人还想往下走,但是声音不是那么高了。许多人敢于跟主流说个不,形势发生一些变化。

文化革命以失败悲剧告终,延缓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本来我们可以搞得更好一些,很遗憾。客观的不用讲了,主观上我们要从中要吸取教训,这个教训是什么?沒搞好斗私批修,在内部,在左派内部,团结是非常重要的。自私自利是要不得的,事实证明,如果你真的自私自利得到好处了也行,是都没得好处。证明什么呢?像华国锋类这种私心,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害了江青不说,也害了华本人。如果江青掌权不至于这样,华可能日子更好一些。所以这个意思,这里面有许多历史性的事件要吸取教训,在内部要以大局为重。

我们现在以民主和人民的利益,与党、国家利益放在前面,什么事都好办,大家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什么都事都难办。比如就跟打猎似的原始社会的时候,大家都分头去打,恐怕都被老虎吃了,一起去打,把老虎打死。作为老百姓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意识到这个,不让团结落空,合则立,分则败,作为中国共产党来讲,作为中央来讲,还是要向着健康的方向走,党内有些贪官污吏,还想贪下去,未来的局势怎样?闹出个革命被杀头才罢手吗?只要左派想做事,就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团结再团结,以此来推动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

15、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不同的人对文化大革命有不同的评价,大致有下列几种。

(1)、三七开的评价

毛主席本人晚年对文革评价是三七开,即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成绩是粉碎了刘、林两个司令部,社会主义得到巩固和发展,反修防修取得伟大胜利,亿万群众得到教育和锻练。三分错误是天下大乱,全面内战。这是一种基本肯定的评价。三分错误主要是走资派搞的,文革派有责任,是次要的。七分成绩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许多方面,要认真总结,三分错误和七分成绩都要总结够,

(2)、全盘肯定的评价

现在有一些文革研究者和当事人,认为文化大革命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正确的。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没有错,党内就是有走资派,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不但存在,而且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至于文革中出现的偏差(包括军队镇压造反派引起的武斗和天下大乱)主要走资派和反文革势力阴谋造成的。

(3)、全盘否定的评价

邓小平集团认为,文化大革命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文革是十年浩劫,必须全面否定。邓小平集团把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定为反革命集团,并把江青等人判处了死刑,事实上把毛泽东定为了反革命的总头子。这是一种全盘否定的评价。

(4)、基本否定的评价

持这种意见的人对文化大革命中的新生事物和生产、科技、外交等领域的成绩基本肯定,但不认可文化大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认为是党的分裂和内乱,是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权利之争。有的虽然肯定毛泽东的文革理论,但认为林彪、江青等破坏了文化大革命,得罪了党内大多数非走资派老干部。

(5)、全新的评价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远去,出现了一些站在新历史高度的评价。此种评价认为,对文革理论与实践的正确与错误分析认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文化大革命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伟大思路,是人类历史发展和解放的指路明灯。文化大革命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大民主试验,改造人性世界观的试验,新文化、新型人际关系的试验,新生产力发展途径的试验,新的政权结构的试验等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意义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大革命。

16、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对共产主义运动而言,文化大革命揭示了两大问题。一个是面对世界资本主义的挑衅和威胁,如何构建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避免社会倒退,保证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顺利过渡

文化大革命的经验证明,高度集中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必须和各种形式的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政于民,把政治从精英阶层扩大到民众,使民众登上政治舞台,真正地参政议政,这是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单纯以经济为中心,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动物性观念必须改变,人类社会应当逐步升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兼顾最后以精神文明为主的新阶段。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还证明,要改变人的自私本性,要树立先进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必须消灭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污泥浊水,包括封建主义的流毒和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总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过滤、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车轮永远是可以双向运转的,向前可以奔向共产主义,向后可以回到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当代的历史背景下,历史车轮的前进和倒退在某种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层特别是领袖人物的爱好和水平,也就是英雄创造历史。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还证明,所谓英雄创造历史,不过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当社会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人民群众真正觉悟和发动起来之后,创造历史的变成了人民群众。

17、文化大革命对人的思想影响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全民性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一场触及每个人灵魂的大革命。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家庭,从老者到小学生,可说人人投入了运动的风浪之中,以各种形式参与了政治斗争,对国家大事畅所欲言,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社会现象和政治奇观。

斗私批修、兴无灭资、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批判和打倒党内走资派、追求社会公平和民主权力是文化大革命赋予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虽然文革最后被邓小平集团用强权否定了,但文化大革命的深远意义仍然影响着许多中国人特别是左翼力量,激励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止,他们才是中国及世界的真正希望

18、文化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震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国外的许多左翼力量积极参与,一切帝、修、反及资产阶级政客无不如丧考妣、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以美国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世界、前苏联修正主义集团、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和一切反共、反华势力都曾经激烈地反对和攻击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国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既得利益受到伤害的特权阶层利配合国内外的反共反华势力,丧心病狂地扑灭了这场文革烈火,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了暂时地重创,垂死的资本主义得到了死灰复燃,但是文化大革命在国内外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是永存的。中国国内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左派力量并没有被斩尽杀绝,他们人还在,心不死,随时为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而战斗、献身。国际上继续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仍大有人在,反侵略、反霸权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笔者坚信,只要全世界的共产主义信徒和广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联合起来,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新社会主义的重新崛起和共产主义的曙光必然到来。

文化大革命不但挑战了东方传统文化,而且挑战了西方文化,为人类展现了一种新的世界蓝图。笔者坚信,对文革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和过滤、升华必将产生新的社会变革和革命,人类历史的车轮必将从资本主义和假社会主义的僵尸上飞奔而过,向着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胜利前进。

19、要辨证地认识文革与改革

要正确认识历史反复。毛时代走社和走资就有反复,邓时代是大反复,但并沒有终结社会主义。如果没有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就不会有邓小平和改革开放。如果认定资本主义复辟是暂时的历史必然的话,文化大革命恰恰推进了这个历史进程。毛泽东赋予邓小平的权力,使邓小平具有了创造历史的资本,包括彻底否定文革、清洗左派、提拔右派的权力。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失误和教训,为邓小平扑灭文革烈火、点燃改革开放烈火提供了原动力和导火线。一句话,是文化大革命失败促成了改革开放。同理,改革开放必然走到其反面,必将促成新文化大革命和新社会主义的到来,这是辨证地看问题。

20、文化大革命的现实意义

文化革命有无现实意义?认识这个问题很重要,文化革命是有现实意义的。

有些同志认为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才有现实性意义,在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沒有现实意义,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和有害的。因为这些同志沒有看到:

毛主席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文革就是试图探索解决中国社会的矛盾,他把矛盾当作革命生命力的象征,对革命做了热情的颂扬,认为矛盾之间无限制的相互作用是使革命向无尽未来前进的一个条件。不能把尝试追求新的现代性、摆脱资本主义方面的文化大革命看成是人类的最后一次革命。文化革命为核心的继续革命理论不是仅限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其是共运的高端理论,有普遍意义。

文化大革命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首次文革具有毛主席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特殊性,但还有阶级斗争的普遍性,光看到特殊性而看不到普遍性是错误的。

文革中也存在资产阶级专政。前十七年和文革中资产阶级专政是存在的,如反右扩大化、挑园经验和文革资反路线等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造反派多数是在资产阶级专政下成长壮大的。

文革当中就有官方文革也有民间文革,当前条件下民间自发性文革将成为主流。

否定文化革命现实意义就成了取消主义,会使文革空虚化,会使纪念文革和研究文革就失去了意义。

文革是阶级斗争,是继续革命,继续革命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条件下都永远不会过时。

文革中的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向走资派夺权,进行斗批改和斗私批修,在当前反复辟斗争中依然有效。

研究文革要为现实反帝反修反资斗争和社会主义新生服务,而不止是学术范畴。

文革的文斗是新的政治生态,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依然有效,宣传群众,批判封资修的文斗不可缺少,和武革并不矛盾,武革沒有文革作基础是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我们反对文革过时论同时,也反对简单地复制文革,因为历史条件变了。

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总结文化革命经验教训,结合反复辟实际,大破大立,充分发挥文革精神,去争取新的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吧!

所有跟帖: 

此文很好,涉及全面。有几条的论述虽然我不完全认同,但这是很理性评价当代历史大事件的具有学术性的好文章。 -Kurve- 给 Kurv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6/2016 postreply 17:16:34

文化革命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 这个说法比较中肯。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6/2016 postreply 19:11: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