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来源: williamsteng 2021-01-31 00:26: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7375 bytes)

史论纵横2021-01-31 14:38: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都在歌颂东方出来个毛泽东,消息传到湖南衡东三樟乡栗子巷村的一户农民家里,一个叫彭友胜的农民显得格外十分兴奋。

立刻走出家门在村子里逢人便说:“我和毛主席共过事,那一年,他在我手下当过列兵呢!

村里的老百姓都认为已经65岁的彭友胜是不是得了妄想症,不就是在外面扛过几年枪,见过一点世面,现在竟然吹嘘毛主席是他的兵。

彭友胜本来想向大家炫耀,得到的反馈竟然是不屑一顾,还有村民直接质疑说:“既然毛主席与你共过事,你为什么不跟他走到底呢?

说到这里,那真是往彭友胜的心窝子插刀,每次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他都长叹一声:“唉,怨只怨我脑后没长眼睛。要是有先见之明,一直跟定毛泽东,如今我也到北京干大事去了。

尽管如此,大家也都不信彭友胜的话,都认为彭友胜是岁数大了,借着当年扛过几年枪在村子里刷存在感。

村民们的质疑虽然让彭友胜心里不得劲,但是这种声音终究还是别人质疑,渐渐的彭友胜发现,家里人也都怀疑彭友胜精神上出现了问题。

曾经当过兵,一向要强的彭友胜就有点待不住了,尤其是1951年3月,家乡土改胜利结束后,彭友胜就多次对家人唠叨,等到秋收以后,自己一定要背上一袋自己家产的新大米到北京去见见毛主席。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见见曾经的老战友倒是在其次,一定要向村里的人证明,自己没有说谎,毛泽东真的在自己的手下当过兵。

结果刚刚过去半个月,老兵彭友胜就已经按耐不住了,秋天去北京等的时间太长,而家里还有农活,现在不能走,于是彭友胜决定先给毛主席写封信,来一个投石问路。

想到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彭友胜买来了上好的纸笔和信封,请来了村子里最有文化的老先生代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首先讲述了与毛主席从广州分别后的情绪,然后又讲述自己被划分贫农,分到了田地十分高兴,再表达了自己想要到北京去见主席的想法,最后希望主席给安排份工作。

信写好后,担心丢了,彭友胜亲自把信送到了湘江对岸湘潭县王十万的邮局,直到亲自把信投到邮箱里反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家里。

此后每天他都在盘算着这封信到了哪里,几天能够到北京,毛主席收到信会是什么样子,一旦等到毛主席给他的回信,他就可以在村民面前扬眉吐气了。

可是当彭友胜的信寄出20多天后,还是没有任何回信,一封信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掀起一点斑斓。

有那么几天,彭友胜的人生是灰暗的,毕竟几十年过去了,毛主席早就把他这个老班长忘了也说不定。

可是,想起曾经的战友情,彭友胜就感觉激动不已,自己当了很多年的兵,遇到的战友数不胜数,但要说最要好的,还是那个在一起半年的亲密战友毛泽东。

彭友胜出生在湖南衡东三樟乡栗子巷一个贫困的农村,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彭友胜为了糊口15岁就背井离乡,到处打拼,一直到1907年,清政府改革军队,对外招募新兵,他就参军去了。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湖南人从曾国藩时代就喜欢当兵,不是天生好打架,而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去当兵,至少不会饿死,当时彭友胜刚好23岁,也符合招募的年龄。

因为忠厚老实,办事勤勉,不久被提拔为副目,也就是副班长,算是一个兵头,但是在旧社会,大头兵升到班长一级就很难再升了,即使你有军功也很费劲。

彭友胜在光复长沙的武装起义中,他所在的小队就是负责攻打北门的任务,在彭友胜的率领下,小队顺利突破长沙北门,又联合手枪队夺下了一所军械局,让起义新军有了充足的弹药补给,随后又带着大家攻下省咨议局。

可以说,只是副班长的彭友胜干了很多排长甚至连长都干不出的战功,然而长沙反正之后,很多人都升了排长,彭友胜却丝毫未动,依然是副班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军疯狂反扑,湖北革命军支撑不住,随即派人到长沙请求湖南新军支援,湖南革命政府随即派彭友胜所在的部队前去增援。

到达武汉后的一天,彭友胜与战士们正在营房外的大樟树下聊天,班长朱其升领来一个很年轻的青年说他要参军,此人就是毛泽东。

辛亥革命爆发时,毛泽东还在长沙读书,听闻各地起义爆发,刚刚18岁的毛泽东就打算弃学参军,得知武汉前线吃紧,缺乏士兵,就跟同学借了路费从长沙出发,赶往武汉参军。

可是到了武汉后,发现当兵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原来报名参加新军必须要有两个担保人,毛泽东初来乍到,哪里找给人自己担保,就在那里跟负责征兵的人吵了起来,此举吸引了路过的朱其升的注意,朱其升听了毛泽东的陈述,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志气的青年,但是当兵需要两个人担保,朱其升就找来彭友胜,他们两个人一块给担保。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毛泽东成功参军入伍后,被编到了朱其升与彭友胜的班里,彭友胜对毛泽东的印象很深,当时刚刚18岁的毛泽东个子高挑,身材魁梧,穿着军装略显一点紧巴,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

彭友胜领着毛泽东就往营房说:“走,进营房看看,正好我的上铺空着,以后你睡上铺,我睡下铺。

刚开始的时候,彭友胜以为毛泽东是跟自己一样,因为家里穷,所以到部队来当兵,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

然而相处一段时间后,彭友胜就发现毛泽东是一个很另类的人,比如毛泽东有一个习惯跟别人都不一样,大家在开了饷后,要么是自己到街上潇洒,要么是寄回老家,只有毛泽东领完军饷从来不乱花。

当时毛泽东每个月能领7块大洋的军饷,其中2块大洋被用来当伙食,其他的所有钱都用来买了报刊。

彭友胜通过观察发现,毛泽东绝非等闲之辈,不但有文化,而且还博古通今,能言善辩,懂很多大道理,无论讨论什么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大家佩服。

彭友胜为了让战士们多了解一下革命发展态势,就让毛泽东为大家读报讲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一来二去,毛泽东在买完报纸后就陷入全神贯注的阅读当中,读完后就跟战友们讲述外面发生的事情。

为了让毛泽东读报,彭友胜在毛泽东读报的时候,一再告诫大家不要打扰毛泽东看报,这使得毛泽东很感动。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一段时间后,彭友胜神奇地发现自己班里的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彭友胜更加佩服毛泽东了。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帮大家读信和写信,深得战士们的尊敬。

后来毛泽东回忆新军生活时说:“我同排长和大多数士兵也交上了朋友。因为我能写字,有些书本知识,他们敬佩我的‘大学问’。我可以帮助他们写信或诸如此类的事情。

当然,在军队当中是不看文化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打仗水平,很多人都认为毛泽东没有拿过枪,其实这是不了解毛泽东参军这段历史。

因为有彭友胜等人的教导,再加上毛泽东天资聪颖、悟性高,别人要学半年的操练,毛泽东仅仅一个月就全部掌握了,还常常给大家做示范动作。

1967年毛泽东回想起这段日子,曾经略有骄傲地说:“辛亥革命的时候,我背过几天枪,什么立正、稍息、枪法还可以。

彭友胜对毛泽东也很倚重,有了事经常找他拿主意,可是到了1912年3月的一天,已经从军将近半年的毛泽东却突然跟彭友胜说了悄悄话:“副目,我想离开新军,继续回校读书。

听了毛泽东的话,彭友胜立即陷入到两难当中,半天才缓过神来,像毛泽东这样的兵,任何一个班长都是喜欢的,少了这样的兵,班里的精神面貌都会下降。

毛泽东当初为何要参军,后来又退伍呢?难道是毛泽东吃不了军队中的苦?

面对彭友胜的疑惑,毛泽东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已经退位,中国现在是民国,所以“革命已经过去”。

这个结果对于彭友胜而言虽然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金鳞岂是池中物,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当一辈子兵呢?

想到这里,尽管很不舍,还是说道:“润芝,我晓得你胸怀大志,不能长久埋没在这里。你就远走高飞吧,我不会为难你……”说这话时,彭友胜是两眼噙着泪水。

在毛泽东离开军队的那天,彭友胜率领全班战士凑钱办了简单的酒菜,知道毛泽东爱吃红烧肉,还想尽办法弄了一碗。

毛泽东与战友们一一碰杯答谢,彭友胜把毛泽东送出军营后,送了一程又一程,毛泽东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别送了吧!

彭友胜说:“润芝,以后相处的日子少了,今天我无别的事,再送一程吧!

临别时,彭友胜知道毛泽东把钱都用来买报纸了,当了半年兵,兜比脸都干净,又把自己平时不舍得花的两块银元塞进了毛泽东的手里作盘缠。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毛泽东无法推脱,紧紧地握着彭友胜的双手说:“彭副目你真好,望多加保重,后会有期。

两个人就此分别,毛泽东对自己这位新军中的副班长印象深刻,他在1937年接受斯诺采访谈及自己在新军的经历时说:“在我那个班里,有一个湖南矿工和一个铁匠,我非常喜欢他们。

这个“湖南矿工”就是彭友胜。

告别军营生活后,毛泽东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为革命事业奔波,后来在韶山发动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运动,成了农民运动的领袖。

1926年5月,毛泽东到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继续宣传革命理念。

碰巧的是,彭友胜也在广东,彭友胜的部队辗转来到了广州,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当兵多年,终于混上了排长。

有一天彭友胜在报纸上看到了“毛君润芝来穗讲学”的消息,感觉十分震撼,昔日的好兄弟也在广州?

一晃已经14年没有见面了,彭友胜特意打理了一番,穿了一身新军装按照报纸上所说的地址来到农民运动讲习所。

当时毛泽东正在全神贯注的备课,看到彭友胜十分高兴,连忙起身过去握住彭友胜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战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彭友胜将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卷入军阀混战的事讲给毛泽东听,然后又讲到如今也信奉了三民主义,说起来还是受到他毛泽东的影响。

然而此时的毛泽东早已不是当初的列兵了,作为中共中央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已经是高级革命干部了。

在向彭友胜宣传了更深刻的革命道理,听得彭友胜频频点头说:“润芝,你博学多才,能说会道,我真佩服你!

然而毛泽东却话锋一转地向彭友胜发出诚挚邀请:“盖三兄,我身边正需要人,你就别走了,留下来,我们一块干,今后再也不分开了。

可是当时彭友胜并未领悟革命的道理,认为当兵打仗一样能为革命效劳,因此面带愧色地说:“我是个大老粗,只知道立正、稍息,冲冲杀杀,干不了舞文弄墨、治国安邦的大事。留在你身边帮不了什么忙,不如继续当兵扛枪好。

不要说彭友胜没有看到中国革命更深远的地方,当时很多同志也未能理解,毛泽东没有强人所难,最终跟他谈了一夜的革命理念,第二天一早,彭友胜向毛泽东告辞。

北伐战争爆发后,彭友胜身先士卒,投入到战场当中,因为冲锋陷阵,多次立功,被提拔为副连长。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然而当北伐成功后不久,大革命却失败了,国民党军队迅速腐化,陷入新的军阀混战当中,彭友胜才理解当初毛泽东所说的革命道理是有着远见的。

九一八事变后,彭友胜对于蒋家王朝消极抗日的做法十分不满,又不愿卷入内战当中与红军为敌,于是就偷偷离开了军营,千里迢迢逃回老家衡东县,隐姓埋名到吴集粮行当了多年仓库保管员后,1940年左右才回到老家务农。

脱离部队后,彭友胜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在湘潭县娶了一个媳妇,生了三个女儿,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从1926年在广州与毛泽东一别,到新中国成立,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和毛泽东见过面了,彭友胜在信寄出20天后,自己也拿不准了,毛主席会不会把他忘记了。

尤其对于他在信中请求毛主席给他安排工作的事,他的老伴直接数落他说:“毛主席要管全国那么多的大事,哪有空闲搭理你一个泥脚杆子。六七十岁的人了,还异想天开‘吃皇粮’,这不是为难毛主席吗?”

想到这里,彭友胜也后悔写这封信了,这下,自己以后在村里也抬不起头了。

大约是在清明节后的第三天,彭友胜大概以为毛主席不会回信了,乡里的邮递员却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彭友胜家里,一个大牛皮纸信封上写着:“湘潭县王十万对河柴山冲转彭友胜先生收”。

早在部队中,彭友胜和战友们就经常委托毛泽东写信,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对于毛泽东的字迹还是很熟悉的,这一刻,彭友胜两眼闪烁着泪花,毛主席没有忘了他。

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后,里面满满写了一页的内容:

友胜先生:

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

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你被划为贫农成分,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那是很好的。

工作的问题,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以待在乡下为好,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时期也好,因为出外面怕难于找得适宜的工作位置。

如果确实十分困难,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请示有无可以助你之处。

不一定能有结果,因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连我也是如此,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

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可去试一试。去时,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你当副目,我当列兵)一点向他作报告,再则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

此复,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三月三十一日

从信的内容来看,很久不见,毛主席对彭友胜后来的情况也很不了解,所以,并没有给安排工作,反而是告诉他“以待在乡下为好”。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但是如果翻看毛主席在建国后给亲朋故旧写的亲笔信中,这300字的信已经算是很长的内容了,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这位老班长的关心,也将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且是上下级的事情交待了,以让彭友胜可以到地方寻求一些帮助。

这下子彭友胜扬眉吐气了,曾经没啥文化的他,竟然把毛主席的回信300多字,一个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走到村里,对那些质疑过他的人,就背给他们听,活了60多岁,从来没有这么畅快过。

担心这封信有失,彭友胜就把信的原件用红绸布包好,放进衣柜夹屉中,再用一把大锁给锁上,谁也不让看,等到地里的活干完了,他就按照信中交待的,到长沙去找省政府副主席程星龄。

到了省政府大门口,彭友胜询问站岗的警卫员说:“请问小同志,程星龄副主席住在这里吗?我想见见他。

卫兵一看这是哪里来的乡下老头,张嘴就要找副主席,因此就说:“程副主席公务忙,没有时间会客。

彭友胜就说:“是毛主席要我来找他的,不信,这是毛主席的亲笔信。”说完就把这封从来不舍得给人看的信拿给卫兵。

卫兵也不知道信件的真假,但是也不敢耽搁,立即到传达室通报,不久程星龄就带着秘书出来,对彭友胜进行了热情的接待,让他一直住在长沙,不是四处观光就是听湘剧,这可把彭友胜憋坏了,天天不是吃饭就是睡觉。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程星龄在调查彭友胜的背景,因为毛主席在给彭友胜回信,让彭友胜带着信去找程星龄的同时又给程星龄去了一封信,在信中写道:

此人叫彭友胜,据我过去的印象是个老实人,四十年的历史不清楚,辛亥革命那一年在湖南军队充副目(即副班长),我在他那一班当列兵,后来在广州见过一面。现来信叫苦,我已复信叫他待在乡下,不要出外;如果十分困难,又出于自愿,不怕无结果,则可持我的复信到长沙找你,向你请示:是否可以对他有帮助。

他来见时,请你加以考察,如果历史清白,则酌予帮助,或照辛亥革命人员例年给若干米,或一次给他一笔钱叫他回去;如有工作能力又有办法,则为介绍一个工作而不用上二次办法。请酌定。

从这封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毛主席谨慎的处事风格,即使曾经是老相识,毕竟很多年不见,必须要加以考察,看其是否历史清白,然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帮助。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对于这些事情,彭友胜是完全不知情的,总之,这种生活他已经受不了了,常年干活的人哪里闲得住啊!

于是彭友胜就跟程星龄请辞说:“你们把我当上宾,天天让我吃鱼吃肉,又没事可干,实在不好意思。我这次来长沙,主要是请您安排个工作,家里人还在等我的喜讯呢!

在调查清楚彭友胜的背景后,考虑到彭友胜年纪大了,就按照毛主席来信的要求,给统战部写了一封信函,意思就是按照彭友胜参加过辛亥革命,属于革命老人,如今年龄偏大,又没有文化,可以按照贡献每个月给予一定标准的生活补助。

虽然没有得到工作,但是每个月却有30元的生活补贴,彭友胜回到村子里更牛了,村民们都知道彭友胜曾经的事迹了。

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彭友胜外表的风光是为了掩饰内心的遗憾,正如村民当初质疑的那样,“既然毛主席与你共过事,你为什么不跟他走到底呢?

以前的疑问是集中在前半句,不相信他跟毛主席共过事,现在的疑问是在后半句,为什么不跟毛主席走到底呢?

彭友胜是有一定的军事素养的,到北伐前已经是排长级的干部了,如果跟了毛泽东,以后混个开国将军什么的也说不定。

终究还是自己对革命理解得不透彻,认为北伐胜利就是革命胜利,等到后来意识到北伐胜利也没有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后,反而心灰意冷,回到老家务农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当然,彭友胜也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毛主席那样胸怀大志,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想到这里,也就释怀了。

每当彭友胜想到毛主席没有因为他拒绝一起去革命而忽视他,他就十分感激毛主席的胸怀,为了感谢毛主席,彭友胜和家人商量:毛主席待我们这样好,我们却没有什么礼物回报,他有喝茶的嗜好,我们不如就地取材,每年精制点上等茶叶送给他,表达我们的心意。

于是,彭友胜把自己家茶园生产的茶叶用新白竹布包好,邮寄到北京。

毛泽东邀请副班长彭友胜一起革命,他没去,建国后懊悔没先见之明

 

对于送礼的东西,毛主席从来都不收,即使是收了也会回信,下不为例。

但是对于彭友胜寄来的茶叶,毛主席却没有拒绝,不但自己品尝,还转赠一部分给其他中央首长,并且让中央办公厅要给彭友胜回信:“友胜先生,你寄来的茶叶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某年某月某日。”

原因就是,毛主席把彭友胜当作了亲密的战友,他的礼物可以收!

受到毛主席回信的鼓舞,彭友胜此后就年年给主席邮寄茶叶,一送就是18年。

直到1969年11月23日,85岁的彭友胜离开人世,毛主席就再也喝不到这位老战友送来的茶叶了。

所有跟帖: 

尽想着吃肉。毛润芝的兄弟姐妹加老婆侄儿都跟了他一起革命,结果没一个活着看到他登上天安门的。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201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01:25:41

唯有犧牲多壯志 -Redcheetah- 给 Redcheetah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01:27:12

敢叫日月换新天 -XYZ94538- 给 XYZ94538 发送悄悄话 XYZ9453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06:57:44

好文!谢谢!-:)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02:10:15

今天两篇都很好。谢谢好帖。 -鸿浩- 给 鸿浩 发送悄悄话 鸿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21 postreply 02:38: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