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来源: 皇爷 2016-09-02 10:47:0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85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皇爷 ] 在 2016-09-02 10:51:0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第16节皇爷2016-09-02 10:36:52

红四方面军就大不同,他的政工干部大多都军政双全,非常的能打。比如政委陈昌浩就可以亲自带枪监督起义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参加战斗。1955年,红四方面军出身的评为上将的许多将领,比如王宏坤、王新亭、王建安、洪学智等都是政工干部出身而特别能打。   

便是陈锡联,也有担任红11师政委的经历。   

叶成焕虽然出身政工干部,但很能打仗。王近山虽然是军事干部出身,也很能打,但在上级领导心目中还不能和叶成焕相比。   

1938年4月16日,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叶成焕牺牲,王近山也重伤,伤好后,转769团任副团长,然后769团团长,然后385旅副政委。   

关于叶成焕之后772团的团长,我在网络搜到一个材料:叶成焕牺牲后,772团长是程世发,副团长是肖永智。   

关于程世发的材料非常的少。他是四川达县人,参加了王维舟领导的川东革命,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入党,担任过排连级干部。身经百战,身负轻重伤18次,参加过长征。   

他曾经担任过晋东南游击支队长的职务。这个职务应该出现于抗战初期,也非常难以界定级别,因为抗战初期八路军扩编太快,有些人级别上升太快,但部队遇挫后下跌也快。   

程世发应该担任过772团副团长、团长,然后带队参加了悲壮的关家垴之战,全团一千多人,战役结束下来,只剩下连程世发在内的十几个人。   

《亮剑》上有一个772团团长“程瞎子”遇挫关家垴之战,也许就反映了这一人物的历史。但李云龙吵吵 在鄂豫皖教程世发打枪就有些扯淡,因为程世发是王维舟川东红33军的人物。   

作为老红军,程世发后来进步非常的慢,没有走进将军的行列,也许在关家垴之战中表现太弱、损失太大。   

王近山虽号称“疯子”,经常违背军令,或者时常做出些令顶头上司意想不到的事来,但他没一件事情让“老领导”们头痛过,也没一位“老领导”觉得他是“棘手的剌头”。相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没一个顶头上司不喜欢他。他与领导的关系相处的非常好。   

在抗战时期,王近山在129师是“挪地方”最多的将领。   

原因就是几个首长都争着嚷着“聘”他到自己的手下干什么主力的“长”。而王近山则是只要哪里有仗打,哪里就是娘,专往艰险的地方“钻”。   

抗战初始,他先在386旅陈赓手下772团做团副。769团陈锡联一升385旅旅长,就把他“借”到769团干正职。待到769团强大了,陈锡联又拉他去当新8旅“副将”,并且讲好了兵权由他撑着。   

新八旅旅长是张维翰。   

张维翰,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1906年出生。张维翰是民族英雄范筑先的同乡,他的哥哥张维玺是西北军冯玉祥的左膀右臂,与范筑先长期共事。   

张维翰是彭雪枫的同学。大革命时期,张维翰参加彭雪枫组织的下乡宣传队,后又与彭雪枫等共产党员在开封训政学院边学习边进行革命活动。   

1929年,张维翰考入北京民国大学政治系。“九?一八”事变后,在韩复榘军队中组织秘密团体,进行抗日斗争,后在聊城进行抗战活动,组织发展抗日力量。1936年,张维翰在山东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手下任聊城专署秘书,开始与范筑先共事。   

1937年5月,中共北方局联络局书记彭雪枫奉命到山东从事统战工作,在聊城与张维翰重逢,并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维翰,出身大地主家庭,他在青年时期就倾向革命,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那个时代中国的积贫积弱,让热血青年必须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张维翰没有像彭雪枫那样跟随共产党革命而是选择学习和工作,说明北伐战争的胜利给予很多中国人极大的希望:有秩序的建设国家。   但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可能。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发端,他的爆发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但中国政府的管理不善和对国际大略的判断失误也是重要的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已经成为中国民众的第一需求,但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即使“果粉”也不能否认韩复榘曾经因为溃逃而被枪毙的事实。国民政府的领导人不可能都是韩复榘,但韩复榘毕竟领导一个极重要的省份。   

1937年5月,张维翰在政府里有一个非常体面的身份,家里有富足的收入,但他选择了共产党的道路。当时的共产党刚刚长征结束,西路军还挣扎在死亡线上,彭雪枫的办公经费少的可怜,但张维翰偏偏参加了共产党。这个说明,1937年,蒋介石虽然还支撑着架子,但已经开始动摇根基。   

张维翰有几个哥哥也是积极抗日的共产党地方武装的领导。   

鲁西北所在的冀鲁豫地区,在中共革命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就在彭雪枫介绍张维翰入党的时间,1937年5月中、下旬,中共中央在延安先后召开了全国党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与会代表,中共直(冀)南特委书记张霖之会前向总书记张闻天汇报了在华北平原南部冀鲁豫边区,我党领导平原人民地下斗争的情况。   

这个张霖之因为毛泽东亲自点名为煤炭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迫害致死。   

他是第一个被毛泽东点名的走资派,而且是被毛泽东两次点名。   

他是第一个文革时期被迫害致死的部级官员而被刻印在共和国的记忆里。   

毛泽东为什么那么特别的点出张霖之?   

我们研读一下张霖之的历史。   

张霖之,原名张朝明,1908出生于河北南宫,1925年入南宫县师范讲习所学习,1927年起任小学教师。   

1929年夏,张霖之考入驻山东烟台的国民党军陆军第二十一师军官教导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和张维翰不同,张霖之是1929年入党的老同志,他的入党就是热爱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与张维翰入党的抗日背景不同。   

1937年5月,作为白区干部代表的直(冀)南特委书记张霖之参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白区工作会议,而且在会前获得向总书记张闻天汇报工作的机会。   

张霖之说:党中央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跋涉,千辛万苦来到陕北,定居延安,是党的一大幸事。但陕北是黄土高原,地贫人稀,十年九旱,人口不过三十万,年产粮食三万担,今后如何发展呀!我们华北大平原物华天宝,也是新文化、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地,群众有一定基础,党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冀南农民起义唤醒了民众,平原人民渴望工农红军挺进平原,领导他们求解放。   

张闻天与张霖之彻夜长谈。张霖之敞开心扉从烟台入党到领导冀南农民起义,把自己八年的地下斗争史和盘托出,张闻天十分赞赏。   

第二天鸡鸣天晓,张闻天说:张老弟,你给中央出了一个好主意。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得冀鲁豫者得天下。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我要和毛泽东、朱德诸同志商量一下。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分期分批把工农红军派往平原去,此事不可性急。张闻天喝了一口水放下口杯,又说:挺进平原,要慎重从事。但要早作准备,你看谁可以为红军挺进平原打前站?   

张霖之推荐了保属特委书记李菁玉、北方局驻直南特委的妇女代表山东寿光人陈少敏、河北平乡人张玺。   

两会之后,党中央决定张霖之任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李菁玉任平汉线省委书记,陈少敏去湖北,张玺去河南,为红军挺进平原打前站。   

李菁玉捷足先登,担任了平汉线省委(后改为晋冀豫省委)书记,数月内组建了正太铁路工人游击队、井陉抗日游击大队和阳泉煤矿工人游击队。抗战开始后,129师师长刘伯承瞄上了冀鲁豫平原,组建了129师东进纵队,陈再道任司令员、李菁玉任政委,走下太行山,挺进华北大平原。   

张霖之从延安返回平原的路上,“七七事变”爆发。在永年,他指定直南特委组织部长马国瑞为直南临时特委书记,自己到济南报到。在济南,他帮助省委书记黎玉(山西崞县人,时年31岁,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改山东工委为山东省委。他以省委组织部长的身份把济南的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团员)派往山东各专区去组建抗日民军。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业奠定了组织基础。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