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陕西老照片:夫妻合影亲密互动,年轻人衣衫破烂很可怜

来源: 2020-09-23 10:05:3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903年,意大利人南怀谦(Leone Nani)来到陕西汉中府,随后连续在此地工作了整整10年。他出门时,总是带着一架照相机,捕捉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镜头,拍摄了达官显贵、农民工匠、船夫猎户、戏剧艺人等各行各业的人们。

正在制作弓箭的工匠。

汉中府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因汉水而得名,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这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两汉三国文化主要发祥于此,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南怀谦把自己融入了汉中社会,与当地各界人士交朋友,以独具匠心的视野记录了百姓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汉水上的船家。

南怀谦拍照时,大清王朝正处于崩溃的前夜。从他的照片中,我们看到汉中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生活方式的落后。当然,这也不单独是汉中的问题,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整个清朝都呈现出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对夫妻。

这对夫妻合影时的动作神态很有意思,他们并没有呆呆地正对镜头,而是眼神、手脚都有互动,显示出一种亲密关系。

一个官员家庭合影。

男主人穿补服、佩戴朝珠,女主人也穿了补服,显然,她已获得朝廷的加封,成为命妇。

郎中在为妇女号脉治病。

南怀谦特地注明:“在当时,男大夫诊病接触女性手部为最极限之身体接触。”他深深懂得“男女授受不亲”这个道理。

被惩罚的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穿着破烂的衣裳,双手被反绑在木桩上,大辫子也被系在木桩上,插翅难逃。他遭受惩罚,未必是官府审理后作出的决定,也可能是他的族人或他侵害的对象把他控制了起来。不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让人感觉他很可怜。

一支迎亲的队伍。

这支敲锣打鼓、旗帜招展的队伍行走在木桥上,新娘坐在四人抬的轿里,喜气洋洋。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俗,新娘与新郎应该还没有见过面。只有在拜过天地之后,新郎揭开新娘头上的盖头,才能看到彼此的“庐山真面目”。

戏剧演员带妆合影。

照片右侧两位旦角由男人扮演,他们套上了“跷”,在穿上女装的同时,也将“三寸金莲”这个细节展现出来。“跷”是木制假小脚,它绑缚在演员脚上,用跷带缠紧,外再套“跷功鞋”,而大彩裤遮住了真脚。

工人正修筑跨越汉水的桥梁。

这张照片展示了100多年前修桥的一些细节。整个桥面以木材为主,木板铺设在两根大铁链上,形如吊桥。

往头上喷洒药水清除虱子。

以前男人、女人普遍留长发,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好,不能经常洗头,很容易生虱子,既奇痒难耐,又会传播疾病。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民间发明了很多土办法杀灭虱子。